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抵京參會!江西43名黨的十九大代表是如何選舉產生的?

歡迎大家閱讀“景德鎮南河公安”頭條號。如果您喜歡本文章,還可點擊右上角關注我的頭條號,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薦。

江西省黨的十九大代表已抵達北京,出席即將於10月18日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

嚴明紀律要求 規範程式操作

注重程式規範、堅持正風肅紀,是做好黨的十九大代表選舉工作的重要前提。江西省委明確提出,要以堅決的態度、過硬的措施營造風清氣正的環境,對違紀違法行為“零容忍”。

——注重代表提名程式性,確保“環節一項都不能漏”。江西省嚴格履行程式,規範操作,確保每個環節步驟不變通、不走樣、不簡化。省委組織部制訂下發推薦提名工作流程圖、推薦提名工作操作手冊,明確每個環節的要求、程式、步驟,讓各級黨組織和黨員一看就懂、一學就會、一目了然。

全省各級黨組織從推薦提名人選開始,在黨員和黨支部推薦、基層黨委遴選、縣(市、區)委遴選、設區市委遴選、省委遴選等每一個環節都嚴把廉潔關,

嚴格落實“四必”要求,對推薦提名人選層層審核,逐級把關,並建立聯合把關機制,落實廣泛徵求各級紀檢、綜治、信訪、衛計委等部門意見的程式要求。金融、企業等方面的人選,還徵求工商、稅務、社保、安監等相關部門的意見。非公有制經濟組織與社會組織方面的人選還徵求非公有制經濟組織與社會組織工委的意見。

——注重代表提名紀律性,

確保“紅線一絲都不能碰”。江西省嚴明紀律規定,嚴格督促檢查,嚴肅執紀問責,堅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預防在先,切實加強警示教育。各級黨組織在推薦提名黨的十九大代表候選人之時,組織黨員幹部認真觀看遼寧和湖南衡陽、四川南充的拉票賄選、破壞選舉典型案例電教片,加強警示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嚴格遵守紀律要求,強化紀律自覺,投好神聖一票。
同時,暢通監督管道,依託組織部幹部監督部門管道,進一步健全“12380”電話、信訪、網路和短信“四位一體”舉報平臺,做到工作落實到位,責任落實到人,紀律監督貫穿始終。

充分發揚民主 逐級遴選擇優

代表候選人初步人選推薦提名的過程,是廣大黨員行使民主權利、參與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實踐。

全省各級黨組織採取自下而上推薦,自上而下協商,廣泛聽取意見,上下結合,反復醞釀,

逐級遴選,開展推薦提名工作,全面動員黨員廣泛積極參與,把充分發揚黨內民主貫穿推薦提名全過程。

——注重代表提名廣泛性,確保“黨員一個都不能少”。省委及時組織召開推薦提名工作部署會,對推薦提名工作進行全面部署。各市委、縣(市、區)委和鄉鎮街道黨(工)委積極部署,層層動員。全省各級黨組織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通過“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多種形式,利用電視、報紙、遠端教育、“兩微一端”等多種手段,廣泛動員黨員參與代表人選的推薦提名。對組織難度較大的流動黨員、離退休黨員和年老體弱黨員等群體的不同情況,採取電話、信函、短信、微信和上門通報情況等方式,充分聽取他們的意見,組織他們參與推薦提名,實現了全覆蓋民主推薦。

據統計,全省共有10.7萬個基層黨組織、216.63萬名黨員參加了推薦提名工作,分別占全省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總數的100%和99.6%。

——注重代表提名先進性,確保“標準一條都不能降”。在廣泛推薦、逐級遴選的基礎上,並經梳理匯總,合併重複推薦人選,全省各設區市、各工委(黨委)等15個推薦單位,向省委提出推薦人選共129名。省委始終堅持好中選優,全程實行差額,層層擇優比選,有效保障推薦提名人選的先進性。

1月20日,省委召開常委會議,按照多於應選代表名額30%的比例,研究確定了56名代表候選人考察物件。隨後,省委組織部會同省紀委機關組成7個考察組進行全面考察,共召開情況彙報會、座談會37個,個別訪談和談話650人次。

經過深入考察和廣泛徵求意見,省委按照中央關於代表的條件、結構和差額比例要求,經過反復比較和綜合分析,研究提出代表候選人初步人選名單,並以黨內檔形式在全省黨員範圍內進行了公示。

5月5日,省委召開常委會議,研究確定了江西省出席黨的十九大代表候選人初步人選。

5月9日,省委召開十四屆二次全會,按照多於中央分配的代表名額15%的要求,差額圈選產生了50名候選人預備人選,並上報中央組織部批復同意。

6月5日,中國共產黨江西省代表會議在南昌舉行。會議以無記名投票方式,在充分醞釀的基礎上,選舉產生了43名江西省出席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報經中央審批同意,他們將代表江西省217萬名黨員出席党的十九大。

結構合理、分佈廣泛,是代表具有廣泛代表性的重要體現。江西省出席黨的十九大代表推選工作,堅持統籌把握代表結構比例以及人選行業、地域、層次合理分佈,突出向生產和工作第一線傾斜,適當提高工人黨員、農民黨員、女黨員等結構比例,注重人選整體素質、議事能力,力求代表人選結構合理、分佈廣泛、素質優良。

利用電視、報紙、遠端教育、“兩微一端”等多種手段,廣泛動員黨員參與代表人選的推薦提名。對組織難度較大的流動黨員、離退休黨員和年老體弱黨員等群體的不同情況,採取電話、信函、短信、微信和上門通報情況等方式,充分聽取他們的意見,組織他們參與推薦提名,實現了全覆蓋民主推薦。

據統計,全省共有10.7萬個基層黨組織、216.63萬名黨員參加了推薦提名工作,分別占全省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總數的100%和99.6%。

——注重代表提名先進性,確保“標準一條都不能降”。在廣泛推薦、逐級遴選的基礎上,並經梳理匯總,合併重複推薦人選,全省各設區市、各工委(黨委)等15個推薦單位,向省委提出推薦人選共129名。省委始終堅持好中選優,全程實行差額,層層擇優比選,有效保障推薦提名人選的先進性。

1月20日,省委召開常委會議,按照多於應選代表名額30%的比例,研究確定了56名代表候選人考察物件。隨後,省委組織部會同省紀委機關組成7個考察組進行全面考察,共召開情況彙報會、座談會37個,個別訪談和談話650人次。

經過深入考察和廣泛徵求意見,省委按照中央關於代表的條件、結構和差額比例要求,經過反復比較和綜合分析,研究提出代表候選人初步人選名單,並以黨內檔形式在全省黨員範圍內進行了公示。

5月5日,省委召開常委會議,研究確定了江西省出席黨的十九大代表候選人初步人選。

5月9日,省委召開十四屆二次全會,按照多於中央分配的代表名額15%的要求,差額圈選產生了50名候選人預備人選,並上報中央組織部批復同意。

6月5日,中國共產黨江西省代表會議在南昌舉行。會議以無記名投票方式,在充分醞釀的基礎上,選舉產生了43名江西省出席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報經中央審批同意,他們將代表江西省217萬名黨員出席党的十九大。

結構合理、分佈廣泛,是代表具有廣泛代表性的重要體現。江西省出席黨的十九大代表推選工作,堅持統籌把握代表結構比例以及人選行業、地域、層次合理分佈,突出向生產和工作第一線傾斜,適當提高工人黨員、農民黨員、女黨員等結構比例,注重人選整體素質、議事能力,力求代表人選結構合理、分佈廣泛、素質優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