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何中國製造迅速崛起?具有日本不具備的東西

持續發酵的日本神鋼造假門,一直沒能退出中國人的視野。

原因就在於外界常常拿日本製造與中國製造對比。

綜合媒體10月16日報導,日本崛起,製造業的貢獻功不可沒。直到今天,世界500強裡的日本企業也多以製造行業為主。日本製造曾代表著東亞製造業的最高水準,從電飯煲、保溫杯到馬桶蓋都是海外遊客——特別是中國遊客搶購的熱銷品。

然而,創立於1905年的日本第三大鋼鐵企業神戶制鋼(神鋼)10月8日承認,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期間,公司旗下的四家日本工廠所交付的鋁、銅產品均存在篡改材料資料等作假行為。這一事件將日本製造拉下了神壇。據悉,目前全球受到波及的企業超過500家。

分析指出,日本製造走下神壇的原因有三點。

一、日本本身是島國,國土面積狹小,資源有限,隨著世界市場的變化,日本製造的成本日漸升高,資本為了追逐利潤和壟斷,開始故步自封,已經漸漸無法跟上經濟全球化的步伐。

二、日本的制度開始趨於僵化,創新乏力。

三、中國製造帶來的競爭壓力。

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製造業的崛起,中國企業家大量引進先進設備和技術,

使得“中國製造”在與世界水準“失聯”多年之後,重新找回了自身定位,已經開始挑戰日本製造業的高成本模式。

眾所周知,中國製造業已經不只是停留在做衣服、造鞋等簡單工藝;高鐵、飛機、衛星、載人航太、航空母艦等製造業神話不斷湧現。這意味著,隨著近些年經濟、科技發展水準的提高,中國製造業,已經從中國製造走向了中國創造,甚至是中國創新。

而從“中國製造”走向“中國創造”,再到“中國創新”,最根本的一點是,中國已經具有了一樣日本所漸漸不具備的東西——完整的工業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