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黃河邊的故事2:日月山的來歷

日月山,位於青海高原東北邊緣青海省湟源縣西部,屬祁連山脈。唐代時叫“赤嶺”,因山頂砂土赤紅而得名。自古以來,日月山就是內地通往西南邊陲的交通要道,也是漢藏人民友好往來,

互市貿易的紐帶。

關於日月山的由來,跟文成公主進藏有關。相傳,文成公主一行由江夏王李道宗、藏相祿東贊陪同,從長安一路西行,來到了日月山。當文成公主登上山頂,舉目四望時,但見山麓兩側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世界,一邊是雪壓枯草,

一邊是梯田阡陌。在這農耕區與遊牧區的分界線,文成公主強烈的孤獨感湧上心頭,甚至感覺,這裡的日月也沒有家鄉的明亮,不僅愁思萬縷,潸然淚下,不肯西進。

唐太宗聽說公主懷鄉思親,為替女兒解憂愁,特意鑄造了一面日月如意寶鏡送上日月山。傳說這面鏡子具有神奇之處,只要打開寶鏡,就可以從中看到家鄉父母、故里山河。然而,吐蕃丞相祿東贊怕公主見到親人,

更加不肯西進,暗中把日月寶鏡換成了石刻日月鏡。文成公主拿起鏡子來看,卻怎麼也看不到長安城裡的父母,以為父皇薄情而有意欺騙她。一氣之下,將石刻日月鏡拋在山上,毅然西進,日月山之名由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