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富豪說「要有電」——Polestar發佈首款新車Polestar 1

「起初神創造天地。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聖經 舊約 創世紀》

富豪旗下高性能品牌Polestar於10月18日在上海發佈了首款新車Polestar 1,這是一款兩門四座插電式混合動力GT轎跑,

基於富豪SPA可擴展平臺架構,搭載富豪四缸Drive-E發動機,最大功率600馬力、最大扭矩1000牛米,純電模式續航里程150公里。Polestar品牌CEO Thomas Ingenlath在發佈會上表示新車將在明年完成最後階段的測試,2019年正式投入量產。

2019年才要正式上市的新車,提前接近兩年就舉辦發佈會,

而且規格頗高,這顯然並不符合傳統汽車廠的產品投放流程。

因此與其說這是新車Polestar 1的發佈會,不如說這是Polestar的新品牌發佈會。

因此在這場發佈會上,Polestar釋放了足夠多也足夠分量的品牌資訊:

1、品牌工廠將落戶中國成都,這是一個從中國輻射世界的全球品牌;

2、品牌所有產品不配富豪標識,Polestar 1是一款插電式混合動力產品,未來品牌所有產品均系純電動車型,這是一個獨立的新能源汽車品牌;

3、Thomas Ingenlath表示品牌未來兩款新車Polestar 2(轎車)、Polestar 3(SUV)將分別在2019年及2021年上市。Polestar 2與特斯拉Model 3同級別,品牌將進入主流純電動汽車市場;

4、隨著Polestar1投放上市,品牌一系列有著空前強大力度、甚至比吉利新品牌領克更加大膽的全新商業模式也將隨即到來,這是一個創新的汽車品牌;

5、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吉利汽車集團CEO&總裁安聰慧也出席了這次發佈會,這是一個有著重要戰略位置的新品牌。

新能源汽車的前景有多大,Polestar存在的意義就有多大。新能源汽車的未來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富豪對Polestar寄予的期望顯而易見。

富豪說「要有電」,於是便有了Polestar。

「光是好的」

作為富豪的新品牌,Polestar給人的感覺與吉利新品牌領克有很大的相似性:產品完整性與完成度很高,但更大的看點和真正的機會,其實是全新的商業模式。這一次Polestar的商業模式創新,甚至比領克還要更加大膽。

它具體表現為以下幾點:

2、無經銷商,Polestar將在2019年上半年Polestar 1上市期間完成全球80家展廳的建設,展廳由品牌運營,承載品牌及產品體驗功能,並為使用者定制產品提供諮詢説明,輔助用戶進行線上下訂,不直接進行銷售工作;

3、提供包括保養、維修等一系列場景下的上門取送服務,並且在維修期間提供替代車型。後市場服務運營工作由富豪現有網路體系提供支援;

4、不同長度週期(按照時間或里程單位)的租賃服務。

Polestar品牌CEO Thomas Ingenlath

Polestar商業模式的競爭力體現在程度上的更有力。包括無首付、上門取送及維修期間替代車型,整個租用車週期對於用戶來說幾乎是一個完全沒有門檻的體驗,沒有購車款的門檻、沒有議價講價的時間成本門檻、沒有後期保養維護的時間成本門檻等等。(均系理論上)

但是在這套新的流程邏輯裡,因為Polestar提供了更多細節上的優化,可以在潛意識上削弱這樣的擔憂。因為維修保養都是預約時間地點上門取送的,上門取送是更簡單的承諾,所以通常就會認定廠家一定會按時過來取車維修保養;因為是「廠家直營」無經銷商,所以更容易被用戶信任;因為車子是月費租賃形式,最後還要廠家收回,所以也不用擔心他們不好好保養維修。

倒並不是說Polestar的服務一定會好或一定比別人好。但是大家不妨想想,就因為上述這些資源及服務形式的重整,是不是我們在潛意識裡就已經預設了,Polestar的服務會達到他們的承諾。

降低消費門檻的本質,就是降低了消費決策中「顧慮」成分的占比。於是當理論上所有的門檻被降低到最極限的水準,這個品牌就擁有了創造衝動消費的能力,這種衝動只會在很小程度體現為:打動原本沒有用車需求的用戶進行消費;更多的是,當消費者面臨幾個購車選項時,對顧慮更低、門檻更低的這個選項,有更大的選擇衝動。

「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開了」

如果之前富豪體系裡沒有「Polestar」這個存在,我給這個新品牌的掌聲會更響。

很多傳統汽車廠在進入一個新領域的時候,都會熱衷於用復活一個原有系列或子品牌的方式,企圖讓其利用聲譽或資源上的積累在起步階段就奠定優勢,進而在新領域的新競爭中佔據領先位置。(或者是出於成本思維:由於這部分資源放著就是浪費,何不在新領域加以利用)

