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8位逝者骨灰今天集體“花葬”長樂園 生態葬正逐漸被市民接受

“花葬”是長樂園陵園連續多年推行的生態葬的一種,

從最初的“問者眾行者少”,如今逐漸被越來越多的市民接受。在落葬儀式現場,有一位家屬同時為兩位逝去的長輩選擇了花葬。

強烈的儀式感讓家屬滿意

今天上午,8位逝者的家屬早早地來到長樂園生態葬安葬儀式現場。他們都是看到長樂園的徵集資訊,

主動報名,為逝去的親人採取這種生態環保的安葬方式。

隨著肅穆的音樂響起,在16名身穿黑衣黑褲的儀仗隊員的護送下,逝者家屬們捧著親人的骨灰,緩緩走落葬進儀式現場。

主持人誦念著緬懷逝者的文章,一位家屬被現場氣氛感染,主持人的一句話勾起了她的回憶,

邊走邊留下了眼淚。

在逝者家屬的見證下,落葬師整齊劃一地在不同的花葬位前單膝跪下,小心翼翼將逝者骨灰倒入花葬位的陶罐裡,然後鋪上花瓣,將陶罐封好,再放上爭奇鬥豔的盆栽花卉,又整齊劃一地向安葬的逝者深深鞠躬。

接著,逝者家屬各自為在親人的安葬處鋪灑花瓣,小聲說著送別的話。

“最初聽說生態葬,並且還說陵園是免費安葬,心裡還擔心是廉價葬禮,怕對不起去世的老人。到現場來一看,整個儀式感非常強烈、很莊重,並不比一般的葬禮簡陋。”逝者家屬王女士說,這樣的安葬儀式讓她們這些家屬感到很滿意。

同時為兩位親人選擇“花葬”

在8名逝者的家屬中,有一位特殊的女士。

她報名參加長樂園生態環保的“花葬”時,要求將逝去的父母兩位老人的骨灰在同一場儀式中安葬。

“我爸爸去世之後,骨灰寄存在殯儀館,一直在等我媽媽。媽媽去年去世的,他們倆老都喜歡花花草草。媽媽去年看過有關長樂園花葬的新聞,

說這樣的方式蠻好,想跟爸爸一起長眠在鮮花下面。”這位元女士告訴記者,今天她和妹妹分別捧著父母的骨灰,一起參加了這樣的葬禮儀式,感覺與父母的心離得更近了。

另外一位逝者家屬王先生說,家裡條件不錯,完全有條件去購買寬敞的墓位,但母親勤勞、節儉了一輩子,什在長樂園採取“花葬”這種生態葬的方式,環保低碳、節省土地,符合母親的性格和追求。

“早些年,很多人連火葬這種方式都不願接受。現在大家不僅接受了,還覺得是理所應當的。一樣的道理,生態葬這兩年實際參與的人也不太多,但總體還是在增加,以後選擇生態葬的人會越來越多的。”王先生說,他在母親墓位上邊鋪灑花瓣時,心裡突然有種說不出的輕鬆,就像小時候做了一件讓媽媽開心的事一樣。

生態葬不是“薄葬”,逐漸被接受

“這種生態安葬方式,節約資源,費用也低。以長樂園的花葬為例,我們免費接送家屬,免費提供大型集體葬禮、祭拜儀式,在安葬處為設計了充滿藝術感的雕塑,為逝者集體樹碑,刻上逝者姓名,充滿人文情懷。我們推出了花葬、草坪葬、樹葬、壁葬等系列生態環保安葬方式,到目前為止,共接納了300多位逝者。”長樂園副總李先斌介紹,儘管今年報名參加生態葬的市民比去年多一些,但總體感覺還是不夠踴躍,節地生態葬的觀念還需廣泛宣傳,讓市民更多地接受。

武漢市殯葬協會會長吳彪介紹,武漢部分陵園在2010年就推出生態葬模式,但受傳統觀念影響,實際採取這些方式安葬的逝者數量增長較慢。近兩年,民政部、國土資源部等部門在全國大力推行節地生態葬方式,提高節地生態葬率。

“武漢有14座陵園提供生態葬,形式也比較豐富。在這些年的宣傳中,老百姓的理念也在逐漸變化。今年清明節前後,全市報名參加生態葬的人數比去年增加了不少。”吳彪說,生態葬並不等同于“薄葬”,這一觀點正在慢慢被市民接受,生態葬數量終究會逐年增加。

現在大家不僅接受了,還覺得是理所應當的。一樣的道理,生態葬這兩年實際參與的人也不太多,但總體還是在增加,以後選擇生態葬的人會越來越多的。”王先生說,他在母親墓位上邊鋪灑花瓣時,心裡突然有種說不出的輕鬆,就像小時候做了一件讓媽媽開心的事一樣。

生態葬不是“薄葬”,逐漸被接受

“這種生態安葬方式,節約資源,費用也低。以長樂園的花葬為例,我們免費接送家屬,免費提供大型集體葬禮、祭拜儀式,在安葬處為設計了充滿藝術感的雕塑,為逝者集體樹碑,刻上逝者姓名,充滿人文情懷。我們推出了花葬、草坪葬、樹葬、壁葬等系列生態環保安葬方式,到目前為止,共接納了300多位逝者。”長樂園副總李先斌介紹,儘管今年報名參加生態葬的市民比去年多一些,但總體感覺還是不夠踴躍,節地生態葬的觀念還需廣泛宣傳,讓市民更多地接受。

武漢市殯葬協會會長吳彪介紹,武漢部分陵園在2010年就推出生態葬模式,但受傳統觀念影響,實際採取這些方式安葬的逝者數量增長較慢。近兩年,民政部、國土資源部等部門在全國大力推行節地生態葬方式,提高節地生態葬率。

“武漢有14座陵園提供生態葬,形式也比較豐富。在這些年的宣傳中,老百姓的理念也在逐漸變化。今年清明節前後,全市報名參加生態葬的人數比去年增加了不少。”吳彪說,生態葬並不等同于“薄葬”,這一觀點正在慢慢被市民接受,生態葬數量終究會逐年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