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白夜追凶》掌舵人五百:我要做有中國特色的“好萊塢式製片人”

一場不期而至的秋雨,讓京城的氣溫更顯微涼。

但對於網劇《白夜追凶》的熱議,卻並沒有隨其第一季的收官而降溫。迄今為止,豆瓣9.1的評分使該劇成為目前口碑最高的劇集,甚至有人預計它或會成為今年最值得關注的現象級劇集之一。

10月14日那個雨夜,剛從《古董局中局》拍攝現場返回泰山飯店駐地的五百——《白夜追凶》監製,接受了麻辣魚的專訪。同期“偶遇”導演王偉,他也向麻辣魚分享了爆款熱劇背後的那些事兒。

從劇集走紅聊到題材偏愛,

從為潘粵明打call到為小鮮肉指路,從網劇發展現狀到中國影視變革……在近三個小時的訪談中,欲從導演向製片人轉身的五百,向麻辣魚袒露了他想為這個行業健康發展繪製一份標準說明書的用心和野心。

“我要做有中國特色的‘好萊塢式製片人’”,這是麻辣魚所傾聽和感受到的他最深切的內心獨白。

▲五百

侃劇:不追求爆款不代表沒要求

對於《白夜追凶》的成功,五百首先將其歸因於有一個好故事。而王偉則肯定了劇中人設的重要性,尤其是關巨集峰和關巨集宇這對好CP。

▲王偉

“當時拿到劇本看完之後,

我就知道這不是一個一上來就很驚豔的戲,劇裡邊心理角逐的東西比較多,註定它是一個慢熱型的。”為了上來就能讓這個故事紮進觀眾心裡,五百表示,《白夜追凶》劇組其實沒少“自己為難自己”。

在五百看來,雙生的人設恰恰是最有風險的一個點,畢竟一飾兩角是很常見的。“如果觀眾一直認為,這其實就是一個人演的,那整部戲都會垮掉。而一旦讓觀眾認定了這就是兩個人,

尤其是兄弟倆同時出現時,觀眾還有這種感覺,那這個戲就一定OK。”

所以,從該劇前幾集的鋪墊開始,他們就非常仔細和用心。比如,他們特意安排兄弟倆一定要在第一集出場,並且在同一場景進行互動的量特別大,“我們還故意設計了一個長鏡頭,就兄弟兩個人互動,各種交錯,對觀眾進行了一個潛意識的灌輸。兩個人雖有區別,但又非常細微,因為他們是在扮演同一種身份。

關於這個長鏡頭,其實,很多人並沒有看出來,“兄弟倆在房間裡互動的時候,大家的關注點可能都進入到戲裡邊去了。”而在觀眾潛移默化地接受時,這兩個人物也就立起來了,“我們在抓觀眾心理感覺方面,還是抓的比較准的。”

隨著《白夜追凶》第一季大結局,劇友們的狂熱情緒仿佛依然還滯留在結尾那高能一幕久久無法脫離——左臉關宏宇玩味一笑,右臉關宏峰冷漠沉穩,明暗之中的懸念把我們的小心臟吊得老高了。

據王偉透露,《白夜追凶》第二季的劇本創作已過大半,還會由自己導演。他還向麻辣魚表示,《白夜追凶》的核心就是雙生兄弟共用一個身份,而兄弟倆雙生的梗一旦破掉,《白夜》就沒有意義了,也就沒有再延續的必要了。

在被問及如何打造《白夜追凶》這樣的爆款良心劇時,五百表示“我們做戲並不追求爆款。”但他話鋒一轉,又表示“做每一個劇,都要有一個基本水準,我們要求每一項都要達到70分以上,只有這樣才會有出現爆款的可能性。否則,你談什麼爆款?”

