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少林金花錘,傳統功夫果然名不虛傳

少林金花錘是寺僧研練看守寺院,保護宅產、對付外來盜賊匪徒夜襲搶劫的兵器。它能抵擋各種兵器,力大者可選擇分量重的,力小者可用分量輕的。外出行路也可背在身上,

防備攔路賊人,是得心應手的有力武器,也是十八般兵器中的一種短兵器。

少林金花錘的技法主要有:上崩、下砸、裡撩、外滑、撥開、扒打、橫掃、直沖、斜劈、甩擺,也可撒手打等。

歌訣

手使一對金花錘,使展技藝上下翻。

大仙來把迷途引,大虎抱頭令人寒。

野牛去把良田耕,小蟲也能降龍盤。

青龍伸須搖頭動,鴿子翻身劈下山。

前走八錘逼敵退,後走八錘敵進難。

左走八錘敵栽倒,右走八錘擊半邊。

雲頂插花快如電,海下撈月下水間。

四十八錘使得好,走過上盤走下盤。

馬上步下能征戰,梅花樁上真功獻。

下踩金木水火土,上邊打開十天干。

七星九宮都能使,天罡地煞也能站。

祖師傳授金花錘,寺內眾僧苦研練。

動作圖解

預備勢

足立八字,身胸挺直。雙手握錘,端於胸前兩側。目視前方(圖1)。

(1)仙人指路

兩腳不動。雙手端錘,由左向右向下環弧,然後向左甩出,兩錘向左。目視左前方(圖2)。

(2)跨虎登山

右腳右移半步,左腳跟外旋,體右轉90度,成右弓步。同時雙錘由左後向前擺擊,右錘上架於頭前上方,左錘挑於胸前。目視左錘(圖3)。

(3)野馬操田

兩腳碾地,體左轉180度,同時雙錘由後上方向下降落,兩錘向後。目視右前方(圖4)。

動作不停,右腳前上一步。

同時雙錘向前撩擊護於胸前。目視前方(圖5)。

動作不停,雙錘向左後上方環弧,落於身後左側,雙錘向後。目視左前方(圖6)。

動作不停,

左腳前上一步,同時雙錘由後向前環弧挑撩,再向下護於胸前。目視前方(圖7)。

(4)猛虎撲地

兩腳碾地,體右轉90度,收右腳屈膝下蹲。同時雙錘由下經胸前向左右兩側下砸,錘頭向外。目視前方(圖8)。

(5)蚯蚓降龍

兩腳碾地,體左轉90度,右腳前上一步成右弓步。左錘屈肘收護于左肋前側,

右錘由後向前直沖,錘頭皆向前。目視前方(圖9)。

(6)獅子張口

兩腳跟碾地,體左轉180度。同時左錘由後向前上沖于頭上前方,右錘由後向前下方衝擊。目視前方(圖10)。

(7)獅子搖頭

提右膝成獨立勢。同時兩臂向上下前後環弧搖錘掄轉,右錘舉於右上側,左錘沖于左前側。目視前方(圖11)。

動作不停,右腳前落一步,左腳抬起。同時雙錘向上下前後環弧搖錘掄轉,左錘舉於頭上左側,右錘沖于右前下方。目視前方(圖12)。

(8)餓虎登盤

左腳前落一步屈膝成左弓步。同時右錘由前向上,架於頭前上方,左錘由後向前衝擊,兩錘向前。目視前方(圖13)。

(9)猛虎跳澗

雙腳向右旋跳體右轉270度,落地成左僕步。同時雙錘隨身勢右轉,右錘環弧上架于頭上前方,錘頭向左,左錘下砸於襠前,錘頭向右。目視前方(圖14)。

(10)力劈華山

兩腳碾地,左轉體90度,成弓步同時左錘由後向前猛力下劈,右錘直劈後撐,錘頭向上,左錘頭向前。目視左錘(圖15)。

動作不停,右腳前上一步成右弓步。同時右錘由後向前劈砸,錘頭向前。左錘環弧之臂後撐,錘頭向上,目視右錘(圖16)。

