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新疆和靜縣草原牧民套馬駒、烙馬印

天山網訊(通訊員劉學強 李冰攝影報導)春風徐來,新疆和靜縣牧民經過幾天的轉場,重回春季草場,拉開了又一年的遊牧生活。套馬駒、烙馬印、馴馬駒是轉到春季草場後的必須要完成的一項任務。

牧民們要用打著活結的繩索,在馬群中套住前一年出生的馬駒,給馬駒剪掉鬃毛、打上馬印,並組織一些年輕體壯的牧民訓練小馬。

和靜縣吐爾扈特部共有54個部落,按部落區分有54種馬印,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逐漸出現了家族馬印、兄弟間區分馬群的馬印等,種類繁多,成為了草原上獨有一種馬印文化。馬駒長大後經過訓練,才可以被人駕馭,如果錯過了時機,就會養成野馬,就難以馴服了。

套馬原為牧民放馬匹時的一種技能,後來慢慢演化成了一種運動。該運動揮杆套馬與繩索套馬。

揮杆套馬是騎手持約3米的竹竿,竿頂紮一繩環,環的大小能套住馬頭為宜。繩索套馬是騎手手持打著活結的繩索。運動開始時讓烈馬疾奔,眾騎手縱馬飛馳追趕,至適當距離時即迅速套馬,以先套住馬頭、拉住烈馬者為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