選角:不用小鮮肉其實跟錢無關

一個爆款的出爐,需要一個好故事,同樣離不開好演員。

憑藉在《白夜追凶》中全程無尿點、開掛一般的炸裂演技,潘粵明圈粉無數,迎來了事業的第二春。因為這和他以前在大家心中的那個“玉面小生”不太一樣了,就連一向眼光毒辣、嘴巴刁鑽的豆瓣網友也為他瘋狂打call。

▲潘粵明憑藉《白夜追凶》圈粉無數

在拍攝《脫軌時代》時,五百就與潘粵明有過私交。通透、善良、義氣——是他描繪潘粵明的三個重要標籤。在他看來,潘粵明有著一般演員並不具備的專業功底,而且表演彈性很大,“你讓他往深了去演可以,往文藝了去演他也可以,即使你讓他往商業搞怪了去演他還可以。”

“潘老師之前,我們沒找別人,是唯一一個一談也就定了的人。”除了私交甚好,五百同時表示,潘粵明與劇中角色的閱歷、年齡等都差不多,試妝當天感覺一下就對上了,可以說“沒有任何人比他更合適。”

五百還向麻辣魚透露,為了接《白夜追凶》,潘粵明其實是做出了犧牲的,因為他為此推掉了《我的前半生》中的陳俊生一角。“那時候,他甚至還沒看過《白夜》的劇本,完全是對我的信任。”五百補充說:“但當他後來看完了劇本,他也感覺真的很好。”

五百認為,演員還是演自己最舒服,其實好多演員都駕馭不了太多的角色。人都是有缺點的,導演選人用人,也是在選用能駕馭角色的演員,二者要互相匹配,“若果一個面善的人,演到最後卻呈現了陰狠毒辣的一面,這得是多大的一種修煉啊。”

不可否認,這是一個小鮮肉和流量小生遍地的時代。在被問及選用潘粵明有沒有做過風險評估時,五百打開話匣子,解釋了他為什麼不愛用小鮮肉的原因。

“對我們而言,用不用小鮮肉,跟他貴不貴沒有多大關係,最主要還是看演技和時間。比如說,一個七分鐘的長鏡頭,你叫替身走得那麼熟了,你上來演那沒用的,你不想給時間,還想要好價格,怎麼那麼多好事都給你呢。所以,在我這裡,這絕對是不可能的。”五百說。

拍片:罪案劇簡直快要拍吐了

從《心理罪》到《白夜追凶》,五百給人的感覺,是一直在將鏡頭聚焦犯罪題材。

“罪案劇永遠撇不掉人性,這是罪案劇的本質。”五百表示,《白夜追凶》的每個人物都並不是那麼完美,都是比較豐富的,他們時時刻刻在天堂和地獄之間糾結,但他們大部分人是在選擇光明。關於人性,這是一個永恆的話題,“你不可能去逃避它,而是看你如何巧妙地利用。”

“我絕對不鼓勵拍一個上來就展示人性暗的一面,一點光亮都沒有的片子。”五百認為,人若長時間在同一個環境下,就會產生莫名的想法,要不殺人,要不自殘。而在罪案劇中,人性有多惡,怎麼惡,其實都不需要過多展示和討論,並不複雜的人性沒有必要往深裡去刨,但是你要告訴人們千萬不要犯罪,一旦犯罪,成本很高。

▲五百和同事在拍攝現場

長期關注犯罪題材的五百,在影視審查方面也有自己的心得。不管是廣電總局,還是公安部,五百都與他們打過交道。

“好多說審查有問題的人,其實他們並沒有真正經歷過審查。”五百一再強調,審查是沒問題的,沒有規矩不成圓嘛。他結合自己的作品過審經歷說,廣電比較注重社會影響,公安部則相對比較注重他們的專業,以及對他們整個職業的描述,而且他們挑的毛病也極其合理,並有充足的理由,措辭極其準確,“他們也想叫你明白為什麼想把這塊兒剪掉。”

“不能說審查太嚴格,而是你不能去撞破底線,否則就會被打PP。”這也就是影視作品的社會屬性之所在。所以,“當你做一款產品的時候,就一定要擔負起相應的責任,要能夠給觀眾帶來反思,要有意義。”

“其實,我也不是非要只拍罪案劇的,我們拍這個題材簡直快要拍吐了。”五百向麻辣魚吐槽說,罪案劇的劇本難寫、拍攝麻煩不說,這類劇的觀眾喜歡邏輯推理,所以你還要尊重他們的智商。

