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開考啦!這套十八大以來的生態文明考卷,你能得多少分?


1.黨的十八大以來,從山水林田湖草的“命運共同體”初具規模,

到綠色發展理念融入生產生活,再到經濟發展與生態改善實現良性互動,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生態文明建設推向新高度,()新圖景徐徐展開。

A.生態中國

B.綠色中國

C.美麗中國

2.修復陸生生態,還人間以更多綠色。五年來,我國年均新增造林超過()畝。森林品質提升,良種使用率從51%提高到61%,造林苗木合格率穩定在90%以上,累計建設國家儲備林4895萬畝。恢復退化濕地30萬畝,

退耕還濕20萬畝。137個城市成為“()”。三北工程啟動兩個百萬畝防護林基地建設。

A.9000萬 國家森林城市

B.8000萬 國家森林城市

C.9000萬 國家綠色城市

3.防治水土流失,還大地以根基。五年來,我國治理沙化土地1.26億畝,荒漠化沙化呈整體遏制、重點治理區明顯改善的態勢,沙化土地面積年均縮減(),實現了由“沙進人退”到()的歷史性轉變。

A.1980平方公里 “人沙對峙”

B.1980平方公里 “人進沙退”

C.1980億畝 “人進沙退”

4.這五年,生態環保執法監管力度空前。

壓減燃煤、淘汰黃標車、整治排放不達標企業,啟動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一系列的環保重拳出擊,帶來更多藍天碧水。與2013年相比,2016年京津冀地區()平均濃度下降了()、長三角區域下降31.3%、珠三角區域下降31.9%。

A.PM2.5 33%

B.PM2.5 38%

C.PM10 33%

5.這五年,中國積極參與國際治理做出綠色貢獻。2015年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196個締約方通過()這一歷史性檔,為2020年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出安排。中國不僅是達成協定的重要推動力量,

也是堅定的履約國。

A.《哥本哈根協議》

B.《巴黎協定》

C.《京都議定書》

1-5答案: CABAB

6.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森林面積和蓄積分別增加到了31.2億畝和151億立方米,這些森林資源的年生態服務價值()。在綠色發展理念指引下,2016年,單位GDP能耗、用水量分別比2012年下降17.9%和25.4%,

主要污染物減排效果顯著。

A.12.68萬元

B.12.68億元

C.12.68萬億元

7.党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五大發展理念”,將()作為“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理念,成為黨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性認識的最新成果。

A.可持續發展

B.綠色發展

C.創新發展

8.2015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明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要求、目標願景、重點任務、制度體系。

同年9月,《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出臺,提出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建立()制度、完善生態文明績效評價考核和()等制度。

A.耕地保護 責任追究制度

B.國土空間開發保護 一票否決制度

C.國土空間開發保護 責任追究制度

9.對於人民群眾最關切的環境污染問題,從中央到地方,一系列“重拳”出擊,力度前所未有。()相繼出臺,中央環保督察如火如荼開展。

①“大氣十條”

②“水十條”

③“土十條”

④“氣候十條”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10.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2013年5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次集體學習時就指出:“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的事業。”

A.五 利在千秋

B.六 惠澤千秋

C.六 利在千秋

6-10 答案:CBCCC

11.習近平總書記2017年5月26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體學習時指出,要加快構建()。

①科學適度有序的國土空間佈局體系

②綠色迴圈低碳發展的產業體系

③約束和激勵並舉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

④政府企業公眾共治的綠色行動體系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2.習近平總書記2017年5月26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加快構建()三大紅線,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建設。

①生態功能保障基線

②環境品質安全底線

③科學治理模式主線

④自然資源利用上線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13. 習近平總書記2017年5月26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就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提出6項重點任務——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大環境污染綜合治理、加快推進生態保護修復、()。

①提升環保效能

②全面促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

③宣導推廣綠色消費

④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14. 2015年,《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印發,提出到(),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主體功能區佈局基本形成,經濟發展品質和效益顯著提高,生態文明主流價值觀在全社會得到推行,生態文明建設水準與()相適應。

A.2020年 “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

B.2025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

C.202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

15. 2015年、2016年,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水利部分兩批確定了30個()建設試點。目前,進展良好的城市效果已經顯現。2017年汛期,安徽池州、江蘇鎮江、福建廈門等試點城市的試點區域未發生明顯積水或內澇。

A.綠色城市

B.海綿城市

C.智慧城市

11-15答案:DABCB

16. 2015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首次提出“()”概念,並將其與新型工業化、城鎮化、資訊化、農業現代化並列,賦予了生態文明建設新的內涵,明確了建設美麗中國的實踐路徑。

A.清潔化

B.綠色化

C.生態化

17. 2015年9月,《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印發,明確提出到(),構建起由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等八項制度構成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推進生態文明領域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A.2020年

