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留學生如何兩個月之內拿到Citi花旗投行Offer?

英國留學狗的辛酸淚

大學四年讀了個啥?

找不到工作的痛你們都懂~

一、優秀學員Justin

Top 2 University in England

Offer/Interview Received:UBS Assessment Centers(AC), Nomura,Citi

Offer Accepted:Citi IBD

二、九大投行之——花旗集團

美國最大的銀行

花旗集團(Citigroup Inc.,以Citi為商標)總部位於美國紐約市,為世界上最大的投資銀行及金融機構之一。

花旗集團是美國第一家集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保險、共同基金、證券交易等諸多金融服務業務于一身的金融集團。

合併後的花旗集團總資產達7000億美元,淨收入為500億美元,在100個國家有1億客戶,信用卡發行量約6000萬張。花旗集團(Citigroup)是當今世界資產規模最大、利潤最多、全球連鎖性最高、業務門類最齊全的金融服務集團。

1. 申請詳細流程

申請時間線詳解

7月報名WST VIP項目

因為很早就瞭解過WST,加上中國留學生在英國求職難等因素。其實我去年也進行過申請,但是並沒有拿到心儀的offer。

所以在這次開始準備申請的時候,就順其自然地選擇尋求WST導師的幫助。

8月在一家精品投行實習

這期間我參加了花旗集團在倫敦總部舉辦的亞太地區的宣講會(Asia Opportunity)。由於在宣講會上表現出色,得到了花旗公司員工們的注意,第二天就收到了Citi的面試邀請。

九月開學提交申請

我在開學前就開始準備Online Test和自己的CV, Cover letter等, 9月一開學就相繼提交了其他家投行的申請。最後也收到UBS Assessment Centers(AC),

Nomura的面試。

11月收到了Citi終面

大約兩個月後,也就是11月我收到了終面的面試通知。這其實是因為我8月份所參加的活動相當於一個快速通道,活動參與者的簡歷會被自動提交,繞過了AC面試的環節。但是還是要按照申請的正常流程,在終面階段進行面試。終面過後5天我拿到了Citi Offer。

在宣講會該如何表現?

類似這樣的宣講會,最重要的就是提問環節,這時候你的所有表現都會被參與活動的銀行家們盡收眼底。所以在提問環節一定要積極提至少1-2個問題。我當時分別問了有關工作內容,以及有關流程方面的兩個問題,努力給在場的HR留下一個好印象。

在Networking的時候,一定要和VP以及一些業內大牛多接觸,至少讓他們對你面熟,有個印象。

可以多跟著他們聽聽他們都在做些什麼,有哪些想法,並且適時提出自己的問題。

宣講會上每個學校只有幾個同學會被選上面試,由於被選上的人數很少,所以競爭不會特別激烈,通過率也比較高。面試過程中總共有兩位面試官,分別是來自大中華地區的Associate和VP,也都是亞洲人。

申請中所得到的幫助

在前期開始準備申請時,由於不知道申請的方向和門路,我就像是一隻無頭蒼蠅般,不知道怎麼做Online Test,也不知道怎麼寫好簡歷等等。而簡歷恰恰是申請裡最重要的一部分,它決定著你能不能進入第一輪面試。所以在這裡我真的非常感謝WST團隊。我的導師花了大量的時間幫我修改完善簡歷,斟酌每一個詞,確保不會出現錯誤。這一切的前期準備工作,如果沒有WST導師的話,以我自身的英文水準和對申請的認識肯定不可能成功取得Citi HK的Offer!

其次是technical方面,相對我在英國的專業課程,學習Investment Banking的書還是比較容易。但是在面試中如何回答這些technical問題等,就需要在面試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所以WST的Mock Interview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一開始就堅定的選擇WST,首先是我有很多認識的學長也是得到了WST的幫助而找到了自己滿意的工作。而我在接觸WST的導師之後發現:導師所給到的答案都是很有用且十分對症下藥。

2. 英國VS香港,都有哪些區別?