罪案劇之外,五百表示,他最想拍的還是故事性的喜劇,就像他之前拍的《刷車》。

築夢:構建中國特色製片人制度

“電影其實並非個人的藝術,而是工業化的藝術。這需要每個崗位上,都要有受過專業訓練的專業人才。”開始由導演向製片人謀求轉身的五百對麻辣魚說:“我對好萊塢的工業化很感興趣,我也一直在想如何把它轉化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標準流程。”

採訪中,五百口中不時流出的熱詞——弧光聯盟,在他看來,就是自己做出的一個嘗試,而且也是未來發展的方向。

▲“弧光聯盟”是五百心中的一個夢

成立於2016年初的弧光聯盟,是由五百組建的影視人才平臺,從導演、編劇攝影、美術到後期的剪輯、海報團隊,基本集齊了影視行當的所有關鍵角色,形成了一條龍式的“半工業化生產線”。

聯盟的初始成員只有五百、王偉、楊苗(《滅罪師》導演之一)三人,目前已有20多人,其中導演將近十個,其餘各類角色各有一人,都會不同程度地參與到自己的原創作品中。這“就像打籃球一樣,剛開始學的時候,最想灌籃,但後來你會發現灌籃其實並沒什麼卵用,得分才是重要的,而且是你的團隊得分才行,所以你必須要學會傳球。”

“我們必須要創作具有創新性和引領性的作品”,但“創作乃至友誼不是相互取暖,而是相互成就偉大的工業。”這是五百為弧光聯盟設計定位,也是五百的野心。按照其規劃,弧光聯盟正在嘗試的工業化雛形將在2019年完成前期探索。

當然,在強調電影工業屬性的同時,“你不可能把它的商業屬性遮罩掉。”講求格局的五百,始終以觀眾的視角來審視自己和團隊的創作,“拍電影也是一種生意,是要到觀眾那裡去換取票房和口碑,所以我們的作品是服務于觀眾的,要反映觀眾的訴求。你辛苦做出來的東西,他們如果不喜歡,那你就失敗了。”

“工業化的提升,離不開所有司職人員及其相關技術的共同參與和整體提升,這真的不是一個人就能力挽狂瀾的。”五百表示,“中國影視要想真正發生變革,需要湧現出一大批專業化人才,僅僅蹦出幾個是沒有用的。”

▲《白夜追凶》片場王偉和潘粵明在工作

辣姐與五百的麻辣問答實錄摘編

辣姐:您怎麼評價《白夜追凶》的導演王偉,有人說他是您的徒弟?

五百:導演拼到最後,拼的不是技術,也不是你講故事能力,而是格局。你的格局越大,你能容納的東西就越多,你能看見人的優點也就越多。

王偉是有製片人思維的導演,雖然年輕,但入行很早,以前做剪輯師。不好好學習的,都來搞影視劇了,哈哈哈哈(千萬別當真,真的是在開玩笑呢)。我不認為是在帶徒弟,我們其實是在共用。

辣姐:王偉導演,我們特別想知道,在拍《白夜追凶》時,五百對你的干預多嗎?

王偉:在前期創作中,我們討論的比較多,包括他給我的整個方向和建議。在拍的過程中,因為他也不在組裡跟,都是我獨立來完成,他去組裡就是喝酒的。當然,他也會在我不知情的時候,悄悄幫我“擺平”一些事情,可等我知道的時候,他已經回北京了。我們在一起時間太長了,很默契了,經常一個眼神可能就知道你要幹啥了。

辣姐:潘粵明給您的印象咋樣?

五百:可以用三個詞來評價,第一個詞是通透,人緣很好,也很好客,從來不吹牛;第二個詞是善良,處理事情總是站在他人立場,首先考慮的是對方的感受,不願意傷害到任何一個人;第三個詞是義氣,你跟他如果能處成朋友的話,他中間考慮的所有的事情都會變得特別簡單。

就像這次,我當時找他過來演,他正在談一個本子,但他後來忙別的事情,也沒時間看本子,我又打電話催,因為馬上就要籌備了,他回復說,我相信你,你要說好就一定是好的,靠的純粹就是信任。

辣姐:您如何看待拍攝過程中鏡頭的使用?

