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金蝶十年打工後,他單幹創業7年,將一款記帳軟體做到4億營收

*全天候科技是華爾街見聞發起的原創科技新媒體,悅讀更多請登錄我們的網站www.awtmt.com,或關注我們的公眾號“全天候科技(iawtmt)”、“新金融見聞(AWFintech)”。*

摘要: 七年時間,隨手科技從一個佔領App Store中國財務榜第一長達2300天的爆款產品,
變成了一家使用者規模超3億,品類市場佔有率高達70%的金融獨角獸。

文 全天候科技 李墨天

七年前谷風離開金蝶創辦隨手科技時,賽道上集結了將近200個大小玩家,簡單的模式在當時造就了一片草莽之地。如今,挖財和51信用卡是隨手記為數不多的競爭對手。

其間,國內信用卡髮卡量突破6億張,互聯網金融又賦予了記帳工具新的想像空間。一周前,穀風在發佈會上正式宣佈,隨手科技完成2億美元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KKR集團領投,紅杉資本、源碼資本、凡普金科跟投。

“隨著人均收入的增長和財務規劃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線上工具來進行個人財富管理。” KKR全球合夥人兼大中華區總裁楊文鈞這樣表態。

隨手科技的C輪融資也是這家全球私募鼻祖在中國金融科技領域觀望許久之後的首度落子。

七年時間,隨手科技從一個佔領App Store中國財務榜第一長達2300天的爆款產品,變成了一家使用者規模超3億,品類市場佔有率高達70%的金融獨角獸。

追隨Intuit,三個月成為行業老大

2010年,在金蝶集團工作了十年的谷風向創始人徐少春提出了辭職,他感覺到中國的個人財務行業革新時機要到了,越來越多的信用卡、房產交易和投資讓他意識到中國人的財務結構在日趨複雜化。

那年7月,穀風創辦的隨手記就在App Store財務分類榜拿下了第一名,徐少春也成了谷風的天使投資人。

到2013年9月隨手科技獲得紅杉資本A+輪累計千萬美元融資時,

這個App已經在App Store財務分類榜的第一名位置上待了1000多天。

到目前,隨手記系列產品(隨手記+卡牛)的使用者規模已經超過3億,隨手記App月活1000萬,隨手記理財用戶超過350萬。卡牛App月活400萬,日活200萬,在卡牛獲得授信人數超過1500萬。

“有時候,我真想統計下,中國有百分之多少的人被我管過錢,無論是企業級還是個人的。”在接受採訪時,穀風這樣調侃說。按照他的說法,隨手記在2010年5月推出,8月就已經成了行業老大。

讓每一筆收入和支出都可以記錄在案,這樣簡單的模式在當時造就了一片草莽之地,最高峰時容納了近200個產品。同時,大洋彼岸的科技公司也提供了一套清晰的商業路徑。

在北美,2006年成立的Mint可以讓用戶通過授權把用戶的銀行、信用卡、投資、貸款等交易資料全部與Mint的帳戶連接起來,再將各種收支資訊劃歸入不同的類別,用戶相當於擁有了個人財務中心,可以方便的管理自己的財務狀況。

在2009年被收購時,Mint覆蓋了美國幾乎所有的銀行和信用社,而收購他們的Intuit則是穀風眼裡一個完美的商業模式。“我們對標的公司是美國的Intuit。”在接受採訪時,谷風曾不止一次這樣說。

Intuit主打個人財務管理軟體,從1983年成立到1993年的十年時間裡,Intuit在強與弱的拉鋸戰中戰勝了微軟的Microsoft Money。到1993年底,Intuit仍然保有60%的市場佔有率,他們利用經驗的優勢不斷縮短升級產品的推出週期 ,Microsoft Money則由於設計人員的經驗不足導致設計週期過長,最終銷聲匿跡。

Intuit的專注和專業性給穀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開始,隨手記的體驗給人感覺就像要完成一份財務報表,花上個半小時才完成一張流水帳單和資產帳單。分類圓形圖和報表在螢幕上展示了當日、當周或當月使用者的收支情況。操作繁瑣,但卻讓人清晰地感覺到錢一點點地在溜走。

2012年9月,隨手科技又推出了另一款產品卡牛,當時國內信用卡髮卡剛剛突破3億,而這款基於銀行短信解析的全自動信用卡管理APP的用戶在三個月內便突破了800萬。

龐大的記帳和信用卡用戶人群,帶來了精准的金融用戶、流量和場景,穀風也開始了自己的金融佈局。

切入金融服務,年營收超4億

2014年5月,Intuit斥資3.6億美元收購提供手機付費服務的初創企業Check,正式進軍移動支付領域。在這之前,Intuit還推出免費版支付工具GoPayment,在英國推出手機信用卡收費服務Intuit Pay。

