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老家草木之野艾蒿

野艾蒿有一股很特殊的清香味,蟲子怕它。

我們老家有個風俗,農曆3月3那天,天不亮就到坡裡去采艾蒿。因為當地有個說法,3月3以前叫"艾",以後就叫"蒿"了。艾蒿小的時候特別好玩,

葉子正面碧綠,背面卻毛茸茸的長了一層白毛。把它采回家曬乾,端午節那天就是縫製香荷包最好的填充料。記得小時候每到端午節,娘就找些各種顏色的破絹頭,縫製成形狀各異的小袋子,有的像柿子,有的像辣椒,把他們再裝上艾葉,就成了香噴噴的香荷包了。幾個姐姐每人一個掛在衣服上,即好聞又好看。剩下的艾葉小心地保存起來,等誰家有個跌打扭傷的時候,用艾葉灸一下就能消腫止痛了。

最喜歡艾蒿的是奶奶,小時候奶奶踮著兩隻小腳領著我到處采艾蒿。采來後總喜歡掐下一段兒別在耳朵邊上,她說艾蒿既提神醒腦,又祛除蚊子飛蟲。艾草采來後,放在背陰的地方晾到半幹,然後摻上蚊子草擰成一條條的艾草繩兒掛在房檐下。

夏夜,我躺在葫蘆架下乘涼,迷迷糊糊聽奶奶講那些永遠也講不完的故事。蚊子們嗡嗡叫著咬我,奶奶就用蒲扇拍打著給我趕蚊子。看著不能奏效,就取來艾草繩,點了。一股輕煙升起後,頓時一股奇特的清香味兒在空氣中彌漫開去。

那些窮凶極惡的蚊子,轉眼就沒了蹤影,再也聽不見在耳朵邊討厭地嗡嗡聲了。

有時候奶奶也會把那艾蒿采來曬乾,放在盛衣服的櫃子裡,這樣就不怕被蟲蛀咬了,遠比樟腦丸的味道好了許多。小時候奶奶背著我到處逛蕩,那衣服上總有一股淡淡的艾蒿清香,

我趴在她的背上聞著那味道,迷迷糊糊地就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