五百:沒有好看的鏡頭,只有合適的鏡頭,好看是在合適的基礎之上的,比如這場戲的氛圍、燈光要合適,然後再找合適的機位,並在此基礎上把鏡頭做好看,不能反著來。但現在好多戲,不管什麼環境就先給你擺個最好看的畫面,好看是好看,但好看有個卵用啊?作為攝影師,你只要基本功過關,正常的好看的構圖實在是太簡單了,但這樣的技巧,是不值得炫耀的。

辣姐:爆款到底是如何煉成的?

五百:一個人剛開始學籃球的時候,他最渴望的可能就是灌籃,但灌籃並沒什麼卵用,得分才是最重要的,尤其是你的團隊得分才行。現在是個人英雄主義比較爆棚的一個時代,每個人都想自己又運球,又上籃,又灌籃,又得分。以至於,好多投資公司基本上都會把寶壓在一個人身上,比如說找一個好導演,或者是找一個好IP。

其實不是這樣的,電影是工業化的藝術,是由幾百人一起完成的一件藝術,不像繪畫、音樂那樣是單體傳達。而要想打造爆款,每一個環節都很重要,哪兒都不能忽略,包括前期拍攝、預告片、海報、行銷等等。就像木桶理論所說,你的最短板,決定你裝水的多少,所以你的最短板至少要在70分以上。

我們從來沒有一味去追求爆款或者暴利,而突破自己的底線,因為沒有必要,要想長線發展,就只能穩紮穩打,該怎麼就怎麼做。

辣姐:中國網劇和美劇的差距有多大?該怎樣縮短這個距離?

五百:網劇正在改變並引領著我們的觀影模式,這跟生活方式都是有關係的。但如果跟美劇相比,那就好比中國CBA和美國NBA的差距。

主要還是工業化水準太差了,想要提升那就需要整體的提升,演員、導演、編劇要提上去,所有的應用技術也都得提,還得確定方方面面的基本規矩,這不是說有一個好劇本或者某一個人,就能改變的。因此,我們要學習萊塢式的工業體制,學習他們精細化的工作方式,嘗試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CAA。

辣姐:您設定的弧光聯盟工業化1.0階段將在何時初具規模?

五百:大約得到2019年吧,這有它自身的物理週期,不是說我想明年,明年就能達到的。我們目前拍攝的《古董局中局》,已經在近乎全產業鏈運作了,最快明年上半年就能與廣大觀眾朋友們見面。

辣姐:從導演到監製,您怎麼評判藝術性與商業性的關係?

五百:影視作品也是有商業化屬性的,你不可能把它遮罩掉了。拍電影的需要票房,不還是要盈利嗎?你既然要盈利,那它就一定是商業性,那既然是商業性,那它就是一個生意。既然是生意,那本質就是利他的。老百姓吃飽了會挑食,觀眾看飽了也是會挑的。

所以,你要時刻考慮觀眾想看什麼,而不是說你想做一些什麼樣的自我表達。也就是說,你不能只是站在藝術的角度去抨擊,我覺得這個自我表達不夠好,你要想好好表達,那你就回家自己表達去唄。

我們的團隊在做所有的項目的時候,首先是考慮觀眾會不會喜歡看這種東西,然後再考慮我們能不能做好。說白了,我們是服務于觀眾的,做出來的東西,觀眾要是不喜歡看,那我們就失敗了。

右臉關宏峰冷漠沉穩,明暗之中的懸念把我們的小心臟吊得老高了。

據王偉透露,《白夜追凶》第二季的劇本創作已過大半,還會由自己導演。他還向麻辣魚表示,《白夜追凶》的核心就是雙生兄弟共用一個身份,而兄弟倆雙生的梗一旦破掉,《白夜》就沒有意義了,也就沒有再延續的必要了。

在被問及如何打造《白夜追凶》這樣的爆款良心劇時,五百表示“我們做戲並不追求爆款。”但他話鋒一轉,又表示“做每一個劇,都要有一個基本水準,我們要求每一項都要達到70分以上,只有這樣才會有出現爆款的可能性。否則,你談什麼爆款?”

