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什麼袁世凱當皇帝沒幾天 民間卻又那麼多的袁大頭

“袁大頭”的鑄造量很大,僅南京造幣廠在民國四年二月至民國五年的近兩年時間內,就達379819210元。還有資料介紹,僅壹元“袁大頭”就鑄造了75000萬枚,民國三年的“袁大頭”至少到1929年還在鑄造,

新中國在1949-1951年也鑄造過“袁大頭”。

1914年推出的國幣條例,確定以銀元為中華民國貨幣。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受國際金價及銀價波動的影響,中國國內的白銀不斷外流,銀本位幣制無法持續,且國內的貨幣發行雜亂不堪。1935年,國民政府實行法幣改革,規定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所發行的鈔票為法幣(後加中國農民銀行),

並禁止銀元的流通,將白銀收為國有。在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期間,法幣急劇貶值,從而徹底崩潰。

由於法幣急劇貶值,1948年8月19日,國民政府再次進行幣制改革。規定金元為本位,開始發行金元券(每金元含純金O.22217克。

但是金元券膨脹速度比法幣更快,十個月上漲一百七十萬倍,各地紛紛拒用。民間自動重新使用銀元,國民政府於是使用銀本位幣制,發行銀元券。

國民政府自個無能,就別怪老百姓拿袁大頭做硬通貨。

民國35年幣制改革宣佈停止流通,

但真正意義上徹底退出流通領域是上世紀60年代,1950年左右為了穩定西藏,瀋陽和成都造幣廠鑄造了一大批“三角元”大頭,運往西藏當做流通幣,直至上世紀60年代人民幣才漸漸徹底取代袁大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