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文化人可以有多可怕?

前些天,一個段子莫名火了起來!!!

看完之後有的人會心一笑,

而有的人卻一臉懵逼。

笑點在哪?這段子什麼意思??

原來這個段子出自于朱自清的一篇散文:《背影》

1917年,在北京讀書的20歲的朱自清回到徐州,同父親一起為祖母辦喪事。喪事畢,他要回北京上學,父親也要到南京謀差事,父子兩人便一同到了南京。他啟程的那天,父親送他去車站,一路上父親對他囑咐了許多,仍嫌不夠,總是想再為他做些什麼。到了車站,父親看到月臺上有買水果的,

便一定要為他買幾個橘子。朱自清看著父親為他買橘子的蹣跚的背影,眼淚流了下來。八年後,寫了這篇著名的散文——《背影》。

父親在去買橘子之前對他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

開玩笑是小事,而讀書是則是大事。一提到讀書,

我們往往把它聯繫到人生,命運,理想。似乎讀書與開玩笑之間,一個是陽春白雪,一個是下里巴人,不僅在人們眼裡它們大相徑庭,仿佛它們自己也永遠不會有交集。

可事實證明,玩笑關乎讀書,進而關乎人生,命運,理想。

如果那位“同學”沒有讀過《背影》,

就要被段子中的“我”白白占了便宜,連拆穿的能力都沒有。

確實是這樣,有文化的人損你一頓,你都覺察不出來,還覺得挺受聽。這就是文化的力量,多讀書不僅僅是為了提升自己,也是為了防止被忽悠。

反過來想,如我是段子中的那個“我”,我大概以後再也不會跟這位同學開玩笑了。原因很簡單,雖然他讓我白白占了便宜,但在他的身上我找不到玩笑的樂趣,我的梗他不懂。

隨之,這段友情也會漸漸變淡。然後呢,“我”會重新尋覓一個能與我聊得來的朋友,建立一個讀書人的圈子;而“同學”當然也會去找一個說話聽得懂的人相處,建立一個屬於他們的圈子,從此兩個人生活在不同的世界。

似是而非的段子其實也許是對對方是否與你合拍的一種檢驗。

縱得一副好皮囊,原來腹中草莽。

所以你問我:有文化的人可以有多可怕?讀書到底有什麼用?

我唯一能告訴你們的就是,不讀書,你連別人說的什麼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