選角:不用小鮮肉其實跟錢無關

一個爆款的出爐,需要一個好故事,同樣離不開好演員。

憑藉在《白夜追凶》中全程無尿點、開掛一般的炸裂演技,潘粵明圈粉無數,迎來了事業的第二春。因為這和他以前在大家心中的那個“玉面小生”不太一樣了,就連一向眼光毒辣、嘴巴刁鑽的豆瓣網友也為他瘋狂打call。

▲潘粵明憑藉《白夜追凶》圈粉無數

在拍攝《脫軌時代》時,五百就與潘粵明有過私交。通透、善良、義氣——是他描繪潘粵明的三個重要標籤。在他看來,潘粵明有著一般演員並不具備的專業功底,而且表演彈性很大,“你讓他往深了去演可以,往文藝了去演他也可以,即使你讓他往商業搞怪了去演他還可以。”

“潘老師之前,我們沒找別人,是唯一一個一談也就定了的人。”除了私交甚好,五百同時表示,潘粵明與劇中角色的閱歷、年齡等都差不多,試妝當天感覺一下就對上了,可以說“沒有任何人比他更合適。”

五百還向麻辣魚透露,為了接《白夜追凶》,潘粵明其實是做出了犧牲的,因為他為此推掉了《我的前半生》中的陳俊生一角。“那時候,他甚至還沒看過《白夜》的劇本,完全是對我的信任。”五百補充說:“但當他後來看完了劇本,他也感覺真的很好。”

五百認為,演員還是演自己最舒服,其實好多演員都駕馭不了太多的角色。人都是有缺點的,導演選人用人,也是在選用能駕馭角色的演員,二者要互相匹配,“若果一個面善的人,演到最後卻呈現了陰狠毒辣的一面,這得是多大的一種修煉啊。”

不可否認,這是一個小鮮肉和流量小生遍地的時代。在被問及選用潘粵明有沒有做過風險評估時,五百打開話匣子,解釋了他為什麼不愛用小鮮肉的原因。

“對我們而言,用不用小鮮肉,跟他貴不貴沒有多大關係,最主要還是看演技和時間。比如說,一個七分鐘的長鏡頭,你叫替身走得那麼熟了,你上來演那沒用的,你不想給時間,還想要好價格,怎麼那麼多好事都給你呢。所以,在我這裡,這絕對是不可能的。”五百說。

拍片:罪案劇簡直快要拍吐了

從《心理罪》到《白夜追凶》,五百給人的感覺,是一直在將鏡頭聚焦犯罪題材。

“罪案劇永遠撇不掉人性,這是罪案劇的本質。”五百表示,《白夜追凶》的每個人物都並不是那麼完美,都是比較豐富的,他們時時刻刻在天堂和地獄之間糾結,但他們大部分人是在選擇光明。關於人性,這是一個永恆的話題,“你不可能去逃避它,而是看你如何巧妙地利用。”

“我絕對不鼓勵拍一個上來就展示人性暗的一面,一點光亮都沒有的片子。”五百認為,人若長時間在同一個環境下,就會產生莫名的想法,要不殺人,要不自殘。而在罪案劇中,人性有多惡,怎麼惡,其實都不需要過多展示和討論,並不複雜的人性沒有必要往深裡去刨,但是你要告訴人們千萬不要犯罪,一旦犯罪,成本很高。

▲五百和同事在拍攝現場

長期關注犯罪題材的五百,在影視審查方面也有自己的心得。不管是廣電總局,還是公安部,五百都與他們打過交道。

“好多說審查有問題的人,其實他們並沒有真正經歷過審查。”五百一再強調,審查是沒問題的,沒有規矩不成圓嘛。他結合自己的作品過審經歷說,廣電比較注重社會影響,公安部則相對比較注重他們的專業,以及對他們整個職業的描述,而且他們挑的毛病也極其合理,並有充足的理由,措辭極其準確,“他們也想叫你明白為什麼想把這塊兒剪掉。”

