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高效就醫的10個技巧——教你如何在三甲醫院掛號、找到專家醫生

對大部分普通人而言,看病是需要技巧的,尤其是資源好的三甲醫院。這裡分享給大家一些雖然小卻非常實用的方法,幫大家掛到號,高效就醫。

細分科室沒有號的話,繼續往上找。

比如,肝區疼痛,原本想掛肝膽外科,結果肝膽外科沒號了,這時候怎麼辦?趕緊再去掛普外科,因為肝膽外科是普外科更細分的科室,一般普外科的醫生也能勝任肝膽外科的手術。類似的情況還有,男科掛不上的可以掛泌尿外科,手外科、關節外科掛不上的可以掛骨科。

先掛內科,後掛外科。

內科主要是用吃藥解決問題,外科主要是用手術解決問題。無論是醫生還是患者,

肯定都希望能吃藥就先吃藥,儘量不要在身上動刀子。比如,對於一個肝疼的患者來說,他既能掛肝膽外科也能掛消化內科。如果他一次檢查都沒做過,建議先掛消化內科,好好檢查一下肝臟,等到有化驗結果了,再決定接下來是保守吃藥還是手術。

如果是首診,並且還沒有做檢查,先掛普通號。

很多人第一次就診的時候就只想掛專家號,尤其是帶父母來大城市看病的子女,

都想讓父母的病情得到更準確的診斷。但很多患者掛了專家號不到一分鐘就被專家請出去了,專家給他們開了一堆檢查單,讓他們做完檢查再來就診,因為沒有檢查結果,醫生光憑一雙肉眼是很難做出肯定的診斷的。所以,首診掛一個普通號,等做了相應的檢查,第二次再拿著檢查結果去掛專家號。

以上分享,來自一名北京三甲醫院的護士,趙雅楠,她同時也是一個老病號的家屬。

既經歷過患者家屬的迷茫,又懂得門診大夫的心理。在短短一年的時間裡,幫助長期被呼吸困難折磨的媽媽找到了正確的就醫方向,有效控制了病情。

趙雅楠為你打破醫學資訊壁壘和經驗壁壘,悉心總結看病流程中關鍵環節的就醫技巧,並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講給你聽,5分鐘即可掌握一個就醫竅門,10次課就能掌握一整套看病就醫的方法論,為你和家人的健康保駕護航。

目前,《高效就醫的10個技巧》在喜馬拉雅FM正式上線,試聽可點擊:

http://www.ximalaya.com/85559503/album/10388270/

除了醫保定點醫院,還有哪些醫院也能報銷?

掛不到號的時候,還可以怎麼補救?

檢查怎麼做最省時間?

怎麼和醫生溝通才不會“掛號三小時看病一分鐘”?

從選醫院到問診報銷,全程給你指導。

—適合誰聽—

1.看病經驗少、無從下手的求醫小白 2.已有糟糕看病經驗的人 3.看病怕麻煩的人 4.頻繁換醫生卻療效不佳的病友 5.身在外地、卻需要遠端指導親友看病的兒女

—你將獲得—

1. 10個親測有效的看病技巧。從選醫院到繳費,在“5分鐘”裡,用策略、技巧一一化解就診流程中的麻煩,讓你在看病時少走一些彎路。

2. 指導父母看病就醫的6個步驟。不在父母身邊,也能一步步幫父母完成看病的整個流程,減輕父母的學習成本和行動成本,不讓小病拖成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