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4歲第一次見爸媽:最可悲的父母,是“隱形”爸媽!

曾經有網友說過,她小時候是跟著爺爺奶奶長大的,從6歲到21歲橫跨15年,父母在外東莞的工廠流水線上工作,每隔三年回來過一次年。

她說記憶當中的每年春節都躲在被子裡哭,

因為那時候村裡的所有小夥伴爸爸媽媽都回來了,只有她沒有。

她說她一年喊媽媽的次數不超過十次,有時難得看到父母,都覺得特別拘束,彼此就好像是陌生人一樣。

她說她從小穿的衣服就是最舊的,甚至好幾天都不換,她小時候特別不願意去學校,因為一去上學就被人嘲笑是沒有爸媽的髒孩子。

一直到這位網友長大,哪怕現在的她理解了父母在外工作的不容易,

可是和父母之間的隔閡始終無法消除,彼此之間,始終生疏地就好像是客人。

她的性格,也格外地敏感,謹慎,甚至是自卑,因為小時候的陰影一直圍繞著她。

作家龍應台曾經說過:其實父母跟食物一樣,都是有“有效期限”的。

在孩子最初成長的十年裡,

父母的陪伴,對於孩子個性的形成,對社會的感知,和孩子感情的培養,都格外地重要。

有多少父母,跑到外地打工賺錢,每天起早貪黑,只是為了想要給孩子一個好的未來,可是,在孩子成長最關鍵的時期,完全缺失,最後成為了孩子眼中的陌生人。

何其可悲。

而這,不是個案。

保守估計,我國留守兒童超過900萬。

在最新的2017《中國留守兒童心靈狀況白皮書》調查當中顯示,有9.7%的農村留守兒童認為父母去世對自己“幾乎沒有影響”,

恰恰是因為成人吝于愛和陪伴,造成了這一部分孩子親情淡漠,對他們來說,父母和其他人並沒有什麼區別。

而這一部分留守兒童,往往更加容易受到別人的欺負,這使得他們本就不健康的心理狀態更加雪上加霜。

有朋友說她一歲的時候就被媽媽留在外婆家,第一次見到父母的時候,她已經四歲了,她叫的是叔叔阿姨。

她讀到高中就輟學了,

因為從小學開始上學她就被人喊沒爸媽的孩子。從小,她就害怕去學校,害怕讀書,所以早早就輟學,出去打工。

當初朋友的父母希望給朋友一個優渥的生長環境,所以外出努力打工,可是,對於當時年幼的她來說,父母的陪伴,比起玩具,比起錢財,來的可貴的多得多。

有很多父母說:我是為了我的孩子好,我外出打工是為我的孩子攢學費,是為他的未來打下基石。

每個人都要賺錢養家,但是仍舊有這樣的父母,無論多苦多累,始終把孩子帶在身邊,因為對他們來說,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既然讓他來到世上,就要對他好好負責。

42歲的劉少雲是一名夜班計程車司機,和別的計程車司機不同的是,為了工作,劉少雲帶著自己3歲的女兒一起出車,她的女兒依依,陪著媽媽開出租,在車上睡了900多個日日夜夜。

劉少雲在2015年和丈夫離婚,獨自撫養女兒,為了生活,她開起了夜班計程車,她不放心女兒一個人在家,所以帶著女兒一起出車。

劉少雲作為一名老司機,其實心裡明白女兒坐在副駕駛上其實並不安全,可是,作為一名母親,她更加知道,她不願意錯過依依成長的每一分每一刻。

對於孩子來說,母親的陪伴,比什麼都重要。

哪怕生活很難,和孩子在一起,就能夠挺過去。

才3歲的依依,坐在副駕駛上,看著媽媽為了生活來回奔波,為了照顧自己,努力賺錢。

哪怕依依的童年裡沒有太多的玩具,沒有太多的遊戲,可是有母親陪伴的童年,她仍舊是充實的,因為她知道,媽媽愛她,一直陪著她,也一直為了她努力養家。

很多時候,作為家長,我們總是會錯失孩子的成長,把孩子放在農村老家讓爺爺奶奶照顧,過了幾年才發現,孩子甚至都不認識這是自己的爸爸媽媽。

作為家長,卻從來都沒有參加過一次孩子的家長會,從來沒有指導過孩子一次家庭作業,更別說知道孩子們什麼時候換牙,什麼時候會數數。

我們美其名曰為了給孩子創造良好的環境,可是我們卻忘了,這些珍貴的時光,一旦失去,哪怕賺到再多的錢,也彌補不了了。

所以無論你工作多忙,無論你工作多累,盡可能每天多抽出時間陪陪你的孩子,多和你的孩子說說話,多瞭解你的孩子。

不要奮鬥了大半輩子,到老了你才發現,你願意為他付出一切的孩子,最後只是成為了有血緣關係的陌生人。

真的,別讓你的孩子成為留守兒童,你真的會後悔。

作者:微店助農,連接鄉村農人和城市消費者的平臺

她的女兒依依,陪著媽媽開出租,在車上睡了900多個日日夜夜。

劉少雲在2015年和丈夫離婚,獨自撫養女兒,為了生活,她開起了夜班計程車,她不放心女兒一個人在家,所以帶著女兒一起出車。

劉少雲作為一名老司機,其實心裡明白女兒坐在副駕駛上其實並不安全,可是,作為一名母親,她更加知道,她不願意錯過依依成長的每一分每一刻。

對於孩子來說,母親的陪伴,比什麼都重要。

哪怕生活很難,和孩子在一起,就能夠挺過去。

才3歲的依依,坐在副駕駛上,看著媽媽為了生活來回奔波,為了照顧自己,努力賺錢。

哪怕依依的童年裡沒有太多的玩具,沒有太多的遊戲,可是有母親陪伴的童年,她仍舊是充實的,因為她知道,媽媽愛她,一直陪著她,也一直為了她努力養家。

很多時候,作為家長,我們總是會錯失孩子的成長,把孩子放在農村老家讓爺爺奶奶照顧,過了幾年才發現,孩子甚至都不認識這是自己的爸爸媽媽。

作為家長,卻從來都沒有參加過一次孩子的家長會,從來沒有指導過孩子一次家庭作業,更別說知道孩子們什麼時候換牙,什麼時候會數數。

我們美其名曰為了給孩子創造良好的環境,可是我們卻忘了,這些珍貴的時光,一旦失去,哪怕賺到再多的錢,也彌補不了了。

所以無論你工作多忙,無論你工作多累,盡可能每天多抽出時間陪陪你的孩子,多和你的孩子說說話,多瞭解你的孩子。

不要奮鬥了大半輩子,到老了你才發現,你願意為他付出一切的孩子,最後只是成為了有血緣關係的陌生人。

真的,別讓你的孩子成為留守兒童,你真的會後悔。

作者:微店助農,連接鄉村農人和城市消費者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