“不能說審查太嚴格,而是你不能去撞破底線,否則就會被打PP。”這也就是影視作品的社會屬性之所在。所以,“當你做一款產品的時候,就一定要擔負起相應的責任,要能夠給觀眾帶來反思,要有意義。”

“其實,我也不是非要只拍罪案劇的,我們拍這個題材簡直快要拍吐了。”五百向麻辣魚吐槽說,罪案劇的劇本難寫、拍攝麻煩不說,這類劇的觀眾喜歡邏輯推理,所以你還要尊重他們的智商。

罪案劇之外,五百表示,他最想拍的還是故事性的喜劇,就像他之前拍的《刷車》。

築夢:構建中國特色製片人制度

“電影其實並非個人的藝術,而是工業化的藝術。這需要每個崗位上,都要有受過專業訓練的專業人才。”開始由導演向製片人謀求轉身的五百對麻辣魚說:“我對好萊塢的工業化很感興趣,我也一直在想如何把它轉化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標準流程。”

採訪中,五百口中不時流出的熱詞——弧光聯盟,在他看來,就是自己做出的一個嘗試,而且也是未來發展的方向。

▲“弧光聯盟”是五百心中的一個夢

成立於2016年初的弧光聯盟,是由五百組建的影視人才平臺,從導演、編劇攝影、美術到後期的剪輯、海報團隊,基本集齊了影視行當的所有關鍵角色,形成了一條龍式的“半工業化生產線”。

聯盟的初始成員只有五百、王偉、楊苗(《滅罪師》導演之一)三人,目前已有20多人,其中導演將近十個,其餘各類角色各有一人,都會不同程度地參與到自己的原創作品中。這“就像打籃球一樣,剛開始學的時候,最想灌籃,但後來你會發現灌籃其實並沒什麼卵用,得分才是重要的,而且是你的團隊得分才行,所以你必須要學會傳球。”

“我們必須要創作具有創新性和引領性的作品”,但“創作乃至友誼不是相互取暖,而是相互成就偉大的工業。”這是五百為弧光聯盟設計定位,也是五百的野心。按照其規劃,弧光聯盟正在嘗試的工業化雛形將在2019年完成前期探索。

當然,在強調電影工業屬性的同時,“你不可能把它的商業屬性遮罩掉。”講求格局的五百,始終以觀眾的視角來審視自己和團隊的創作,“拍電影也是一種生意,是要到觀眾那裡去換取票房和口碑,所以我們的作品是服務于觀眾的,要反映觀眾的訴求。你辛苦做出來的東西,他們如果不喜歡,那你就失敗了。”

“工業化的提升,離不開所有司職人員及其相關技術的共同參與和整體提升,這真的不是一個人就能力挽狂瀾的。”五百表示,“中國影視要想真正發生變革,需要湧現出一大批專業化人才,僅僅蹦出幾個是沒有用的。”

▲《白夜追凶》片場王偉和潘粵明在工作

辣姐與五百的麻辣問答實錄摘編

辣姐:您怎麼評價《白夜追凶》的導演王偉,有人說他是您的徒弟?

五百:導演拼到最後,拼的不是技術,也不是你講故事能力,而是格局。你的格局越大,你能容納的東西就越多,你能看見人的優點也就越多。

王偉是有製片人思維的導演,雖然年輕,但入行很早,以前做剪輯師。不好好學習的,都來搞影視劇了,哈哈哈哈(千萬別當真,真的是在開玩笑呢)。我不認為是在帶徒弟,我們其實是在共用。

辣姐:王偉導演,我們特別想知道,在拍《白夜追凶》時,五百對你的干預多嗎?

王偉:在前期創作中,我們討論的比較多,包括他給我的整個方向和建議。在拍的過程中,因為他也不在組裡跟,都是我獨立來完成,他去組裡就是喝酒的。當然,他也會在我不知情的時候,悄悄幫我“擺平”一些事情,可等我知道的時候,他已經回北京了。我們在一起時間太長了,很默契了,經常一個眼神可能就知道你要幹啥了。

辣姐:潘粵明給您的印象咋樣?

