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吃麵條》是我們國家晚會裡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小品

1984年,第一次登上春晚的朱時茂憑藉與陳佩斯合作的小品《吃麵條》而一炮走紅,開創了小品的先河,標誌著小品誕生。後十次登上春晚,成為了八十、九十年代家喻戶曉的喜劇演員。



二人在創作中也是摸著石頭過河,遇到了不少困難。當時,劇組請陳佩斯和朱時茂住在賓館裡寫《吃麵條》,因為那之前就沒有小品這一類節目,所以二人在賓館裡寫了一個禮拜,好不容易寫出來的東西,跟劇組一說,都沒通過。“結果他倆覺得太難了,

而且在賓館吃飯還要交糧票,劇組當時也挺困難的,他們很不好意思再這麼住下去,就跑掉了。之後就發動全劇組到處去找他倆,當時也沒有手機,好在這倆都是八一廠的,就給廠領導打電話派人去找。找回來說好了要繼續寫,寫完了又通不過就又跑了,跑了再找回來接著寫。”就這樣,陳佩斯和朱時茂為寫《吃麵條》,前後從賓館一共跑掉了三回。黃一鶴說,也正因為這麼折騰,
最後出來的東西也確實有品質。在試演中就贏得了掌聲無數。


因為這個小品是純逗樂的,沒有什麼政治意義,這在當時能不能站住腳心裡沒底,所以劇組就在天壇體育賓館進行了一次試演,演給很多體育界的名流看。“朱時茂當時說,演了一半好像笑聲也沒了,

人好像也沒幾個了,感覺這個節目是不是效果不好啊。後來定睛再看,大家一個一個從地上爬起來,原來都已經笑得滿地打滾說不出話來了。接著才是熱烈的鼓掌。”


儘管很受歡迎,但像這樣沒內容的笑,當時還並不能完全被人接受。在開會中,

就分成了同意和不同意兩派,而黃一鶴的邏輯是,“港臺演員都能上了,這個小品也應該沒問題。


結果這一年首上春晚的朱時茂和陳佩斯因《吃麵條》,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