同一時期,隨手記也推出了理財端,理財產品開始在隨手科技兩個平臺上銷售,一年之後,以貨幣基金、股票基金和債券基金為代表的理財產品的交易規模就已經達到數十億元。競爭對手挖財和51信用卡也在相似的時點推出了理財和線上信貸產品,開始爭奪市場。

“這個發展策略是我2010年創立這家公司時就已經明確了的,7年來也是按這個節奏在穩步推進,我決定創業時的第一份PPT就是這麼寫的。”穀風說,“回過頭來看,這個路徑也經過了市場的驗證。”

截至目前,隨手記面向3億用戶提供涵括線上借貸、信用卡、保險、證券等金融交易行為的互聯網資訊技術服務。按照穀風的說法,隨手科技去年營收超過4億元並實現了盈利,但他並沒有透露具體的數額。

易觀發佈的《2017年第二季度記帳理財應用市場監測》顯示,今年第二季度,隨手記以1415.2萬的活躍用戶牢牢佔據著行業的頭把交椅,51信用卡管家和卡牛分別以651.9萬和594.4萬的活躍用戶把持著第二梯隊。

放在投資理財領域,隨手記的使用者規模同樣可觀。易觀的資料顯示,這一賽道用戶排名前五名的是京東金融、隨手記、螞蟻財富、天天基金和51信用卡。

新的中產與新的市場

“隨著中國人財務場景越來越複雜化,財務規劃意識越來越高,個人財務管理工具的市場滲透率將會越來越高,由此產生的財務金融行為也將越來越頻密,財務金融這個細分品類在整個金融科技市場將顯現出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和價值。”穀風說。

目前,隨手記和卡牛已經累計管理了超過100億條帳單,平均每分鐘有約3000條帳單產生,累計為1500多萬用戶獲得授信,理財用戶超過350萬。

而天花板還遠未到達。資料顯示,2020年中國中產階級人口會達到7億,占人口總數的48%,中國資產管理總規模將達到82萬億元人民幣,而當下美國中產階級占人口總數的比例是80%。

穀風將目前的市場比喻為寒武紀,就像地質年代裡的那段令人遐想萬千的特殊時期,他相信財務金融的未來也將在新物種的質變中迎來爆發。

“中國向一個發達國家轉變,非常重要的標誌是中產階級越來越多,個人財富增加,就要科學專業地管理自己的個人財富,我覺得這是中國由一個過去的欠發達國家向一個發達國家轉型的標誌。”谷風的天使投資人徐少春這樣評價。

金融服務同樣是C輪領投方KKR主要關注的四大產品之一,尤其是金融科技、消費金融,以及商業醫療保險。

“前兩塊我們是從結構性成長上面認為以後五年到十年會有一個很大的發展。”楊文鈞說。在KKR的投資組合中,隨手科技的投資額度相對較小,但卻是亞洲旗艦基金裡投資的第一個科技項目,也是亞洲三期基金93億美元募資完畢以後在中國區的第一個專案。

隨手科技並沒有明確披露其估值,但業界已經開始用獨角獸來稱呼這家公司。根據2016年12月其曾經的股東昆侖萬維在轉讓隨手科技股權時發佈的公告,隨手科技 6%的股份以約2400萬美元的對價轉讓。以此估算,當時隨手科技估值約4億美元,不到一年時間,隨手科技的估值再度翻倍。

新一輪融資完成後,上市也成為了穀風的既定規劃,同一時間,他們的對標公司Intuit最新的市值已經達到370億美元。儘管相差懸殊,但穀風面對的是一個比Intuit要廣闊的多的市場。

“2009年徐總(徐少春)給我錢的時候,我說我們要在2019上市。按照這個計畫,我們會在2018年底啟動IPO。”穀風說。

新金融100人欄目介紹:記錄這個時代敢於創新、改變未來的新金融企業家。

欄目策劃人:朱瓊華

聯繫郵箱:zhuqionghua@wallstreetcn.com

可以方便的管理自己的財務狀況。

在2009年被收購時,Mint覆蓋了美國幾乎所有的銀行和信用社,而收購他們的Intuit則是穀風眼裡一個完美的商業模式。“我們對標的公司是美國的Intuit。”在接受採訪時,谷風曾不止一次這樣說。

Intuit主打個人財務管理軟體,從1983年成立到1993年的十年時間裡,Intuit在強與弱的拉鋸戰中戰勝了微軟的Microsoft Money。到1993年底,Intuit仍然保有60%的市場佔有率,他們利用經驗的優勢不斷縮短升級產品的推出週期 ,Microsoft Money則由於設計人員的經驗不足導致設計週期過長,最終銷聲匿跡。