(11)青龍搖首

上左腳落於右腳前半步,體右轉90度,提右膝成獨立勢。同時左錘隨身勢向左衝擊,右錘向後下環弧沖於左側。目視左前方(圖17)。

動作不停,右腳落于左腳外前側,體左轉180度,提左膝成獨立勢。同時雙錘隨身勢由右經上向後下方環弧擺擊於右側。目視雙錘(圖18)。

(12)前疊花錘

左腳落地,兩腳碾地,體左轉90度。同時左錘由後向前下劈,右錘上展。目視前方(圖19)。

動作不停,右腳簽上于左腳前,左腳後移半步。同時右錘向前下劈,左錘向後上環弧外展。目視右錘(圖20)。

動作不停,雙錘向前後環弧掄轉,壓疊于左腋下,左錘向前,右錘向後。目視左錘(圖21)。

動作不停,左腳前上一步兩腳為軸,向右轉體180度,同時雙錘繼續環弧向前掄轉,右錘向前,左錘向後。目視前方(圖22)。

動作不停,兩錘繼續環弧掄轉,左錘向前,右錘向後。目視前方(圖23)。

動作不停,兩錘繼續環弧掄轉壓於右腋下,右錘向前,左錘向後。目視右錘(圖24)。

動作不停,右腳抬起前上一步。雙錘繼續向前掄轉,左錘向前,右錘向後。目視左錘(圖25)。

動作不停,兩錘繼續向前掄轉,右錘向前,左錘向後。目視右錘(圖26)。

(13)金豹望山

上左腳於右腳前,兩腳碾地,體右轉90度,提右膝成獨立勢。同時右錘環弧上架于頭上左前側,左錘衝擊于左側方。目視左側(圖27)。

(14)老虎坐窩

右腳落地,兩腳碾地,體右轉90度,屈膝成跪步。同時雙錘隨身勢由上向前下方砸出,目視雙錘(圖28)。

(15)左右插花

起身,左腳前上一步,成左虛步;同時雙錘由前向後上方,十字環弧掄轉於身後兩側,左臂在上,右臂在下,錘頭向後。目視前方(圖29)。

動作不停,雙錘繼續環弧向前,掄轉于胸前成十字,右臂在下,左臂在上,兩錘斜向前。目視前下方(圖30)。

動作不停,雙錘繼續環弧,掄轉分開兩錘向前上方。目視前方(圖31)。

動作不停,右腳前上一步。雙錘繼續環弧向兩側掄轉一圈,然後十字插手落於身後兩側,左臂在上,右臂在下,兩錘頭向後。目視前方(圖32)。

動作不停,雙錘繼續向前環弧掄轉,錘頭向前。目視前方(圖33)。

動作不停,雙錘繼續向兩側環弧掄轉,錘頭向前上方。目視前方(圖34)。

(16)錦雞落山

左腳向右腳併攏,腳尖點地屈膝下蹲。雙錘由前上方向前後兩側分劈下砸,錘頭向外。目視前方(圖35)。

(17)雲頂飛錘

左腳後移碾地,體左轉135度,提右膝成獨立勢。雙錘由兩側向上舉起,錘頭向後。目視前方(圖36)。

動作不停,右腳前落為軸,體左轉180度,提左膝成獨立勢。雙錘隨身勢左轉架于頭上方。目視前方(圖37)。

(18)河底砸鱉

右腳為軸,體左轉225度,左腳前落,兩腿屈膝成跪步。同時雙錘由上向前下方劈砸,錘頭向前。目視前方(圖38)。

(19)羅漢伏虎

雙腳向右旋跳,體右轉90度,落地成右橫弓步。同時雙錘由左向右下劈砸,錘頭向右,左錘向上橫架頭前上方,錘頭向右。目視右前方(圖39)。

(20)金雞抖膀

兩腳碾地,體左轉90度,成左弓步。同時兩錘隨身勢向左搖臂甩擺,右錘沖於右前上方,左錘甩于左後下方。目視右前方(圖40)。

