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合肥深入實施九大脫貧攻堅工程

10月16日,記者從脫貧攻堅工作新聞發佈會獲悉,5年來,合肥市扶貧開發成效明顯,貧困人口、貧困發生率大幅下降,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下一步,我市將深入實施九大脫貧攻堅工程,

到2020年,確保21.05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貧困戶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穩定超過國家扶貧標準。

困難家庭大學生就業創業走出“合肥路徑”

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在參加安徽代表團座談時提出要合肥帶個頭,確保貧困大學畢業生能夠穩定就業、安心創業。

六個多月過去了,我市通過抓責任、抓制度、抓氛圍、抓督查等措施,率先邁出了精准幫扶的重要步伐,困難家庭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取得顯著成效,逐步走出一條“合肥路徑”。截至9月8日,全市2017屆648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大學畢業生已有568名實現就業,另外80名繼續讀研、考學、參軍等,“一個不漏、一個不少”的提前完成幫扶任務。

全國率先探索 “光伏扶貧”等精准扶貧機制

合肥市在全國率先探索了“光伏扶貧”等精准扶貧機制。

2014年國務院扶貧辦、國家能源局在全國六省(區)30個貧困縣推廣合肥“光伏扶貧”經驗,“光伏扶貧”上升為國家層面政策措施。我市在全省率先開展區域協作、“三無特困戶政府兜底脫貧”、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醫療補充商業保險試點和低保、五保、扶貧“三線合一”。構建了精准扶貧開發考核、幹部駐村幫扶等工作機制,著力解決扶貧開發工作合力不夠的問題,
促進扶貧開發工作扎實推進。

長豐縣從“貧困縣”蛻變成“百強縣”

5年來,合肥市扶貧開發成效明顯。長豐縣摘掉“貧困縣”帽子,闖進“百強縣”陣營,走出了一條縣域經濟發展的新路。此外,我市大力推進農村危房改造、農村安全飲水、農村電網改造、農村道路建設、教育文化衛生設施等民生項目向貧困村和貧困農戶傾斜。新改建各類小型水利工程57座,解決了92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

改造農村危舊房56837戶,767個村完成了新農村電氣化改造。共投入貧困人口醫療補充商業保險經費達6000萬元,綜合醫保補償2.95億元,惠及貧困人口近30萬人次。

明確目標任務,確保同步進入全面小康

發佈會現場公佈了扶貧開發成效,也透露了脫貧攻堅目標。到2020年,確保21.05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貧困戶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穩定超過國家扶貧標準,“兩不愁,三保障”全面落實鞏固。

確保112個貧困村穩定出列,貧困發生率低於2%,有1項以上特色產業,村集體有穩定收入來源。據悉,為實現上述目標,我市將深入實施“九大”脫貧攻堅工程,即實施產業扶貧工程、健康脫貧工程、智力扶貧工程、就業脫貧工程、基礎設施建設扶貧工程等九大工程。(卞雨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