Intuit的專注和專業性給穀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開始,隨手記的體驗給人感覺就像要完成一份財務報表,花上個半小時才完成一張流水帳單和資產帳單。分類圓形圖和報表在螢幕上展示了當日、當周或當月使用者的收支情況。操作繁瑣,但卻讓人清晰地感覺到錢一點點地在溜走。

2012年9月,隨手科技又推出了另一款產品卡牛,當時國內信用卡髮卡剛剛突破3億,而這款基於銀行短信解析的全自動信用卡管理APP的用戶在三個月內便突破了800萬。

龐大的記帳和信用卡用戶人群,帶來了精准的金融用戶、流量和場景,穀風也開始了自己的金融佈局。

切入金融服務,年營收超4億

2014年5月,Intuit斥資3.6億美元收購提供手機付費服務的初創企業Check,正式進軍移動支付領域。在這之前,Intuit還推出免費版支付工具GoPayment,在英國推出手機信用卡收費服務Intuit Pay。

同一時期,隨手記也推出了理財端,理財產品開始在隨手科技兩個平臺上銷售,一年之後,以貨幣基金、股票基金和債券基金為代表的理財產品的交易規模就已經達到數十億元。競爭對手挖財和51信用卡也在相似的時點推出了理財和線上信貸產品,開始爭奪市場。

“這個發展策略是我2010年創立這家公司時就已經明確了的,7年來也是按這個節奏在穩步推進,我決定創業時的第一份PPT就是這麼寫的。”穀風說,“回過頭來看,這個路徑也經過了市場的驗證。”

截至目前,隨手記面向3億用戶提供涵括線上借貸、信用卡、保險、證券等金融交易行為的互聯網資訊技術服務。按照穀風的說法,隨手科技去年營收超過4億元並實現了盈利,但他並沒有透露具體的數額。

易觀發佈的《2017年第二季度記帳理財應用市場監測》顯示,今年第二季度,隨手記以1415.2萬的活躍用戶牢牢佔據著行業的頭把交椅,51信用卡管家和卡牛分別以651.9萬和594.4萬的活躍用戶把持著第二梯隊。

放在投資理財領域,隨手記的使用者規模同樣可觀。易觀的資料顯示,這一賽道用戶排名前五名的是京東金融、隨手記、螞蟻財富、天天基金和51信用卡。

新的中產與新的市場

“隨著中國人財務場景越來越複雜化,財務規劃意識越來越高,個人財務管理工具的市場滲透率將會越來越高,由此產生的財務金融行為也將越來越頻密,財務金融這個細分品類在整個金融科技市場將顯現出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和價值。”穀風說。

目前,隨手記和卡牛已經累計管理了超過100億條帳單,平均每分鐘有約3000條帳單產生,累計為1500多萬用戶獲得授信,理財用戶超過350萬。

而天花板還遠未到達。資料顯示,2020年中國中產階級人口會達到7億,占人口總數的48%,中國資產管理總規模將達到82萬億元人民幣,而當下美國中產階級占人口總數的比例是80%。

穀風將目前的市場比喻為寒武紀,就像地質年代裡的那段令人遐想萬千的特殊時期,他相信財務金融的未來也將在新物種的質變中迎來爆發。

“中國向一個發達國家轉變,非常重要的標誌是中產階級越來越多,個人財富增加,就要科學專業地管理自己的個人財富,我覺得這是中國由一個過去的欠發達國家向一個發達國家轉型的標誌。”谷風的天使投資人徐少春這樣評價。

金融服務同樣是C輪領投方KKR主要關注的四大產品之一,尤其是金融科技、消費金融,以及商業醫療保險。

“前兩塊我們是從結構性成長上面認為以後五年到十年會有一個很大的發展。”楊文鈞說。在KKR的投資組合中,隨手科技的投資額度相對較小,但卻是亞洲旗艦基金裡投資的第一個科技項目,也是亞洲三期基金93億美元募資完畢以後在中國區的第一個專案。

隨手科技並沒有明確披露其估值,但業界已經開始用獨角獸來稱呼這家公司。根據2016年12月其曾經的股東昆侖萬維在轉讓隨手科技股權時發佈的公告,隨手科技 6%的股份以約2400萬美元的對價轉讓。以此估算,當時隨手科技估值約4億美元,不到一年時間,隨手科技的估值再度翻倍。

新一輪融資完成後,上市也成為了穀風的既定規劃,同一時間,他們的對標公司Intuit最新的市值已經達到370億美元。儘管相差懸殊,但穀風面對的是一個比Intuit要廣闊的多的市場。

“2009年徐總(徐少春)給我錢的時候,我說我們要在2019上市。按照這個計畫,我們會在2018年底啟動IPO。”穀風說。

新金融100人欄目介紹:記錄這個時代敢於創新、改變未來的新金融企業家。

欄目策劃人:朱瓊華

聯繫郵箱:zhuqionghua@wallstreet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