華文網

廣西這個市是守護祖國南疆的重鎮,曾經在這裡打敗過法國部隊

憑祥是中國南疆 邊陲的門戶,友誼關是中越兩國陸路交通之孔道。

憑祥市隸屬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崇左市代管縣級市,位於廣西西南部,東臨寧明縣,北臨龍州縣,西南與越南交界,

素有“中國南大門”之稱。

憑祥市

早在清 光緒年間,蘇元春任廣西提督兼邊防督辦時,為鞏固邊防修築炮臺、搬運大炮所需,於光緒十六年(1890年)開闢龍州到鎮南關的龍鎮公路,憑祥境內路段25公里,北達龍州,南通越南同登、諒山、河內,成為中國修築較早的公路之一。

舊桂系統治廣西時,修築南寧至鎮南關的南鎮公路,憑祥境內路段52公里。新桂系上臺,繼續修築,於民國21年(1932年)全線通車。抗戰期間,沿海被日軍封鎖,外援物資源源不斷從這條公路運入國內,憑祥軍運機關林立。日軍為了切斷中國國際運輸線三次入侵憑祥,南鎮公路多次遭破壞。

憑祥市

解放後,50年代開始修復南鎮公路幹線,接通越南同登、河內。憑祥通過這條幹線,銜接北江至上思公路,同對外開放的沿海城鎮東興聯結。從60年代到80年代,先後修建公路23條,長152.3公里。其中夏石至龍州公路,經靖西、那坡可直達雲南。

清 光緒二十二年至二十五年(1886—1899年),清朝廷總理衙門曾與法國鐵道業費務林公司簽訂修築龍州至鎮南關鐵路,

並已勘測和開始建設鐵路官局、火車站、外貨倉庫等設施,後因雙方對路軌寬度意見不一而停辦。

憑祥市

憑祥地處廣西泛 北部灣經濟合作、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兩個板塊的交匯區,是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一軸兩翼”中的重要節點城市。憑祥與越南接壤,

轄區內有憑祥(鐵路口岸)和友誼關(公路口岸)2個國家一類口岸、平而關(水路口岸)1個國家二類口岸,弄堯(含浦寨)、憑祥(叫隘)、平而、油隘4個邊民互市點,是廣西口岸數量最多、種類最全、規模最大的邊境口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