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孝心無限 真愛無悔|子長澗峪岔鎮劉家坪村孝老愛親模範—曹玉蓮

她是陝北大山裡的一個朴樸實實的農村婦女,卻是一個重情義盡孝道的農村婦女。

近40年來,她用無怨無悔的真心,悉心照料終身殘疾的公公和聾啞婆婆,用母親般的愛照顧年幼的弟妹們長大成人,幫助他們成家立業。是她用黃土地一樣深厚的愛向親人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年華,是她用大山般厚實的情懷向世人詮釋了一個個真愛的故事。她就是子長縣澗峪岔鎮劉家坪村村民曹玉蓮。

1957年出生的曹玉蓮從小過著清貧的生活,

但在父母的薰陶下懂得要與人真誠相待,關愛長輩、家人以及身邊的每一個人。她很小就學會了做飯、做家務、照顧年幼的弟妹。在17歲時經人介紹嫁給了現在的丈夫。結婚時婆家上有老,下有小,共9口人,最小的只有3歲。公公因為在國共戰爭中負傷回家,落下了終身殘疾,不能參加任何體力勞動。婆婆是聾啞人,右手也殘疾,神經也有些不太正常。所以曹玉蓮一進門就挑起了重擔,
不僅包攬了家裡所有的家務活,還要參加集體勞動掙工分。由於兩位元老人的特殊情況,曹玉蓮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燒火做飯、喂豬拾柴,每頓飯的第一碗永遠都是端給老人吃。照顧全家人吃完飯後就和丈夫一起下地勞動。二人起早貪黑、忙裡忙外,共同撐起了這個貧困的家。

“知道,當然知道,當是媽媽是不同意這樁婚事的,是因為我看上了娃他爸,就決定要嫁過來的。

既然嫁過來了就決定接受一切現實。”當筆者問及曹玉蓮當時與丈夫結婚時是否知道丈夫家裡的情況時,她十分肯定的回答。

好景不長,沒過多久,公公就生病了,病情日益加重,為了讓老人在最後的日子裡過得舒心,曹玉蓮每天幫老人穿衣、洗臉、梳頭,然後根據老人口味和愛好,麵條、稀飯、饅頭、菜粥,一頓飯分幾次做,隔三差五儘量換花樣,讓老人吃得高興、吃得順心。

公公去世後,

雖然曹玉蓮丈夫兄弟3人,但是她一人承擔起了照顧婆婆的重任,吃穿住行,樣樣細心周到,每次出門從來不把婆婆一個人留在家裡,總要找個細心的人來照料才放心離開。

2011年的一天,正在兒子家幫忙帶孩子的曹玉蓮突然接到電話說婆婆病危,就匆忙趕回縣醫院照顧婆婆。看著病情沒有起色,她將婆婆轉到延大附院,在一個多月的住院期間,婆婆一直臥床,生活不能自理。

她盡心盡力侍候婆婆,怕婆婆吃不慣醫院的飯菜,每天都在兒子家親自做好飯菜給婆婆送去,為婆婆洗頭洗腳,端屎倒尿,一直到出院。為了更加悉心照料婆婆,她凡事都親力親為,從不放心把婆婆交給其他人照顧。她還主動承擔了婆婆的全部醫藥費。

曹玉蓮在婚後四十年裡,任勞任怨,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因操勞過度,1989年做了子宮切除手術,在住院中還念念不忘家中的婆婆,每天都向丈夫瞭解婆婆的情況。身為聾啞人的婆婆雖然不能說話,雖然有時候腦筋不太清楚,但是她那麼多的子女,誰家裡也不去,就認准了曹玉蓮這個媳婦,連她丈夫都開玩笑說:“我媽看見我媳婦好像比我還親!”

