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天才槍手》:我們學習到底是為了什麼|評論之星

——本文系紅網第三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

近日《天才槍手》在各大影院熱映。該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上座率、排片率極高,甚至有望成為下一部《摔跤吧,爸爸》。無論是其營造出的作弊緊張感,還是在階層差距之下平民的無力感,都會使每一位元經歷過考試選拔的人感同身受。

像女主琳和男主班克這樣的“學霸”,如果照著正常的人生規劃走,成為一個出類拔萃的社會精英不成問題。但出身貧寒的他們,在面對金錢的誘惑以及貧富差距帶來的逼迫感下選擇了對金錢屈服,

成為作弊大軍中的“領袖”——槍手。片子的末尾,一向正直的男主性情大反轉,真誠地向女主發出再次當槍手的邀請,並說了一句刺痛大眾神經的話:“就算我們好好學習,以後工作也只能過每個月掙幾萬元混日子,但現在我們有可以掙幾百萬的機會。”

毫無疑問,男主將學習的目的直指金錢,給女主巨大震撼的同時,

也給觀眾留下了一個令人費解的問題,我們學習到底為了什麼?

琳和班克在片尾前給了我們這樣的答案:為了錢。

為了錢,父親把她送進當地最著名的貴族學校,爭取留學全額免費的資格;

為了錢,琳努力學習並開辦了“鋼琴培訓班”,幫助學校裡的富二代作弊;

為了錢,她說服了正直天真的班克一同學習STIC,踏上了STIC的作弊之程……

人們常說“藝術來源於生活”。縱觀社會,功利主義早已蔚然成風,

仿佛學習就是為了日後能謀得一份好工作,領一份可觀的工資。學習所能帶來的利益高低成為了我們衡量知識有用無用的唯一把尺,類似的思想在芸芸眾生的大腦裡根深蒂固,因此,在法律和道德的壓力下,男主女主還是不惜與法律法規抗衡,出賣自己的良知,踏上能獲取更多利益的“槍手”之路。

在當下人們為錢權而違背法律的事件層出不窮,無端陷入一種追名逐利的怪圈,

人們更加注重於通過學習所能帶來的利益。大學教授抄襲學生論文是因為無視學習而直奔學習所能帶來的好處,官員學歷造假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也同是因此,從國外鍍金歸來的某大學教授自認為擁有“讀書人的特權”,為自己加冕恃強淩弱的能力……這一切與知識有關的功利主義背後,包含著對學習的巨大誤區——我們學習就是為了錢權。
因此他們前仆後繼地跨越道德與法律的邊界,一味追求浮于表面的繁華,卻忘記不斷叩問自己的心,我們學習究竟是為了什麼?

我們學習為了什麼?“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十年飲冰,難涼熱血,他燃燒自己最後的人生,不求院士,也從未拿過大獎。袁隆平功成名就,年近90卻仍舊堅守在稻田之上。屠呦呦在獲諾獎之前甚至不是一名博士……

去浮華,留實在,不顧錢權誘惑,為內心安定,為堅守理想。正如影片末尾,琳毫不猶豫地拒絕了男主的邀請,不顧男主威脅,從容不迫地開門走出去。在一片光明之下,琳平靜地接受員警的審訊。

文/林璿(湖南師範大學)

為堅守理想。正如影片末尾,琳毫不猶豫地拒絕了男主的邀請,不顧男主威脅,從容不迫地開門走出去。在一片光明之下,琳平靜地接受員警的審訊。

文/林璿(湖南師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