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趨勢│在中國,值得投資的不僅有BATJ,還有這四大產業……

這些年來中國的變化有一個概念:“新的中國”(New China),在這個概念中,新興工業、互聯網、新消費和健康產業是值得關注的投資機會。

新興工業占比21%(其中高端製造業占8%,IT製造業占9%,清潔能源占3%);

新消費占比32%(其中電動汽車占2%,娛樂產業占14%,教育產業占16%);

互聯網占21%(其中電商、遊戲占15%,互聯網金融占6%);

健康產業占26%(其中醫療健康服務占19%,醫療保險占7%)。

四大產業有什麼特點?

首先,增長將繼續保持強勁。在未來,這四大產業的年複合增長率將達19%。

第二,不僅僅局限在互聯網領域。

除了互聯網,包含了娛樂、旅遊、教育等在內的新消費,以及健康產業和新型工業產業等等,比重都比表現搶眼的互聯網企業大。

第三,不同於“新經濟”。健康產業和新消費的增長率約為15%,這和“新經濟”的定義不同。

第四,增長絕不僅僅是量的增長。這四大產業不滿足於奪取更多的市場份額,同時還在市場上享有更大的定價權,並在價值鏈中處於更高端的低位。

最後,有自己的週期和邏輯。這四大產業的增長受到經濟週期的影響較小,有自己的增長週期。

四大產業為何能成為中國的朝陽產業?

之所以這四大產業能成為中國的朝陽產業,主要基於以下幾個因素:

首先,2012年以來,第三產業的增速超過第二產業:

第二,中國消費者的消費行為發生明顯改變,網購正在蠶食更多的線下購物市場份額:

第三,越來越多的“軟基建”(水務、教育、醫療、文體)落地,推動中國新消費:

第四,在出口方面,中國的低附加值產品出口比重下降,高附加值產品出口比重上升:

此外,中國政府也有一系列政策推動這四大產業的發展。

四大產業發展現狀如何?

第一,智力資本。研發投入是直接反映智力資本投入的資料。2015年,中國在研發方面的投入大約占到了GDP的2%,同很多發達經濟體相當。專利申請方面,2015年,中國申請專利數占到了全球的29%,已經超過歐洲,並和美國相當。

第二,人力資本。中國非常重視教育投入,2015年的教育投入大約占GDP的3%。長期的教育投入讓中國擁有充足的工程技術人力資源。

第三,基礎設施建設。在過去十年中,中國高科技產業中心建設年複合增長率達13%。

編輯來源於網路

2015年,中國在研發方面的投入大約占到了GDP的2%,同很多發達經濟體相當。專利申請方面,2015年,中國申請專利數占到了全球的29%,已經超過歐洲,並和美國相當。

第二,人力資本。中國非常重視教育投入,2015年的教育投入大約占GDP的3%。長期的教育投入讓中國擁有充足的工程技術人力資源。

第三,基礎設施建設。在過去十年中,中國高科技產業中心建設年複合增長率達13%。

編輯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