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蒼南富源村的橘子熟了 村民腰包鼓了 全因這項工作

今天是“國家扶貧日”,我國自2014年10月17日設立“扶貧日”,是繼續向貧困宣戰的一個重要舉措,

也是廣泛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扶貧開發的一項重要的制度安排。近年來,溫州扶貧工作做得如何?記者近日跟隨市政協調研精准扶貧工作的腳步,來到了蒼南岱嶺佘族鄉富源村。站在富源村的蜜橘基地,記者看到黃綠相間的橘子掛在枝頭,層層疊疊,分佈在山間,構成了一幅美麗的風景。誰會想到,在十年前這裡還是一片搭建著破舊矮房、無人問津的山坡林地,
一轉眼,就變成了帶動村民致富的“黃金果園”。依託這個基地,如今富源村百姓的日子就和這蜜橘一樣甜。而這一切都得益于蒼南岱嶺鄉開展了切實有效的精准扶貧系列行動。

蜜橘基地促就業增收入

“明年早點過來,

今年的橘子都賣得差不多了。”記者來到富源村的蜜橘基地時,村民鐘光泉和蘭春富正在給客戶盧先生打包6箱橘子。盧先生告訴記者,他是之前來體驗了採摘遊後,又特地從溫州過來採購了一些送人。眼下,富源村的蜜橘基地已進入掃尾期,橘子“庫存”已經所剩不多。

據村民介紹,自從村裡辦了這樣一個蜜橘基地後,原本閉塞落後的小山村,一年比一年熱鬧。特別是今年國慶期間,

幾乎每天都有十幾輛旅遊大巴滿載著遊客來此採摘橘子。不少人來採摘品嘗後,都變成了回頭客,有些還加了微信好友。村民說,等明年橘子熟了會第一時間通知他們。

鐘光泉是蜜橘基地的技術負責人,51歲的他在這裡已經做了好多年了,原先雖然自己也有種橘子,但都是零敲碎打,不成氣候,也賣不了幾個錢。後來基地開設後,鄉里特地從省裡請了技術特派員過來,

指導大家如何科學化、規模化地種植,鐘光泉也在這幾年的實踐學習中快速成長。“現在一年的收入比以前至少多了一萬多元。而且隨著蜜橘基地規模的不斷成熟擴大,相信這日子會越來越好。”鐘光泉對於蜜橘基地的未來信心滿滿。

今年50歲出頭的雷祖進身體一直不好,基地橘子成熟後,村裡特地安排他在基地裡負責巡邏察看,幹點輕鬆的活,每個月都有近千元的收入。

雷祖進說,有了工作,還有村裡人一起相互照應,心情也舒暢多了。

因地制宜走出致富新路子

溫州市政協常委、市政協民宗委副主任、市少數民族聯誼會副會長雷朝陽說,自2015年精准扶貧工作開展至今,蒼南縣岱嶺佘族鄉發展的佘歌文化、富源村柑橘精品園是我市開展得較為精准的“扶貧”專案之一,其中該鄉的民族文化廣場更是吸引到了許多外地遊客,有了“看佘文化到岱嶺”的美稱。

據岱嶺佘族鄉書記李輔正介紹,岱嶺佘族鄉富源村是在2001年時由朗腰、南山、鬥灣、龍鳳4個行政村合併而成,全村365戶人家,近半數是佘族,取名“富源”,寄託了佘鄉百姓對致富的期盼。缺少能產生經濟效益的產業一直是制約欠發達山區少數民族村集體經濟發展的瓶頸。至於發展什麼產業,李輔正說,他們之前也考慮了很久,考慮到既要實踐“兩山”理論,保護好生態,又要能產生效益,最終他們選擇了農林種植業。

“根據每個村的具體情況,同時也是為了避免產品同質化競爭,我們確定了一村一品的產業發展戰略。其中,富源村的地理條件和環境氣候,特別適合種橘子,所以我們選擇在富源村發展橘子產業。”李輔正說道。

2008年,岱嶺富源村率先以村集體牽頭開發和農戶土地入股的模式,採取“集體+農戶”的辦法成立合作社,規模發展蜜橘基地1000畝、出產308畝,成功實現村集體增收30萬元。