在幾年前一期《冬吳相對論》中,吳伯凡談到過諾基亞前任CEO約瑪·奧利拉曾經對他說過這樣一句話「諾基亞有好多未打磨的鑽石,我要做的事情就是把這些鑽石打磨得璀璨耀眼」。這樣的思路在創新空間很小的領域或許不算什麼,但是在一個快速變化的領域裡,問題可就大了。

面對一個新的問題,卻要在一個老舊的答案裡尋找真相,這著實有待商榷。

在Polestar 1的產品介紹環節,CEO Thomas Ingenlath多次強調了「駕駛體驗」這個概念,Polestar曾是富豪的高性能招牌,因此獨立新能源化的Polestar品牌用「駕駛體驗」作為產品主要著力點進行來打造,這本身一點也不奇怪。然而考慮到前文中說過的,Polestar有計劃通過Polestar 2進入主流市場。那麼他們就必須要考慮,主流市場使用者需要的汽車是什麼樣的,是「駕駛體驗」還是「好開好用」?顯然是後者。

這種現有資源與最終目標之間的差異,對於Polestar來說會存在很長時間,如果不能快速完成切割,那麼這最終將會變成隱患。當Polestar在提起商業模式創新的時候,他們的說法是:我們將提供具有傑出駕駛體驗的產品,因此我們希望品牌的商業模式能夠讓使用者毫無顧慮地獲得這種體驗。這種說法所遵循的邏輯是,商業模式創新是圍繞產品特徵而打造的。既然現有資源所造就的產品特徵能夠從字面上影響商業邏輯的走向,那麼兩者在現實中的相互影響也就必然存在。

進一步做合理的假設,這套產品特徵則會對未來產品研發方向產生影響,對品牌理解使用者的方式產生影響。這時就更不得不問這樣一個問題:一個與主流市場需求有所偏差的產品特徵,最終的走向會是什麼?從最容易理解的角度來說,品牌內部會產生出「我們要創造未來給每個人開的汽車」和「我們要創造擁有傑出駕駛體驗的汽車」這兩種思路的員工,他們之間如何妥協,這是一個問題。

Polestar 中國區總裁沈峰

在某種程度上,Polestar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在發佈會後的採訪環節,就有記者向Polestar中國區總裁沈峰問到了諸如「現在強調駕駛體驗,但未來是自動駕駛的」、「Polestar原有產品還會繼續存在嗎?」、「Polestar還會有傳統燃油車的新產品嗎?」這樣的問題,從後者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來Polestar對自己的未來有清楚的規劃。沈峰數次談到了這一點:「今天的發佈會,是Polestar對過往歷史的一次告別」。

這次告別,Polestar做得越迅速越決絕,他們未來獲得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神稱光為晝,稱暗為夜。有晚上,有早晨,這是頭一日。」

從一定程度上來講,Polestar當下提出的商業模式創新有一定程度的實驗性,在發佈會及官方通稿裡,他們都提到了Polestar 1會是一個小批量生產的產品。沈峰則在發佈會後的採訪中表示,Polestar 2雖然是一款與特斯拉Model 3同級別的產品,但不是說兩者就會是競爭關係。

但是不論怎樣,公眾能夠看到這個新品牌在進行商業模式創新時的想像力。或多或少,這其中包含著一些受到的領克的影響,或者更深一層,受到的吉利創新思路的影響。

車雲網向沈峰提出了這個問題。後者坦言在租賃形式的判斷中,富豪與吉利是有共識的。

發佈會後李書福在欣賞Polestar的Logo

中國車企對海外車企產生了創新性的影響,這在以往是絕對無法想像的事情。在吉利收購富豪的時候,我們的設想都是前者將能夠從後者的技術儲備中獲利,有誰能想到在商業經營的思路上,前者竟會對後者產生了融合呢。

這種相互的作用才是中國汽車企業足以證明自己的最佳體現。現在看來,這還是頭一次。

(均系理論上)

但是在這套新的流程邏輯裡,因為Polestar提供了更多細節上的優化,可以在潛意識上削弱這樣的擔憂。因為維修保養都是預約時間地點上門取送的,上門取送是更簡單的承諾,所以通常就會認定廠家一定會按時過來取車維修保養;因為是「廠家直營」無經銷商,所以更容易被用戶信任;因為車子是月費租賃形式,最後還要廠家收回,所以也不用擔心他們不好好保養維修。

倒並不是說Polestar的服務一定會好或一定比別人好。但是大家不妨想想,就因為上述這些資源及服務形式的重整,是不是我們在潛意識裡就已經預設了,Polestar的服務會達到他們的承諾。

