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別被《三國演義》給騙了,其實《奇門遁甲》並非呼風喚雨之術!

《奇門遁甲》、《太乙神數》、《六壬神課》合稱“古傳三式”,自古便有“三式合一,乃為神”的說法。其中《奇門遁甲》是三式之首,是易經中最高層次的預測學。

《奇門遁甲》融周易、天文、地理、曆法、氣象、陰陽五行學說於一體,

以易經八卦為基礎,結合了星相曆法、天文地理、八門九星、陰陽五行、三奇六儀等要素。

《奇門遁甲》的占測主要分為天、門、地三盤,象徵“三才”,所謂“上層象天列九星,中層象人開八門,下層象地定八宮”,號稱帝王之學。

《奇門遁甲》主要包括“奇”、“門”以及“遁甲”三部分,

“奇”是指三奇,即乙、丙、丁;“門”指八門,即開、休、生、傷、杜、景、死、驚;“遁”就是隱藏的意思;“甲”是指六甲,即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

“遁甲”是在十幹中最為尊貴的,它藏而不現,隱遁於六儀之下,六儀就是戊、己、庚、辛、壬、癸。

相傳上古時期,黃帝大戰蚩尤。
蚩尤在戰場上製造迷霧,使得黃帝的部隊迷失方向,此時恰逢九天玄女手捧九寸玉匣來助,裡面有一本天篆文冊《龍甲神章》,黃帝根據書裡面的記載,製造出指南車,終於打敗了蚩尤。

《龍甲神章》除了記載兵器製造方法之外,還記載了許多兵法。黃帝命令他的宰相風後,把《龍甲神章》演繹成兵法十三章,孤虛法十二章,奇門遁甲一千零八十局。到了周朝時,薑子牙因為行軍佈陣的需要,

把《奇門遁甲》改版成七十二局;漢代的張良得黃石公傳授後,再次精簡變成一十八局;後經三國時期的諸葛亮,重新修訂精簡整理後成為我們現在看到的《奇門遁甲》。

早在周秦時期,《奇門遁甲》最早被稱為“陰符”;漢魏時期則易名“六甲”;隋唐及宋元時期改稱為“遁甲”;直至明清以後,

方才統稱為“奇門遁甲”。

《奇門遁甲》的演繹過程非常複雜,需用八卦記載方位,用十天干隱其一,配九宮記載天象及地象之交錯,用八門記載人事,用九星八神記載周圍的環境。有時間、有空間,所以必須具有強大的空間邏輯思維,精通易經原理,才能夠利用《奇門遁甲》進行演繹推理,進而進行事理的透徹剖析,最終統籌一切。

說得直白一點,《奇門遁甲》並非如《三國演義》描述那般,是呼風喚雨的神術,而是以易經為基礎,包含了星象曆法、陰陽五行、天文地理等知識概念的龐大學問。講究天時、地利、人和、神助、格局五大因素,從而對人物事態發展進行推算。

《奇門遁甲》的初級應用主要是預測,高級應用為化解運籌。民間俗語流傳:“學會奇門遁,來人不用問”。因而在古代,奇門遁甲之術主要用於占卜演化以及軍事兵法。調兵遣將講究出奇制勝,若能精通奇門遁甲之術,就能達到用兵如神、百戰百勝的效果,如薑子牙、張良、諸葛亮、劉伯溫等奇人異士便是如此。

如今,《奇門遁甲》多用以推算出某個時間的吉方,來增加事情成功率,如求財、科考、求醫等。當然,除了以上敘述外,《奇門遁甲》還有很多其他用途。但這其中帶有一定迷信成分,不可全信!

民間俗語流傳:“學會奇門遁,來人不用問”。因而在古代,奇門遁甲之術主要用於占卜演化以及軍事兵法。調兵遣將講究出奇制勝,若能精通奇門遁甲之術,就能達到用兵如神、百戰百勝的效果,如薑子牙、張良、諸葛亮、劉伯溫等奇人異士便是如此。

如今,《奇門遁甲》多用以推算出某個時間的吉方,來增加事情成功率,如求財、科考、求醫等。當然,除了以上敘述外,《奇門遁甲》還有很多其他用途。但這其中帶有一定迷信成分,不可全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