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那些喜歡玩並購、擴張、產業鏈整合的服裝老闆,品牌都做成咋樣了

注:本節的幾家公司,都非常有趣,公司老闆幾乎毫無資本與產業鏈的背景,

整個社會都在疾呼專注、聚焦時,他們偏偏愛上了主業之外的機會,極度渴望能通過“並購、擴張、產業鏈整合”來把企業做大、做強。

然而,好事往往事與願違!

他們能成功嗎?

這些公司的主要代表是探路者公司、搜於特公司、貴人鳥公司這三家(其他已上市的鞋業、服裝公司或多或少都有此類行為),針對這三家代表性公司的現狀,“你”怎麼看?

那些喜歡玩“並購、擴張、產業鏈整合”的服裝老闆,
品牌都做成咋樣了?

(中報季之五)

重劍無鋒,“道”篇----經營邏輯jy9000066

在服裝領域,有很多奇葩公司,各種“奇思妙想”的奇葩行為,導致大部分公司賺了面子、輸了裡子!轟轟烈烈的把服裝(鞋帽)主業做成了上市公司,最終也(會)倒在曾經的服裝(鞋帽)主業上。

在中國服裝老闆們集體感慨服裝生意難做的當下,西方服裝行業的老大們,反而把服裝主業做的風生水起,

誠如眾所周知,很多國家的首富,都是服裝公司的老闆……

已經上市的服裝(鞋帽)公司的老闆,面對無限膨脹的機會與誘惑,一種一覽眾山小式的駕馭心態油然而生。

最終事業的成與不成,對老闆們而言,錢財層面,絲毫不受損失,甚至能“通過”把一家好端端的企業做成虧損,任由社會各類資本瘋狂炒作,躺著賺取奇高無比的市值回報又何樂不為呢?

注:近期剛剛被重組掉的“希努爾”公司,

何嘗不是一個典型典範,這家公司連虧數年,產品幾乎毫無競爭力(毛利率極低),一個“殼”資源就“賣”了幾十億,對“希努爾”公司的王老闆而言,到底什麼是事業?

這不,探路者、搜于特、富貴鳥這三家公司的老闆就是典型代表,一起來看看發生在他們身上最奇葩的“往事”。

第一家公司——探路者公司:

不得不說,探路者公司的盛老闆是一位資本運作高人,深諳中國資本市場的喜好,策劃出“動感十足”的PPT,輕鬆地通過再融資在A股市場再次拿到12.5億元人民幣。

注:對想融資,且想融到大錢的老闆、創業者們,有機會要好好聽聽我們分享的盛老闆的融資故事!說不定,下一個幸運者就是你……

這不,一年時間很快過去了,這筆出售股權拿回來的鉅資,

花了個零頭,僅用了2.1億!

其中:

①項目投資足足花了4200萬左右!

②而補充流動資金就花了1.7億!

③絕大部分募集來的錢,都存在銀行買理財產品去了。

注:這三點是什麼意思呢?大致是說,為了拿到這12.5億,盛老闆得整整準備一年時間,他要對投資人描繪了一個偉大的夢想,敘說他的生態觀……

然後,錢就到賬了。

錢到賬後,盛老闆並沒有立即兌現他的夢想,誇嚓一下,把這筆錢存到了銀行買理財產品去了。不過,多多少少在規劃的專案上也投了點錢——4200萬左右,占募集資金的3.3%。

二級市場的反應則狠狠的踢了一腳,去年6月,出錢的這批人,以15.88元/股的價格投的,現在,一年過去了,探路者公司的股價複權後,價格僅11塊上下(股價是動態的,以本文完成日2017年9月19日收盤價計)。

不知道?當初投錢的這批精明的投資人現在的心態如何……

你肯定會想:

那些有錢的、精明投資人喜歡聽故事,難道,中國證券會也喜歡聽故事?

呵呵,你真的想對了!

聽故事,本身是一個過程,最終能否聽懂,可能是一門藝術(不是技術)。講故事的人,真正的本事,並不是要把故事本身講得多好,而是要讓聽故事的人能聽懂!

你,懂了嗎!

在A股主機板市場拿錢,表面看雖然沒有多少約束機制,但是,潛在的“風險極大”,盛老闆冒著這“極大的風險”(至於什麼風險,請讀者朋友自己思考思考),靠出售公司的股權,拿回這麼多錢會甘心去賣理財產品?

所以,你說,奇葩不奇葩?!

(未完待續)

不過,多多少少在規劃的專案上也投了點錢——4200萬左右,占募集資金的3.3%。

二級市場的反應則狠狠的踢了一腳,去年6月,出錢的這批人,以15.88元/股的價格投的,現在,一年過去了,探路者公司的股價複權後,價格僅11塊上下(股價是動態的,以本文完成日2017年9月19日收盤價計)。

不知道?當初投錢的這批精明的投資人現在的心態如何……

你肯定會想:

那些有錢的、精明投資人喜歡聽故事,難道,中國證券會也喜歡聽故事?

呵呵,你真的想對了!

聽故事,本身是一個過程,最終能否聽懂,可能是一門藝術(不是技術)。講故事的人,真正的本事,並不是要把故事本身講得多好,而是要讓聽故事的人能聽懂!

你,懂了嗎!

在A股主機板市場拿錢,表面看雖然沒有多少約束機制,但是,潛在的“風險極大”,盛老闆冒著這“極大的風險”(至於什麼風險,請讀者朋友自己思考思考),靠出售公司的股權,拿回這麼多錢會甘心去賣理財產品?

所以,你說,奇葩不奇葩?!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