降低消費門檻的本質,就是降低了消費決策中「顧慮」成分的占比。於是當理論上所有的門檻被降低到最極限的水準,這個品牌就擁有了創造衝動消費的能力,這種衝動只會在很小程度體現為:打動原本沒有用車需求的用戶進行消費;更多的是,當消費者面臨幾個購車選項時,對顧慮更低、門檻更低的這個選項,有更大的選擇衝動。

「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開了」

如果之前富豪體系裡沒有「Polestar」這個存在,我給這個新品牌的掌聲會更響。

很多傳統汽車廠在進入一個新領域的時候,都會熱衷於用復活一個原有系列或子品牌的方式,企圖讓其利用聲譽或資源上的積累在起步階段就奠定優勢,進而在新領域的新競爭中佔據領先位置。(或者是出於成本思維:由於這部分資源放著就是浪費,何不在新領域加以利用)

在幾年前一期《冬吳相對論》中,吳伯凡談到過諾基亞前任CEO約瑪·奧利拉曾經對他說過這樣一句話「諾基亞有好多未打磨的鑽石,我要做的事情就是把這些鑽石打磨得璀璨耀眼」。這樣的思路在創新空間很小的領域或許不算什麼,但是在一個快速變化的領域裡,問題可就大了。

面對一個新的問題,卻要在一個老舊的答案裡尋找真相,這著實有待商榷。

在Polestar 1的產品介紹環節,CEO Thomas Ingenlath多次強調了「駕駛體驗」這個概念,Polestar曾是富豪的高性能招牌,因此獨立新能源化的Polestar品牌用「駕駛體驗」作為產品主要著力點進行來打造,這本身一點也不奇怪。然而考慮到前文中說過的,Polestar有計劃通過Polestar 2進入主流市場。那麼他們就必須要考慮,主流市場使用者需要的汽車是什麼樣的,是「駕駛體驗」還是「好開好用」?顯然是後者。

這種現有資源與最終目標之間的差異,對於Polestar來說會存在很長時間,如果不能快速完成切割,那麼這最終將會變成隱患。當Polestar在提起商業模式創新的時候,他們的說法是:我們將提供具有傑出駕駛體驗的產品,因此我們希望品牌的商業模式能夠讓使用者毫無顧慮地獲得這種體驗。這種說法所遵循的邏輯是,商業模式創新是圍繞產品特徵而打造的。既然現有資源所造就的產品特徵能夠從字面上影響商業邏輯的走向,那麼兩者在現實中的相互影響也就必然存在。

進一步做合理的假設,這套產品特徵則會對未來產品研發方向產生影響,對品牌理解使用者的方式產生影響。這時就更不得不問這樣一個問題:一個與主流市場需求有所偏差的產品特徵,最終的走向會是什麼?從最容易理解的角度來說,品牌內部會產生出「我們要創造未來給每個人開的汽車」和「我們要創造擁有傑出駕駛體驗的汽車」這兩種思路的員工,他們之間如何妥協,這是一個問題。

Polestar 中國區總裁沈峰

在某種程度上,Polestar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在發佈會後的採訪環節,就有記者向Polestar中國區總裁沈峰問到了諸如「現在強調駕駛體驗,但未來是自動駕駛的」、「Polestar原有產品還會繼續存在嗎?」、「Polestar還會有傳統燃油車的新產品嗎?」這樣的問題,從後者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來Polestar對自己的未來有清楚的規劃。沈峰數次談到了這一點:「今天的發佈會,是Polestar對過往歷史的一次告別」。

這次告別,Polestar做得越迅速越決絕,他們未來獲得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神稱光為晝,稱暗為夜。有晚上,有早晨,這是頭一日。」

從一定程度上來講,Polestar當下提出的商業模式創新有一定程度的實驗性,在發佈會及官方通稿裡,他們都提到了Polestar 1會是一個小批量生產的產品。沈峰則在發佈會後的採訪中表示,Polestar 2雖然是一款與特斯拉Model 3同級別的產品,但不是說兩者就會是競爭關係。

但是不論怎樣,公眾能夠看到這個新品牌在進行商業模式創新時的想像力。或多或少,這其中包含著一些受到的領克的影響,或者更深一層,受到的吉利創新思路的影響。

車雲網向沈峰提出了這個問題。後者坦言在租賃形式的判斷中,富豪與吉利是有共識的。

發佈會後李書福在欣賞Polestar的Logo

中國車企對海外車企產生了創新性的影響,這在以往是絕對無法想像的事情。在吉利收購富豪的時候,我們的設想都是前者將能夠從後者的技術儲備中獲利,有誰能想到在商業經營的思路上,前者竟會對後者產生了融合呢。

這種相互的作用才是中國汽車企業足以證明自己的最佳體現。現在看來,這還是頭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