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北斗系統究竟有多牛?中國衛星之父揭秘

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這個強大的科技成果,從很久以前就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們使現代物流以及商用航空成為可能,它讓我們隨時隨地都能夠知道身處何處。

它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隨時隨地為人們指引方向。

那你知道中國北斗系統有多牛嗎?

據《中國日報》綜合介紹,到目前為止,這個高大上的“全球導航衛星系統”俱樂部最主要的會員有四個,分別是:我們都熟悉並最常使用的美國GPS,以及俄羅斯格洛納斯(GLONASS)、歐洲伽利略(GALILEO)和中國的北斗(BeiDou)衛星導航系統。

其中,美國的GPS和俄羅斯的格洛納斯都是老會員了,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兩大定位系統。而中國北斗則是個新會員,但同時也是發展最快的會員。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自主建設的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目前,中國已完全建成由14顆組網衛星和32個地面站天地協同組網運行的北斗二號系統。

2020年前後,中國將建成由5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和30顆非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組成的北斗衛星導航全球系統,

也就是北斗三號,為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

它功能強大,在數千公里之外也能精確捕捉到小如石子的物件。那麼,問題來了!和我們常用的GPS相比,北斗有什麼優勢?

北斗系統最大的優勢就是通信功能或短報文功能,即可發60個漢字的短消息,進行雙向通信。簡單來說,

如果你是魯濱遜或者Chuck Noland,剛好不幸在荒島求生。如果用GPS,你只能知道自己的位置,但是用北斗,不僅知道自己在哪兒,別人也知道你在哪兒!

2014年3月,馬航MH370航班失聯,安裝了北斗定位導航設備的中國海警3411船是第一個趕到失聯海域的國內公務船,並且連續搜救了147小時、搜索海域達7,821平方公里。

而在遠洋漁業這個充滿危險的行業中,為了關鍵時刻能救命,再節省的漁民通常都會備齊兩樣電子設備:GPS和海事衛星電話(GPS用於定位,

衛星電話用於通知救援隊),儘管養一部海事衛星電話非常昂貴。

不過,自從北斗二號在亞太地區布網後,漁民們有了一個新選擇,那就是裝北斗衛星船載終端。

北斗的短報文功能在漁船救險方面得到了完美應用,遇到險情後一鍵求救,終端會自動把附帶著定位資訊的求救短信通過衛星發給救援隊。 數以萬計的漁船都已裝有北斗終端,

使得漁民即使在電信信號缺失的情況下,仍能通過北斗獨有的短報文功能跟家人溝通。

此外,在民航領域,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也有了重大突破。據新華社報導,10月10日至10月15日,在山東東營機場,“國之重器”強強聯合。

中國自主研發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首次在中國完全自主設計並製造的支線客機——ARJ21-700飛機103架機上進行了測試試飛,試驗取得圓滿成功,正式拉開了國產衛星導航系統在國產民用客機應用的序幕。

不僅如此,我們身邊的很多裝備也裝上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很多小夥伴都喜歡騎的小黃車,就安裝了擁有全球衛星導航定位技術的北斗智慧鎖,“騎車10分鐘,找車5分鐘”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我們經常騎的共用單車,智慧鎖裡的晶片支援北斗,定位更加精准。目前,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已經廣泛應用在交通運輸、海洋漁業、水文監測、基礎測繪、氣象預報等基礎行業,以及智慧手機、車載導航等大眾電子消費領域,已經真正走進了我們的生活。

用“兩彈一星”元勳,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中國探月工程首任總設計師、中科院院士孫家棟的話來說:“北斗的應用,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這個領域的地面應用,關鍵的關鍵,就是各行各業要有豐富的想像力。只要你想到這件事情,想到和北斗結合起來,就能琢磨出一些點子來搞。當然,北斗是中國的北斗,同時也是世界的北斗。到目前,北斗“星座”已經有了20多顆衛星,能夠為中國以及周邊地區提供穩定導航、定位和授時服務。

而且,預計到2020年,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實現全球覆蓋,屆時北斗產業規模將達到2,400億元(1元人民幣約合0.1513美元)。中國北斗導航系統計畫在2020年獨立為全球使用者提供定位服務。也正如孫家棟院士所說:北斗一定要走向國際,因為衛星它本身就是全球化的。它的服務物件完全可以符合全球的應用。

(世界軍備)

試驗取得圓滿成功,正式拉開了國產衛星導航系統在國產民用客機應用的序幕。

不僅如此,我們身邊的很多裝備也裝上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很多小夥伴都喜歡騎的小黃車,就安裝了擁有全球衛星導航定位技術的北斗智慧鎖,“騎車10分鐘,找車5分鐘”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我們經常騎的共用單車,智慧鎖裡的晶片支援北斗,定位更加精准。目前,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已經廣泛應用在交通運輸、海洋漁業、水文監測、基礎測繪、氣象預報等基礎行業,以及智慧手機、車載導航等大眾電子消費領域,已經真正走進了我們的生活。

用“兩彈一星”元勳,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中國探月工程首任總設計師、中科院院士孫家棟的話來說:“北斗的應用,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這個領域的地面應用,關鍵的關鍵,就是各行各業要有豐富的想像力。只要你想到這件事情,想到和北斗結合起來,就能琢磨出一些點子來搞。當然,北斗是中國的北斗,同時也是世界的北斗。到目前,北斗“星座”已經有了20多顆衛星,能夠為中國以及周邊地區提供穩定導航、定位和授時服務。

而且,預計到2020年,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實現全球覆蓋,屆時北斗產業規模將達到2,400億元(1元人民幣約合0.1513美元)。中國北斗導航系統計畫在2020年獨立為全球使用者提供定位服務。也正如孫家棟院士所說:北斗一定要走向國際,因為衛星它本身就是全球化的。它的服務物件完全可以符合全球的應用。

(世界軍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