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心理學家:出賣朋友的心理根源是這些

關於朋友的名言是“共患難的朋友才是真朋友”、“雪中送炭的朋友才是真朋友”。大家都希望自己交到的朋友是“真朋友”,然而不少人都有被朋友出賣、傷害的慘痛經歷。

很多平時經常一起吃飯的朋友,

關係很不錯,但沒想到關鍵時候在自己的背上捅了一刀。一舉造成了身體和心理的雙重傷害。

導致有網友開始編排說“朋友是用來出賣的”。

電影《繡春刀》中經典的臺詞“什麼?你讓我傷害我在這個世界上唯一的師弟?你得加錢”。

每個人都不想被自己的朋友賣掉,但又不得不預防這樣的風險。

為什麼有些人會出賣自己的朋友呢?

進化心理學家分析,可能是因為這是符合進化利益的。就像獅子在追逐一群羚羊,這時候眼見一隻羚羊漸漸落後要落入獅子口中了,其他的羚羊最好的生存策略是繼續堅持,

拼命也要跑得比這只羚羊快一點,這樣就是它遭殃,自己就可以逃過今天這一劫。

人是從動物進化過來的,也保留了很多的動物性,所以為了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就是對朋友見死不救甚至落井下石。

這意味著,那些願意在朋友陷入困境時拉一把的人,都是進化中的“傻瓜”。就好比,看到有一隻羚羊跑不動的時候,有一隻“真·朋友·羚羊”也放慢腳步,

推著那只羚羊跑,這當然是不明智的,因為會大大的增加自己被吃掉的風險。

在人類社會也是如此,太熱愛幫助朋友的人,少不了要被自己的朋友坑,因為這個世界上還是“聰明人”占多數的,他們時時刻刻在算著自己個人利益。

怎麼樣才能減少自己被出賣的可能性呢?心理學家的答案是:增加自己作為朋友的稀缺性。

人類需要朋友,最初是源於大家一起出去打獵,畢竟一個人很難捕獵一個大型動物。

所以朋友有共同利益的時候,友誼是最為牢固的,你在朋友那裡還有價值,而且很難被替代的時候,他是不會賣掉你的。

作為負責人的公眾號,我們真誠的建議:友誼不可在酒桌上得到鞏固,想要擁有好朋友,你要擴大和他的共同利益(至少沒有利益衝突),然後讓自己成為一個對朋友有價值的人。

喜歡就關注我們吧!

賽老爺子研究所,我們不僅是心理學的搬運工,還是心理學的研究者。

還是心理學的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