據悉,近年來,該村統籌整合土地、資金、人力資源,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012年的7732元增長到2016年的13854元,年均增長19.8%,其中原低收入農戶年人均純收入增至10930元,走出了一條山區百姓通過精准扶貧致富的路子。除了種橘子,村裡還通過下山移民、來料加工等方式,讓村民逐步告別貧困。

【浙江新聞+】

溫州扶貧工作多點開花惠及民生

富源村的扶貧故事,是溫州這幾年探索精准扶貧之路的一個成功縮影,更是一個少數民族村精准扶貧的浙江樣本。

記者瞭解到,近年來,浙江加大精准扶貧力度,走出了一條具有浙江特色的扶貧開發之路,成為全國農民收入最高和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最小、區域發展最均衡的省份之一。其中我市扶貧工作多點開花,惠民紅利頻出,一張亮眼的扶貧成績單見證著溫州精准扶貧的成果。

近年來,我市深入實施《低收入農戶收入倍增計畫(2013-2017)》,有力促進欠發達地區發展和低收入農戶增收。2015年,下轄的5個欠發達縣全部“摘帽”;2016年,全市低收入農戶人均收入10607元,同比增長19.2%,低收入農戶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8000元的戶比重達到73.2%,提前一年基本完成“低收入農戶收入倍增計畫”的目標和任務;今年,我市又提出“開展精准扶貧攻堅,實現有勞動能力的低收入農戶收入倍增”計畫,溫州扶貧走向了縱深層面。

(原標題《蒼南富源村的橘子熟了腰包鼓了 全因精准扶貧》,編輯:葉小西)

據岱嶺佘族鄉書記李輔正介紹,岱嶺佘族鄉富源村是在2001年時由朗腰、南山、鬥灣、龍鳳4個行政村合併而成,全村365戶人家,近半數是佘族,取名“富源”,寄託了佘鄉百姓對致富的期盼。缺少能產生經濟效益的產業一直是制約欠發達山區少數民族村集體經濟發展的瓶頸。至於發展什麼產業,李輔正說,他們之前也考慮了很久,考慮到既要實踐“兩山”理論,保護好生態,又要能產生效益,最終他們選擇了農林種植業。

“根據每個村的具體情況,同時也是為了避免產品同質化競爭,我們確定了一村一品的產業發展戰略。其中,富源村的地理條件和環境氣候,特別適合種橘子,所以我們選擇在富源村發展橘子產業。”李輔正說道。

2008年,岱嶺富源村率先以村集體牽頭開發和農戶土地入股的模式,採取“集體+農戶”的辦法成立合作社,規模發展蜜橘基地1000畝、出產308畝,成功實現村集體增收30萬元。

據悉,近年來,該村統籌整合土地、資金、人力資源,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012年的7732元增長到2016年的13854元,年均增長19.8%,其中原低收入農戶年人均純收入增至10930元,走出了一條山區百姓通過精准扶貧致富的路子。除了種橘子,村裡還通過下山移民、來料加工等方式,讓村民逐步告別貧困。

【浙江新聞+】

溫州扶貧工作多點開花惠及民生

富源村的扶貧故事,是溫州這幾年探索精准扶貧之路的一個成功縮影,更是一個少數民族村精准扶貧的浙江樣本。

記者瞭解到,近年來,浙江加大精准扶貧力度,走出了一條具有浙江特色的扶貧開發之路,成為全國農民收入最高和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最小、區域發展最均衡的省份之一。其中我市扶貧工作多點開花,惠民紅利頻出,一張亮眼的扶貧成績單見證著溫州精准扶貧的成果。

近年來,我市深入實施《低收入農戶收入倍增計畫(2013-2017)》,有力促進欠發達地區發展和低收入農戶增收。2015年,下轄的5個欠發達縣全部“摘帽”;2016年,全市低收入農戶人均收入10607元,同比增長19.2%,低收入農戶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8000元的戶比重達到73.2%,提前一年基本完成“低收入農戶收入倍增計畫”的目標和任務;今年,我市又提出“開展精准扶貧攻堅,實現有勞動能力的低收入農戶收入倍增”計畫,溫州扶貧走向了縱深層面。

(原標題《蒼南富源村的橘子熟了腰包鼓了 全因精准扶貧》,編輯:葉小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