動作不停,兩腳碾地,體右轉180度,成右弓步。同時雙錘由後向前,隨身勢環弧掄轉,左錘在前錘頭向上,右錘頭向後。目視前方(圖41)。

動作不停,雙錘繼續左右掄轉,右錘經右側挑于前上方,錘頭向上。左錘由前經左側後擺落于左後側,錘頭向後。目視前方(圖42)。

動作不停,左腳前上一步成左弓步。同時雙錘繼續向前掄轉,左錘由後經左側向前上挑擊,錘頭向上,右錘由前經右側向後擺甩下落,錘頭向後,目視前方(圖43)。

動作不停,雙錘向前後繼續掄轉,右錘由後經右側上挑沖于前上方,左手錘由前經左側擺于左後側。目視前方(圖44)。

動作不停,雙錘繼續前後掄轉,左錘沖于左前上方,右錘擺於右後方。目視前方(圖45)。

(21)金錘沖營

右腳前上一步,兩腳碾地。體左轉180度,成左弓步。兩錘隨身勢左旋,右錘屈肘護右側,左錘直劈向前衝擊,兩錘頭斜向前。目視左錘(圖46)。

動作不停,右腳前上一步成右弓步。同時左錘屈肘收護左前側,右錘由後向前直沖,兩錘頭向前。目視前方(圖47)。

(22)收招歸原

上左腳與右腳併攏站立,兩腳碾地,體左轉90度,成立正式,雙錘屈肘收回端於胸前兩側,錘頭向上。目視前方(圖48)。

左錘沖于左前側。目視前方(圖11)。

動作不停,右腳前落一步,左腳抬起。同時雙錘向上下前後環弧搖錘掄轉,左錘舉於頭上左側,右錘沖于右前下方。目視前方(圖12)。

(8)餓虎登盤

左腳前落一步屈膝成左弓步。同時右錘由前向上,架於頭前上方,左錘由後向前衝擊,兩錘向前。目視前方(圖13)。

(9)猛虎跳澗

雙腳向右旋跳體右轉270度,落地成左僕步。同時雙錘隨身勢右轉,右錘環弧上架于頭上前方,錘頭向左,左錘下砸於襠前,錘頭向右。目視前方(圖14)。

(10)力劈華山

兩腳碾地,左轉體90度,成弓步同時左錘由後向前猛力下劈,右錘直劈後撐,錘頭向上,左錘頭向前。目視左錘(圖15)。

動作不停,右腳前上一步成右弓步。同時右錘由後向前劈砸,錘頭向前。左錘環弧之臂後撐,錘頭向上,目視右錘(圖16)。

(11)青龍搖首

上左腳落於右腳前半步,體右轉90度,提右膝成獨立勢。同時左錘隨身勢向左衝擊,右錘向後下環弧沖於左側。目視左前方(圖17)。

動作不停,右腳落于左腳外前側,體左轉180度,提左膝成獨立勢。同時雙錘隨身勢由右經上向後下方環弧擺擊於右側。目視雙錘(圖18)。

(12)前疊花錘

左腳落地,兩腳碾地,體左轉90度。同時左錘由後向前下劈,右錘上展。目視前方(圖19)。

動作不停,右腳簽上于左腳前,左腳後移半步。同時右錘向前下劈,左錘向後上環弧外展。目視右錘(圖20)。

動作不停,雙錘向前後環弧掄轉,壓疊于左腋下,左錘向前,右錘向後。目視左錘(圖21)。

動作不停,左腳前上一步兩腳為軸,向右轉體180度,同時雙錘繼續環弧向前掄轉,右錘向前,左錘向後。目視前方(圖22)。

動作不停,兩錘繼續環弧掄轉,左錘向前,右錘向後。目視前方(圖23)。

動作不停,兩錘繼續環弧掄轉壓於右腋下,右錘向前,左錘向後。目視右錘(圖24)。

動作不停,右腳抬起前上一步。雙錘繼續向前掄轉,左錘向前,右錘向後。目視左錘(圖25)。

動作不停,兩錘繼續向前掄轉,右錘向前,左錘向後。目視右錘(圖26)。

(13)金豹望山

