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陝西一個縣,人口近60萬,建縣于戰國時期!

陝西省,簡稱“陝”或“秦”,歷史悠久,上古時為雍州、梁州所在,是炎帝故里及黃帝的葬地。截至目前,陝西全省設10個省轄市和楊淩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其中,隸屬於漢中市的南鄭區,

總人口56萬,總面積2808平方千米。

南鄭歷史悠久,名稱始見於《史記 六國年表》周定王十八年記載:“(秦)厲共公二十六(年),(秦)左庶長城南鄭”。秦厲共公二十六年即西元前451年,由此計算,“南鄭”這一名稱距今已有2460多年的歷史。

春秋時期,在各諸侯國爭奪地盤時期,

南鄭在秦、巴、楚三國之間來回歸屬。西元前475年戰國開始後,秦佔有南鄭。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前312年)秦楚丹陽之戰後,秦奪楚漢中地六百里與秦的南鄭地區合併,置漢中郡,治南鄭(今漢台區境內),南鄭正式置縣,為陝西置縣最早縣之一。

戰國時期秦惠文王置南鄭縣

自西元前451年秦左庶長建築南鄭城以後,曆為漢中郡、道、府、縣所在地,為陝南經濟、政治、文化中心。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后,曾以南鄭為都城。西魏廢帝三年(554年),南鄭縣改為光義縣。隋朝隋文帝楊堅開皇初年(581年)複稱南鄭縣。

朱元璋改興元路為漢中府治南鄭

元朝設陝西行中書省,南鄭為興元路路治,正式劃歸陝西。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改興元路為漢中府,南鄭為府治。清沿明制。新中國成立後,南鄭縣名稱未有變化。2017年,經批准,南鄭撤縣設區。2400多年來,“南鄭”這一名稱,除西魏廢帝三年(544年)至隋朝初年(581年)年間更名為光義縣外,從未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