B.2025年

C.2030年

18. 2013年10月,國際社會就具有全球法律約束力的()達成一致,中國成為首批簽約國。2017年8月16日,該公約對我國正式生效。

A.《關於汞的水俁公約》

B.《生物多樣性公約》

C.《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

19.據新華社2017年8月28日報導,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對()建設者感人事蹟作出重要指示。該林場的建設者們聽從党的召喚,在“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荒漠沙地上艱苦奮鬥、甘於奉獻,創造了荒原變林海的人間奇跡,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A.貴定縣甘溪林場

B.大興安嶺林場

C.河北塞罕壩林場

20.據新華社2017年8月12日報導,環保部開通的“()”環保微信舉報平臺,拓寬群眾參與管道和範圍,累計受理群眾舉報近7.3萬餘件。

A.12315

B.12306

C.12369

16-20答案:BAACC

21.中國綠色發展為世界貢獻了中國方案。2016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佈()報告。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理念和經驗,正在為全世界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借鑒。

A.《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

B.《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

C.《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中國生態文明戰略與行動》

22.為進一步加強河湖管理保護工作,落實屬地責任,健全長效機制,我國將在2018年底前全面建立()。

A.河湖管理員制

B.湖長制

C.河長制

23.據新華社2015年8月17日報導,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試行)》,不僅將()作為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的一項基本原則,而且明確提出實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

①“嚴厲問責”

②“終身追究”

③嚴厲問責制

④終身追究制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24.據新華社2013年9月12日報導,國務院發佈《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畫》指出,要本著“()”的原則,實施分區域、分階段治理。

①市場驅動、公眾參與

②誰污染、誰負責

③多排放、多負擔

④節能減排得收益、獲補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25.於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環保法被稱為史上最嚴的環保法。內容主要包括(),劃定生態紅線保護環境敏感區。

①霧霾治理入法具有更多針對性

②首次明確“保護優先”

③對增強公民環保意識作出了具體規定

④“按日計罰”加大違法成本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1-25答案:CCCBD

26.據新華社2015年4月16日報導,國務院印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畫》指出,按照“()”的原則,突出重點污染物、重點行業和重點區域,注重發揮市場機制的決定性作用、科技的支撐作用和法規標準的引領作用,加快推進水環境品質改善。

①節水優先

②空間均衡

③系統治理

④兩手發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7.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要求用()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建立有效約束開發行為和促進綠色發展、迴圈發展、低碳發展的生態文明法律制度,強化生產者環境保護的法律責任,大幅度提高違法成本。

A.嚴厲的監督機制

B.健全的長效機制

C.嚴格的法律制度

28.新華社2016年5月31日報導,國務院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畫》,堅持預防為主、保護優先、風險管控,突出重點區域、行業和污染物,實施分類別、分用途、分階段治理,嚴控新增污染、逐步減少存量,形成()的土壤污染防治體系。

①政府主導

②企業擔責

③公眾參與

④社會監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29. 2015年7月,中央深改組會議審議通過(),提出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這意味著地方黨委與政府一道接受監督,督察的內容也從“督企”到了“督政”。第()批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于2017年8月陸續實施督察進駐,對吉林、浙江、山東、海南、四川、西藏、青海、新疆(含兵團)開展督察工作。至此,實現對全國各省(區、市)督察全覆蓋。

A.《環境保護治理方案(試行)》 四

B.《環境保護督察方案(試行)》 三

C.《環境保護督察方案(試行)》 四

30. 2016年5月13日,《關於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意見》發佈。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是綜合運用()手段,調整生態環境保護各相關方利益關係的環境經濟政策。

A.經濟和法律

B.監管和處罰

C.行政和市場

26-30答案:DCCCC

這套題你對了多少道?

全對的話,小編給你比心哦!

主編:王謙 孫愛東

編輯:常琳 張初

合作洽談請聯繫

微信:17346588574

郵箱:qingchun@youthworks.cn

①“大氣十條”

②“水十條”

③“土十條”

④“氣候十條”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10.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2013年5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次集體學習時就指出:“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的事業。”

A.五 利在千秋

B.六 惠澤千秋

C.六 利在千秋

6-10 答案:CBCCC

11.習近平總書記2017年5月26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體學習時指出,要加快構建()。

①科學適度有序的國土空間佈局體系

②綠色迴圈低碳發展的產業體系

③約束和激勵並舉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

④政府企業公眾共治的綠色行動體系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2.習近平總書記2017年5月26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加快構建()三大紅線,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建設。

①生態功能保障基線

②環境品質安全底線

③科學治理模式主線

④自然資源利用上線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13. 習近平總書記2017年5月26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就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提出6項重點任務——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大環境污染綜合治理、加快推進生態保護修復、()。