申請過程對比

在申請前期階段並沒有區別,都是需要通過Networking,網申,Online Test以及一份出色的簡歷才能拿到第一輪面試。但要注意:不同地區還是會有一些文化上的區別。例如:在英國networking的效果並不顯著,主要還是依靠網申。

區別主要體現在第一輪面試開始之後。

香港的公司非常注重學生的背景:是否是Target-School(劍橋、牛津、LSE、LBS),Non-target school學生基本不會考慮。雖然並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是這樣。

但是我面試的英國公司,像HSBC就不是很注重Technical問題,面試會穿插很多閒聊,他們更注重應聘者的溝通能力,語言水準。

薪資水準對比

英國

英國的金融行業年薪大約6萬英鎊,普通的公司只有4萬英鎊,像是會計這種工作第一年可能只有3萬英鎊。這其中還不包括英國巨額的稅收,高達40%的個人所得稅。

香港

而香港金融行業工資第一年可以達到60萬人民幣,個人所得稅只有11%。以下是網上公佈的2017年香港投行前臺部門的薪資狀況:

香港

IBD Salaries

2017

1

Analyst

50k - 90k

2

Associate

80k - 145k

3

Vice President

100k - 185k

4

Director

150k - 225k

6

Managing Director

190k - 290k

備註:Monthly salaries in HKD

3. 英國留學生最後都去哪裡了?

順利畢業也是一道坎

我所就讀的這所大學一年大約有100位中國學生。這其中會有10%-15%的同學大一由於跟不上學習進度而被淘汰。這部分同學大多會take a gap year或是考到其它學校。每年能夠順利畢業的大概在70多人左右。

留英的求職出路

首先,留學生想要留在英國工作普遍比較難。想要進入頂級投行就更難了。2015年,獲得英國Tier 2工作簽證的中國人比例僅為1.98%。而在英國不管是否進投行,求職的申請流程大體相似,都要通過幾輪面試:

1. 投簡歷

2. online test

3.電話面試/視頻面試(一般是二選一)

4. AC(通常伴隨面試,必選)

整體來說,學工程專業的學生可能會進入BP, Shells等公司; 而數學系、金融系的學生則會留在當地的金融公司,或是小的交易公司。

大概有50%的學生在讀完本科後會繼續讀研,或是申請美國大學的碩士專案等。因為英國的大學教學是偏學術方向,而美國大學是更注重實際應用。例如在英國,教授會教你怎麼去證明一個原理,而美國教授會教你怎麼應用這個原理。

當然也有一小部分人會選擇回國發展。個人認為,無論在哪想要找到工作,一定要清楚知道自己想幹什麼,都有哪些合適的職業選擇。這邊推薦一個網站www.prospects.ac.uk中的:What can I do with my degree?對自己專業感到毫無思緒的同學們可以看看,或許能有所啟發。最後,沒有一個地方的求職是絕對容易的,只能說是機會更多。想要拿到一份好offer的同學們,一定要早做準備,為自己的求職升值加分。

(以上內容由WST獨家整理編輯,未經許可不可轉載,謝謝合作。)

WallStreetTequila

我們團隊來自紐約、倫敦、三藩市、芝加哥、香港、新加坡等地的頂級投資銀行(高盛、摩根大通、摩根斯坦利、花旗等)以及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波士頓諮詢公司、貝恩等)

WST專注國際頂級公司recruiting申請。500+頂級投行和諮詢公司的導師,VIP課程100% tailored一對一輔導,幫你斬獲心儀的offer

Welcome to the Elite World

不知道怎麼做Online Test,也不知道怎麼寫好簡歷等等。而簡歷恰恰是申請裡最重要的一部分,它決定著你能不能進入第一輪面試。所以在這裡我真的非常感謝WST團隊。我的導師花了大量的時間幫我修改完善簡歷,斟酌每一個詞,確保不會出現錯誤。這一切的前期準備工作,如果沒有WST導師的話,以我自身的英文水準和對申請的認識肯定不可能成功取得Citi HK的Offer!