上左腳於右腳前,兩腳碾地,體右轉90度,提右膝成獨立勢。同時右錘環弧上架于頭上左前側,左錘衝擊于左側方。目視左側(圖27)。

(14)老虎坐窩

右腳落地,兩腳碾地,體右轉90度,屈膝成跪步。同時雙錘隨身勢由上向前下方砸出,目視雙錘(圖28)。

(15)左右插花

起身,左腳前上一步,成左虛步;同時雙錘由前向後上方,十字環弧掄轉於身後兩側,左臂在上,右臂在下,錘頭向後。目視前方(圖29)。

動作不停,雙錘繼續環弧向前,掄轉于胸前成十字,右臂在下,左臂在上,兩錘斜向前。目視前下方(圖30)。

動作不停,雙錘繼續環弧,掄轉分開兩錘向前上方。目視前方(圖31)。

動作不停,右腳前上一步。雙錘繼續環弧向兩側掄轉一圈,然後十字插手落於身後兩側,左臂在上,右臂在下,兩錘頭向後。目視前方(圖32)。

動作不停,雙錘繼續向前環弧掄轉,錘頭向前。目視前方(圖33)。

動作不停,雙錘繼續向兩側環弧掄轉,錘頭向前上方。目視前方(圖34)。

(16)錦雞落山

左腳向右腳併攏,腳尖點地屈膝下蹲。雙錘由前上方向前後兩側分劈下砸,錘頭向外。目視前方(圖35)。

(17)雲頂飛錘

左腳後移碾地,體左轉135度,提右膝成獨立勢。雙錘由兩側向上舉起,錘頭向後。目視前方(圖36)。

動作不停,右腳前落為軸,體左轉180度,提左膝成獨立勢。雙錘隨身勢左轉架于頭上方。目視前方(圖37)。

(18)河底砸鱉

右腳為軸,體左轉225度,左腳前落,兩腿屈膝成跪步。同時雙錘由上向前下方劈砸,錘頭向前。目視前方(圖38)。

(19)羅漢伏虎

雙腳向右旋跳,體右轉90度,落地成右橫弓步。同時雙錘由左向右下劈砸,錘頭向右,左錘向上橫架頭前上方,錘頭向右。目視右前方(圖39)。

(20)金雞抖膀

兩腳碾地,體左轉90度,成左弓步。同時兩錘隨身勢向左搖臂甩擺,右錘沖於右前上方,左錘甩于左後下方。目視右前方(圖40)。

動作不停,兩腳碾地,體右轉180度,成右弓步。同時雙錘由後向前,隨身勢環弧掄轉,左錘在前錘頭向上,右錘頭向後。目視前方(圖41)。

動作不停,雙錘繼續左右掄轉,右錘經右側挑于前上方,錘頭向上。左錘由前經左側後擺落于左後側,錘頭向後。目視前方(圖42)。

動作不停,左腳前上一步成左弓步。同時雙錘繼續向前掄轉,左錘由後經左側向前上挑擊,錘頭向上,右錘由前經右側向後擺甩下落,錘頭向後,目視前方(圖43)。

動作不停,雙錘向前後繼續掄轉,右錘由後經右側上挑沖于前上方,左手錘由前經左側擺于左後側。目視前方(圖44)。

動作不停,雙錘繼續前後掄轉,左錘沖于左前上方,右錘擺於右後方。目視前方(圖45)。

(21)金錘沖營

右腳前上一步,兩腳碾地。體左轉180度,成左弓步。兩錘隨身勢左旋,右錘屈肘護右側,左錘直劈向前衝擊,兩錘頭斜向前。目視左錘(圖46)。

動作不停,右腳前上一步成右弓步。同時左錘屈肘收護左前側,右錘由後向前直沖,兩錘頭向前。目視前方(圖47)。

(22)收招歸原

上左腳與右腳併攏站立,兩腳碾地,體左轉90度,成立正式,雙錘屈肘收回端於胸前兩側,錘頭向上。目視前方(圖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