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臥遲燈滅後,睡美雨聲中

▍秋雨夜眠

涼冷三秋夜,安閒一老翁。

臥遲燈滅後,睡美雨聲中。

灰宿溫瓶火,香添暖被籠。

曉晴寒未起,霜葉滿階紅。

作者 / [唐] 白居易

秋日易感傷,近來又陰雨連連,不見晴空,心境更愁悶。

白居易這首寫秋雨的詩,卻沒有濃重的悲秋意味。夜晚轉涼,詩人並不急著睡去,身心放鬆,自在安閒。睡得遲,吹滅床頭的燈火,恰逢一場夜雨,便在雨聲中甜美入眠。夜雖寒,有棉被、烘瓶暖身,淒冷的環境不足為懼。次日放晴,但氣溫尚低,無緊迫的事要做,

不如繼續賴在被窩中,不經意,看到階前落滿了紅葉。

整首詩以開頭的“安閒”為基調,詩人將夜逢秋雨到天亮的過程娓娓道來,也是從容淡定,在最後一句才流露出更加隱幽豐富的人生意味。夜雨天寒,詩人無饑凍之憂,這風雨中的秋葉有何庇護呢?

可以說大自然是無情的,它自有規律,春去秋來,冷暖交替,秋葉無從把控,只得被打落在地。又可以說,大自然是超越“有情-無情”的,

它的運行裡沒有這一層我們人類想像的感情,因此葉子變紅,被冷霜擊打,是一種常態。詩人不用說得這麼透,他只是觀看,只是體悟。

讀過這首詩,我對窗外的風雨也少了怨念。枝葉的陰影,被路燈光投在我的窗戶上,微微地晃動著,晃動著。

薦詩 / 冬至

2017/10/18

回復 朗讀 ,或點擊閱讀原文,可至喜馬拉雅電臺讀睡首頁,收聽曾湉的朗讀,配樂是 Max Richter - The Departure (Diary)。

題圖 / 川瀨巴水

第1682日值守 / 彭豔戎、冬至

詩作及本平臺作品均受著作權法保護

相關事宜請聯繫 bedtimepoem@qq.com

友人聽雨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