①提升環保效能

②全面促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

③宣導推廣綠色消費

④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14. 2015年,《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印發,提出到(),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主體功能區佈局基本形成,經濟發展品質和效益顯著提高,生態文明主流價值觀在全社會得到推行,生態文明建設水準與()相適應。

A.2020年 “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

B.2025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

C.202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

15. 2015年、2016年,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水利部分兩批確定了30個()建設試點。目前,進展良好的城市效果已經顯現。2017年汛期,安徽池州、江蘇鎮江、福建廈門等試點城市的試點區域未發生明顯積水或內澇。

A.綠色城市

B.海綿城市

C.智慧城市

11-15答案:DABCB

16. 2015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首次提出“()”概念,並將其與新型工業化、城鎮化、資訊化、農業現代化並列,賦予了生態文明建設新的內涵,明確了建設美麗中國的實踐路徑。

A.清潔化

B.綠色化

C.生態化

17. 2015年9月,《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印發,明確提出到(),構建起由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等八項制度構成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推進生態文明領域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A.2020年

B.2025年

C.2030年

18. 2013年10月,國際社會就具有全球法律約束力的()達成一致,中國成為首批簽約國。2017年8月16日,該公約對我國正式生效。

A.《關於汞的水俁公約》

B.《生物多樣性公約》

C.《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

19.據新華社2017年8月28日報導,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對()建設者感人事蹟作出重要指示。該林場的建設者們聽從党的召喚,在“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荒漠沙地上艱苦奮鬥、甘於奉獻,創造了荒原變林海的人間奇跡,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A.貴定縣甘溪林場

B.大興安嶺林場

C.河北塞罕壩林場

20.據新華社2017年8月12日報導,環保部開通的“()”環保微信舉報平臺,拓寬群眾參與管道和範圍,累計受理群眾舉報近7.3萬餘件。

A.12315

B.12306

C.12369

16-20答案:BAACC

21.中國綠色發展為世界貢獻了中國方案。2016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佈()報告。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理念和經驗,正在為全世界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借鑒。

A.《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

B.《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

C.《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中國生態文明戰略與行動》

22.為進一步加強河湖管理保護工作,落實屬地責任,健全長效機制,我國將在2018年底前全面建立()。

A.河湖管理員制

B.湖長制

C.河長制

23.據新華社2015年8月17日報導,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試行)》,不僅將()作為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的一項基本原則,而且明確提出實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

①“嚴厲問責”

②“終身追究”

③嚴厲問責制

④終身追究制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24.據新華社2013年9月12日報導,國務院發佈《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畫》指出,要本著“()”的原則,實施分區域、分階段治理。

①市場驅動、公眾參與

②誰污染、誰負責

③多排放、多負擔

④節能減排得收益、獲補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25.於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環保法被稱為史上最嚴的環保法。內容主要包括(),劃定生態紅線保護環境敏感區。

①霧霾治理入法具有更多針對性

②首次明確“保護優先”

③對增強公民環保意識作出了具體規定

④“按日計罰”加大違法成本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1-25答案:CCCBD

26.據新華社2015年4月16日報導,國務院印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畫》指出,按照“()”的原則,突出重點污染物、重點行業和重點區域,注重發揮市場機制的決定性作用、科技的支撐作用和法規標準的引領作用,加快推進水環境品質改善。

①節水優先

②空間均衡

③系統治理

④兩手發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7.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要求用()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建立有效約束開發行為和促進綠色發展、迴圈發展、低碳發展的生態文明法律制度,強化生產者環境保護的法律責任,大幅度提高違法成本。

A.嚴厲的監督機制

B.健全的長效機制

C.嚴格的法律制度

28.新華社2016年5月31日報導,國務院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畫》,堅持預防為主、保護優先、風險管控,突出重點區域、行業和污染物,實施分類別、分用途、分階段治理,嚴控新增污染、逐步減少存量,形成()的土壤污染防治體系。

①政府主導

②企業擔責

③公眾參與

④社會監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29. 2015年7月,中央深改組會議審議通過(),提出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這意味著地方黨委與政府一道接受監督,督察的內容也從“督企”到了“督政”。第()批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于2017年8月陸續實施督察進駐,對吉林、浙江、山東、海南、四川、西藏、青海、新疆(含兵團)開展督察工作。至此,實現對全國各省(區、市)督察全覆蓋。

A.《環境保護治理方案(試行)》 四

B.《環境保護督察方案(試行)》 三

C.《環境保護督察方案(試行)》 四

30. 2016年5月13日,《關於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意見》發佈。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是綜合運用()手段,調整生態環境保護各相關方利益關係的環境經濟政策。

A.經濟和法律

B.監管和處罰

C.行政和市場

26-30答案:DCCCC

這套題你對了多少道?

全對的話,小編給你比心哦!

主編:王謙 孫愛東

編輯:常琳 張初

合作洽談請聯繫

微信:17346588574

郵箱:qingchun@youth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