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污水直排 垃圾發臭 義烏佛堂鎮一問題河道亟待整改

中國義烏網10月17日訊(商報記者 王佳麗)日前,有熱心讀者向本報新聞熱線反映:“佛堂鎮佛低線後力山新村路段有一條後力山溪,

因部分河段存在生活污水直排、垃圾沉澱發臭等問題,給附近村民生產生活帶來一定影響,希望有關部門儘快採取措施加以解決。”

10月13日下午,記者來到後力山溪現場瞭解情況。從佛堂鎮江濱路自東往西行駛到佛低線,可以看到佛堂鎮古民居苑風景宜人,古鎮特色凸顯,遊客絡繹不絕。然而,沿佛低線繼續行駛到後力山新村附近時,

記者發現一美中不足之處,該問題河道便位於道路一側。

在乾淨整潔的佛低線道路一側有一個後力山村變電站,後力山溪就橫隔在變電站與道路之間。走近河道細看,記者發現,該河道被一座人工橋分為兩段,位於東側的河段水量較少,部分河道掩埋於地下,而部分裸☆禁☆露在外。裸☆禁☆露在外的河道上,很明顯能看到有污水順著管道不斷流出來,

與污水混在一起的還有包裝紙、垃圾袋等漂浮物,這些漂浮物有的因時間過久開始腐爛,使得河道內味道刺鼻、蚊蠅亂飛。而位於人工橋西側的河段則水量豐富、水質乾淨,兩段河道差距明顯。

“前段時間河道環境還可以,但天氣一熱,水量少的時候,污水就開始發酵,臭氣熏人,嚴重影響村民正常生活。”後力山新村村民王大伯說,自從搬進村裡,這兒就一直沒有建造過污水管道,

村民的生活用水都是通過管道直排後力山溪的,沒想到時間久了造成如此嚴重的環境問題,希望有關部門儘快解決。據悉,後力山溪發源於佛堂鎮和溪村,全長2.8公里,河道內水源基本來自地表水、村民生活用水以及雨水,也就是說,一旦雨量下降,河道內的水位就會降低,污水的弊端也就顯而易見。

“此前,後力山溪曾經檢測出劣Ⅴ類水,為淨化水質,改善水環境,同時讓河道變得更美觀,

今年六七月間,前王村在人工橋的西側種植上許多水葫蘆,還架起了竹竿,將水葫蘆圍成三角形,用來淨化從上游流下的污水,以至於後力山溪前王村段水質較好,淨化效果明顯。”佛堂鎮王宅工作片副主任高錢山說,然而,人工橋東側的水質卻依然較差,這樣的臨時性措施始終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對此,記者向佛堂鎮相關部門負責人瞭解情況。他們表示,

近段時間,因河道附近的下王村道路改造,流入後力山溪的地表水摻雜的垃圾較多,導致河道水環境污染比之前更為嚴重,同時,又因後力山溪周邊的苗木屬於前王村村民所有,此前,鎮相關工作人員已經與前王村村民進行溝通,爭取儘快達成協議,轉移苗木,為下一步規劃做準備。佛堂鎮鎮長陳國榮表示,後力山新村污水管網改造目前已經完成規劃設計和工程招投標,計畫下個月動工建設,爭取年底前完成改造,為後力山新村營造一個乾淨整潔、優美舒暢的居住環境。

計畫下個月動工建設,爭取年底前完成改造,為後力山新村營造一個乾淨整潔、優美舒暢的居住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