其次是technical方面,相對我在英國的專業課程,學習Investment Banking的書還是比較容易。但是在面試中如何回答這些technical問題等,就需要在面試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所以WST的Mock Interview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一開始就堅定的選擇WST,首先是我有很多認識的學長也是得到了WST的幫助而找到了自己滿意的工作。而我在接觸WST的導師之後發現:導師所給到的答案都是很有用且十分對症下藥。

2. 英國VS香港,都有哪些區別?

申請過程對比

在申請前期階段並沒有區別,都是需要通過Networking,網申,Online Test以及一份出色的簡歷才能拿到第一輪面試。但要注意:不同地區還是會有一些文化上的區別。例如:在英國networking的效果並不顯著,主要還是依靠網申。

區別主要體現在第一輪面試開始之後。

香港的公司非常注重學生的背景:是否是Target-School(劍橋、牛津、LSE、LBS),Non-target school學生基本不會考慮。雖然並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是這樣。

但是我面試的英國公司,像HSBC就不是很注重Technical問題,面試會穿插很多閒聊,他們更注重應聘者的溝通能力,語言水準。

薪資水準對比

英國

英國的金融行業年薪大約6萬英鎊,普通的公司只有4萬英鎊,像是會計這種工作第一年可能只有3萬英鎊。這其中還不包括英國巨額的稅收,高達40%的個人所得稅。

香港

而香港金融行業工資第一年可以達到60萬人民幣,個人所得稅只有11%。以下是網上公佈的2017年香港投行前臺部門的薪資狀況:

香港

IBD Salaries

2017

1

Analyst

50k - 90k

2

Associate

80k - 145k

3

Vice President

100k - 185k

4

Director

150k - 225k

6

Managing Director

190k - 290k

備註:Monthly salaries in HKD

3. 英國留學生最後都去哪裡了?

順利畢業也是一道坎

我所就讀的這所大學一年大約有100位中國學生。這其中會有10%-15%的同學大一由於跟不上學習進度而被淘汰。這部分同學大多會take a gap year或是考到其它學校。每年能夠順利畢業的大概在70多人左右。

留英的求職出路

首先,留學生想要留在英國工作普遍比較難。想要進入頂級投行就更難了。2015年,獲得英國Tier 2工作簽證的中國人比例僅為1.98%。而在英國不管是否進投行,求職的申請流程大體相似,都要通過幾輪面試:

1. 投簡歷

2. online test

3.電話面試/視頻面試(一般是二選一)

4. AC(通常伴隨面試,必選)

整體來說,學工程專業的學生可能會進入BP, Shells等公司; 而數學系、金融系的學生則會留在當地的金融公司,或是小的交易公司。

大概有50%的學生在讀完本科後會繼續讀研,或是申請美國大學的碩士專案等。因為英國的大學教學是偏學術方向,而美國大學是更注重實際應用。例如在英國,教授會教你怎麼去證明一個原理,而美國教授會教你怎麼應用這個原理。

當然也有一小部分人會選擇回國發展。個人認為,無論在哪想要找到工作,一定要清楚知道自己想幹什麼,都有哪些合適的職業選擇。這邊推薦一個網站www.prospects.ac.uk中的:What can I do with my degree?對自己專業感到毫無思緒的同學們可以看看,或許能有所啟發。最後,沒有一個地方的求職是絕對容易的,只能說是機會更多。想要拿到一份好offer的同學們,一定要早做準備,為自己的求職升值加分。

(以上內容由WST獨家整理編輯,未經許可不可轉載,謝謝合作。)

WallStreetTequila

我們團隊來自紐約、倫敦、三藩市、芝加哥、香港、新加坡等地的頂級投資銀行(高盛、摩根大通、摩根斯坦利、花旗等)以及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波士頓諮詢公司、貝恩等)

WST專注國際頂級公司recruiting申請。500+頂級投行和諮詢公司的導師,VIP課程100% tailored一對一輔導,幫你斬獲心儀的offer

Welcome to the Elit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