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成功的演講要樹立良好的演講形象

青少兒口才考級培訓中心的老師指出,演講者的姿態和動作不但代表著個人的形象,而且作為一種非語言的溝通方式,有著積極的意義。它能輔助有聲語言更準確、更有效地表情達意;它能使聽者形成一種動態的印象,

避免因單調而產生疲倦。所以,演講就要有演講的樣,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外部形象。你移動的步伐、變化的姿勢,都可能成為精彩的表演。真正做到既“演”又“講”。

那我們應該從哪些地方注意自己的演講形象呢?

1.上臺:步伐速度要適中,過快會加重自己的緊張,過慢會讓聽眾厭煩。可以趁上臺的時候用目光和聽眾作交流,向他們流露你善意的笑容。上到講臺後,不要急於開講。首先要站穩,挺起胸膛,雙臂沿身體兩側自然下垂,停頓兩三秒鐘,同時用雙眼掃視全場致意,然後鞠躬,再開始演講。這樣會顯得你很有禮貌,也很沉穩。

2.站姿:向聽眾行禮致敬後,可以順便調整自己的站立姿勢。

演講多使用丁字步:雙腿稍稍分開,不超過肩寬,前後略有交叉,身體的重心放在一條腿上,另一條腿則起平衡作用。這樣站既穩定,又不會顯得呆板。注意,站定以後就不要頻繁地在兩腿間,來回轉移自己的重心,否則會給人以搖三晃四的印象。

3.走動:如果場地和音響設備允許,演講時,可以配合自己的演講內容,在臺上做必要的走動,使你的演講更生動活潑。甚至可以走到聽眾中去繼續演講,

這樣能大大拉近你和他們的距離,使演講更親切自然。但這種走動不宜過多,否則會讓聽眾感到眼花繚亂。在場地和音響不允許的情況下,勉強的走動也只能破壞演講的效果。

4.手勢:一般而言,手向上、向前、向內表達的是贊許、希望、肯定等積極方面的意思;手向下、向後、向外多表示批判、蔑視、否定等消極的意思。還有,手勢上揚表示贊同和鼓舞,手勢下劈表示決絕,

攥緊拳頭表示果斷、自信和力量,豎大拇指表示權威或稱讚,攤開雙手表示無奈等等。除此,切忌演講時把手插到衣褲的口袋裡,這樣顯得過於隨意,不尊重聽眾。

5.衣著:演講者的服裝應該整潔大方、樸素端莊、輕便協調、搭配合適。心理學家認為,深色的衣服能給人莊重、深沉之感,淺色的衣服則讓人清爽舒展;具體來說,白色讓人感到純潔,藍色讓人感到恬靜,紅色讓人感到刺激,

黃色讓人感到愉快等等。你不妨參考自己演講的內容和思想感情,選擇合適的衣服,加強演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