“從來沒有,從來沒有想過說要放棄不管了,如果我放棄不管了,那麼這麼一大家子人讓誰去管,就沒有人再管了,這個家就塌了。”當筆者問起在這漫長的四十多年來,在她累的實在不行的時候,是否想過要放棄的時候,她滿臉堅定地說了這些話。正是因為看上了那個人,所以就決定了一輩子死心塌地跟著他,無論怎樣的風霜雪雨、電閃雷鳴。雖然沒有什麼海枯石爛、海誓山盟般的盟約,但是曹玉蓮的堅守和默默付出見證了普通農人的愛情觀、婚姻觀。

如果說孝敬公婆是大多數中國人的傳統美德,沒有什麼值得稱頌的,那麼充當半個母親的角色撫養年幼的弟妹長大成人,成家立業,卻是沒有幾個人能夠做到的。由於結婚時弟妹們都很小,曹玉蓮又當嫂子,又當媽,照顧弟妹們吃喝住行,供他們上學讀書。由於家中人口多、負擔重,沒有錢是個最大的問題,但為了給弟妹們操辦個像樣的婚禮,她四處求人借錢。在三弟結婚時,四處的親戚都借遍了,家裡實在沒有錢了,她就把家裡唯一的一頭毛驢以低於市價100元的價格賤賣,為三弟娶了媳婦。真是“屋漏偏逢連陰雨”,大妹不幸早逝,留下一個5歲大的孩子無人照顧,曹玉蓮就把這個孩子帶回家當作自己的孩子撫養,數十年如一日,直到給他結婚成家。

正是責任和擔當意識,讓這樣一個地地道道朴樸實實的農村婦女能堅持四十多年如一日,做到了這一切;正是黃土地般深厚的母愛情懷和我中華民族傳統的孝文化理念,讓這樣一個沒有知識和文化的農村母親從青春無華走到了現在的倆鬢斑白。

她,是我們每一個女人要學習的楷模,不僅是“好媳婦”,也是“好母親”,更是“好婆婆”。

她的言行,讓我們懂得“孝心無限、真愛無悔!”

每天都向丈夫瞭解婆婆的情況。身為聾啞人的婆婆雖然不能說話,雖然有時候腦筋不太清楚,但是她那麼多的子女,誰家裡也不去,就認准了曹玉蓮這個媳婦,連她丈夫都開玩笑說:“我媽看見我媳婦好像比我還親!”

“從來沒有,從來沒有想過說要放棄不管了,如果我放棄不管了,那麼這麼一大家子人讓誰去管,就沒有人再管了,這個家就塌了。”當筆者問起在這漫長的四十多年來,在她累的實在不行的時候,是否想過要放棄的時候,她滿臉堅定地說了這些話。正是因為看上了那個人,所以就決定了一輩子死心塌地跟著他,無論怎樣的風霜雪雨、電閃雷鳴。雖然沒有什麼海枯石爛、海誓山盟般的盟約,但是曹玉蓮的堅守和默默付出見證了普通農人的愛情觀、婚姻觀。

如果說孝敬公婆是大多數中國人的傳統美德,沒有什麼值得稱頌的,那麼充當半個母親的角色撫養年幼的弟妹長大成人,成家立業,卻是沒有幾個人能夠做到的。由於結婚時弟妹們都很小,曹玉蓮又當嫂子,又當媽,照顧弟妹們吃喝住行,供他們上學讀書。由於家中人口多、負擔重,沒有錢是個最大的問題,但為了給弟妹們操辦個像樣的婚禮,她四處求人借錢。在三弟結婚時,四處的親戚都借遍了,家裡實在沒有錢了,她就把家裡唯一的一頭毛驢以低於市價100元的價格賤賣,為三弟娶了媳婦。真是“屋漏偏逢連陰雨”,大妹不幸早逝,留下一個5歲大的孩子無人照顧,曹玉蓮就把這個孩子帶回家當作自己的孩子撫養,數十年如一日,直到給他結婚成家。

正是責任和擔當意識,讓這樣一個地地道道朴樸實實的農村婦女能堅持四十多年如一日,做到了這一切;正是黃土地般深厚的母愛情懷和我中華民族傳統的孝文化理念,讓這樣一個沒有知識和文化的農村母親從青春無華走到了現在的倆鬢斑白。

她,是我們每一個女人要學習的楷模,不僅是“好媳婦”,也是“好母親”,更是“好婆婆”。

她的言行,讓我們懂得“孝心無限、真愛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