五百:可以用三個詞來評價,第一個詞是通透,人緣很好,也很好客,從來不吹牛;第二個詞是善良,處理事情總是站在他人立場,首先考慮的是對方的感受,不願意傷害到任何一個人;第三個詞是義氣,你跟他如果能處成朋友的話,他中間考慮的所有的事情都會變得特別簡單。

就像這次,我當時找他過來演,他正在談一個本子,但他後來忙別的事情,也沒時間看本子,我又打電話催,因為馬上就要籌備了,他回復說,我相信你,你要說好就一定是好的,靠的純粹就是信任。

辣姐:您如何看待拍攝過程中鏡頭的使用?

五百:沒有好看的鏡頭,只有合適的鏡頭,好看是在合適的基礎之上的,比如這場戲的氛圍、燈光要合適,然後再找合適的機位,並在此基礎上把鏡頭做好看,不能反著來。但現在好多戲,不管什麼環境就先給你擺個最好看的畫面,好看是好看,但好看有個卵用啊?作為攝影師,你只要基本功過關,正常的好看的構圖實在是太簡單了,但這樣的技巧,是不值得炫耀的。

辣姐:爆款到底是如何煉成的?

五百:一個人剛開始學籃球的時候,他最渴望的可能就是灌籃,但灌籃並沒什麼卵用,得分才是最重要的,尤其是你的團隊得分才行。現在是個人英雄主義比較爆棚的一個時代,每個人都想自己又運球,又上籃,又灌籃,又得分。以至於,好多投資公司基本上都會把寶壓在一個人身上,比如說找一個好導演,或者是找一個好IP。

其實不是這樣的,電影是工業化的藝術,是由幾百人一起完成的一件藝術,不像繪畫、音樂那樣是單體傳達。而要想打造爆款,每一個環節都很重要,哪兒都不能忽略,包括前期拍攝、預告片、海報、行銷等等。就像木桶理論所說,你的最短板,決定你裝水的多少,所以你的最短板至少要在70分以上。

我們從來沒有一味去追求爆款或者暴利,而突破自己的底線,因為沒有必要,要想長線發展,就只能穩紮穩打,該怎麼就怎麼做。

辣姐:中國網劇和美劇的差距有多大?該怎樣縮短這個距離?

五百:網劇正在改變並引領著我們的觀影模式,這跟生活方式都是有關係的。但如果跟美劇相比,那就好比中國CBA和美國NBA的差距。

主要還是工業化水準太差了,想要提升那就需要整體的提升,演員、導演、編劇要提上去,所有的應用技術也都得提,還得確定方方面面的基本規矩,這不是說有一個好劇本或者某一個人,就能改變的。因此,我們要學習萊塢式的工業體制,學習他們精細化的工作方式,嘗試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CAA。

辣姐:您設定的弧光聯盟工業化1.0階段將在何時初具規模?

五百:大約得到2019年吧,這有它自身的物理週期,不是說我想明年,明年就能達到的。我們目前拍攝的《古董局中局》,已經在近乎全產業鏈運作了,最快明年上半年就能與廣大觀眾朋友們見面。

辣姐:從導演到監製,您怎麼評判藝術性與商業性的關係?

五百:影視作品也是有商業化屬性的,你不可能把它遮罩掉了。拍電影的需要票房,不還是要盈利嗎?你既然要盈利,那它就一定是商業性,那既然是商業性,那它就是一個生意。既然是生意,那本質就是利他的。老百姓吃飽了會挑食,觀眾看飽了也是會挑的。

所以,你要時刻考慮觀眾想看什麼,而不是說你想做一些什麼樣的自我表達。也就是說,你不能只是站在藝術的角度去抨擊,我覺得這個自我表達不夠好,你要想好好表達,那你就回家自己表達去唄。

我們的團隊在做所有的項目的時候,首先是考慮觀眾會不會喜歡看這種東西,然後再考慮我們能不能做好。說白了,我們是服務于觀眾的,做出來的東西,觀眾要是不喜歡看,那我們就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