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廣東省地稅局局長吳紫驪談新一輪減稅降負計畫

建議全省養老險企業繳費比例統一為13% 為全省12個地市企業減負36.44億元

金羊網訊 記者嚴麗梅、通訊員粵地稅宣報導:4月1日是全國第26個稅收宣傳月啟動日,圍繞減稅降負話題,廣東省地稅局黨組書記、局長吳紫驪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要以更大決心和力度為企業減稅降負,並建議儘快推進廣東省實施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統收統支的省級統籌,將全省養老保險企業繳費比例統一為13%(不含深圳,下同)。據測算,此舉可為全省21個地級市中的12個地市的企業減負36.44億元。

2016年廣東地稅實際減免各項稅費1523億元,其中改善民生方面減免稅費464億元,鼓勵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方面減免稅費96億元,

促進小微企業發展方面減免稅費21億元,支援三農、環保、文體、金融資本市場等其他方面減免稅費942億元。

今年,新一輪減稅降負計畫如何在廣東落地?廣東地稅又有何新舉措助推廣東經濟發展?

吳紫驪首先談到2017年進一步落實各項稅收優惠政策的問題。

他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多處提及“稅收”,對發揮稅收調控作用提出了一系列新任務和新要求,

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稅收工作的高度重視,凸顯了稅收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礎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也為我們做好稅收工作指明了方向。2017年,廣東地稅將按照中央和廣東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根據職能開展研究分析,立足廣東省實際,在法定許可權內探尋減負空間,以更大的決心和力度為企業減負。嚴格執行《稅收優惠政策落實工作制度》,確保各項減稅降費政策宣傳到戶、解讀準確、辦理簡便、享受及時。
緊密對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振興實體經濟等重大決策部署,敢於擔當,用好用足管理許可權,完善“一企一策”機制,精准出臺稅費舉措,切實降低企業成本。

那麼,今年廣東地稅在涉企降費方面又有何安排?

吳紫驪介紹,根據財政部統一部署,今年4月1日起,廣東省將進一步擴大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免征範圍,

由自工商註冊登記之日起3年內在職職工總數20人(含)以下的小微企業,調整為在職職工總數30人(含)以下的企業。此外,廣東地稅將貫徹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關於全面清理規範政府性基金的統一部署,在中央授權範圍內根據廣東省實際自主減免部分基金;建議在去年實現省定涉企行政事業性“零收費”的基礎上,貫徹中央關於今年再減少涉企收費2000億元的部署,指導各地逐步取消或停征全部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
進一步清理規範經營服務性收費。建議儘快推進廣東實施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統收統支的省級統籌,將全省養老保險企業繳費比例統一為13%,為全省12個地市企業減輕養老保險費負擔36.44億元。

吳紫驪還針對廣東區域發展不平衡這一難題談到:儘管粵東西北總體宏觀稅負水準低於珠三角,但由於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等原因,稅收增長更多依賴於管理增收,有的企業稅負“痛感”還比較強烈。今年廣東地稅將有針對性地出臺舉措,實現粵東西北企業稅負成本不高於珠三角,在印花稅核定徵收管理、異地施工建安企業個人所得稅核定徵收率、契稅繳納期限、企業所得稅預繳率等方面進一步研究新措施,推動珠三角和粵東西北稅費政策一體化,為珠三角優化發展和粵東西北振興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對於今年廣東地稅在助力供給側改革等方面的新舉措,吳紫驪透露,下一階段廣東地稅將在調整城鎮土地使用稅單位稅額、土地增值稅預征率、加大對實體經濟企業減免力度等方面研究相關措施,進一步振興實體經濟。

有的企業稅負“痛感”還比較強烈。今年廣東地稅將有針對性地出臺舉措,實現粵東西北企業稅負成本不高於珠三角,在印花稅核定徵收管理、異地施工建安企業個人所得稅核定徵收率、契稅繳納期限、企業所得稅預繳率等方面進一步研究新措施,推動珠三角和粵東西北稅費政策一體化,為珠三角優化發展和粵東西北振興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對於今年廣東地稅在助力供給側改革等方面的新舉措,吳紫驪透露,下一階段廣東地稅將在調整城鎮土地使用稅單位稅額、土地增值稅預征率、加大對實體經濟企業減免力度等方面研究相關措施,進一步振興實體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