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小溫馨4周歲生日:儀式感對孩子的成長有多重要?

小溫馨4周歲生日:儀式感對孩子的成長有多重要?

文/許小美

小時候我們過生日都只是媽媽精心製作的一頓飯,偶爾也會邀請同學來家裡慶祝,買點水果,蛋糕,小零食,小禮物來招待。儘管簡單,普通,每每想起這些情景,卻依然能觸動我內心深處,給我溫暖和力量。

10月10日,小溫馨4周歲生日終於過完啦。提前為她訂購了最好吃的藍莓蛋糕,買了各種氣球道具裝扮一下屋子,讓4周歲的生日顯得更有氛圍、味道。原本小溫馨過生日,

都會邀請很多的親朋好友一起慶祝。可隨著孩子的長大,我有了不一樣的想法,覺得在家辦更簡單又溫馨。

儀式感不需要鋪張浪費,不需要用金錢去堆砌。儀式感只是對生活的重視,需要在某個比較特殊的時刻,做一些形式上的表達。

就比如生日這一天,孩子也需要用儀式感告訴自己,真正長大了,需要肩負更多的責任踏上更美好的成長路程啦!

童年只有一次,永遠不會再重來。

儀式感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有趣。我想做的也是希望讓我們的愛帶給孩子更多美好,傳遞更多力量。

1

孩子的生日為什麼需要儀式感?

生活中,我是一個比較重視儀式感的人。我對自己的儀式感,來源於我對生活的熱愛。隨著社會的發展,很多人在選擇給孩子過生日的時候都非常隆重,氣派。對於孩子們來說,他們肯定也會有攀比之心。對於家長來說,我們不僅要花時間幫孩子去策劃生日宴,

還要花大量的資金,若到最後只是助長了孩子的攀比之風,這樣的生日宴會倒還不如不辦。

孩子的成長總是過得太快,陪伴是最長情的獨白。所以,隨著小溫馨一天天的長大,我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路和想法。我開始不在意這個生日宴會是否氣派,

也不在意小溫馨收到什麼樣的生日禮物。只想和她一起,在家簡簡單單的過一次生日。

生活需要一點儀式感,這不是矯情,不是做作,只是追求,對生活的熱愛的一種態度而已。我希望我的女兒小溫馨也能愛上這樣的生活,雖然前期的裝扮,準備會很麻煩。但在這個過程中,我非常的期望,滿足,快樂。

準備一個生日蛋糕,是小溫馨親自挑選的藍莓蛋糕,姥姥也做一頓豐富的晚餐,再去買點氣球、泡泡、生日帽、蠟燭等,邀請她最好的朋友,送她最想要的公主禮物。生日是每個孩子一年中最關鍵重要的一天,我們拒絕鋪張浪費,遵循孩子的想法,給她過一個健康、快樂、有意義的生日就好!

在點上蠟燭,唱著生日歌,許願,吹蠟燭,最後吃蛋糕的這個儀式告訴孩子,小小的你又長大一歲啦!你會越來越高,能做的事情會更多,也會有更多的夢想等著你去實現......

生活中需要一些驚喜,至少讓孩子感覺到我們對她的用心和寵愛。沐浴在愛的陽光下,得到了父母的肯定和重視,相信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會更自信獨立。

每一次翻看小溫馨的成長相冊,她都會對我表示感謝。因為每一張照片對於她而言,都是彌足珍貴的。當她想起一些片段,嘴角總是上揚,相信那一刻她已經感覺到爸爸媽媽的愛了。

2

儀式感需要家長的呵護和經營

中國是禮儀之邦,儀式自古就有,如傳統的開筆禮、成人禮、拜師儀式、結婚儀式等。可見儀式其實是無處不在的。對於家庭而言,其實也應該有適合自己的儀式。

就比如不管我們家誰過生日,我們都會定制一個蛋糕,一起吃麵條,合影拍照,祝福等。這些看似很普通平凡的儀式,也慢慢成為孩子成長的一部分。

至少當我們生日的時候,4歲的小溫馨會更有責任和擔當,為我們送祝福,幫我們拍照合影,在吹蠟燭之前還會問我們許了什麼願望等等?

再平凡的小事,帶著儀式感去做,也會顯得格外有意義。

我一個朋友,每次吃飯都一定要等到一家人上座了才可以吃飯,她認為這不僅僅是尊重還有禮貌,同時他們也已經習慣了全家人一起吃,因為在一起這頓飯吃才得更香,更有味道。

儀式感是非常奇妙的一件事,重複多了,也就真的習慣了。這是她們家的儀式感,我覺得很圓滿,很幸福。

還有我另外一個同事,她每年暑假都會帶兒子一起去旅遊,不管兒子考得好或不好,親子旅遊是他們每年都會堅持的事情。

隨著孩子一天的成長,每一次親子旅遊他都會非常主動和積極,這種儀式已經成了大家生命中的一部分,給了孩子更多的期待和嚮往。

相信這些美好的記憶永遠都會留在每個人心裡,不會遺忘。

還記得有一年在春節晚會上看到一對父女的照片,幾乎每一年他們都會在同一個地方照一張合影。等到孩子成人了,長大了再去看看,內心滿滿得感動。不只是對歲月無情流逝的感慨,更多的是對青春記憶的回味。

在生活中,我們總是會遇到一些委屈和困境,但若心中有了儀式感,我們依然可以化困境為動力,讓生活充滿希望和生機。

每個月的10號我都會為小溫馨的成長記錄點什麼,原本以為很難,可我卻已經堅持了4年。包括每年的兒童節,耶誕節,春節,我都會陪她一起製造一些驚喜點綴生活。

未來我還是會繼續堅持,並且也會將這種能力傳遞給小溫馨。希望她可以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浪漫。

3

儀式感,是每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孩子的成長的過程中,簡單的用心裝扮,讓平淡的生活充滿著浪漫和驚喜。也正是因為我們的用心,才教會了她怎麼去創造幸福的能力。

正因為我們對於生活的付出與熱愛,才讓孩子感覺到生活的溫暖和美好,家人的呵護和愛意,相信我們傳達給孩子怎樣的儀式感,她也會接收到我們怎樣的價值觀。

記得曾經讀過《小王子》的童話故事:

狐狸曾告訴小王子:“你下午四點鐘來,那麼從三點鐘起,我就開始感到幸福。時間越臨近,我就越感到幸福。這就像是一種儀式……”

狐狸說:“儀式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村上春樹也這樣說:“儀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儀式感在生活中,是我們每個人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夫妻之間也需要儀式感,比如我們在結婚周年紀念的時候,都會一起慶祝,相互表達愛。因為有這樣儀式的體現,孩子也更有安全感。

比如每次我出差,都會給家人帶禮物。儘管姥姥總是說不需要,怕浪費。但其實收到禮物的那一刻,我還是能感覺到他們的開心的。現在,小溫馨總是會說,媽媽帶的不是禮物,帶的是對我們的愛。

每一年的春節,我也會選擇帶小溫馨一起去逛逛花市,準備年貨,買燈籠,蠟燭,對聯等。儀式感能帶給孩子幸福的能力,讓每個節日都變得與眾不同,更有樂趣和意義。

小美說:

有了儀式感,孩子才會學會什麼是尊重,什麼是熱愛;

有了儀式感,孩子才更有勇氣面對挫折和困難;

有了儀式感,孩子的人生才與眾不同,滿是難忘。

家庭中若缺乏儀式感,你會覺得枯燥無味,宛如一潭死水。試著找到自己的儀式感,固化它,美化它,持續堅持,最後你終究會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一絲的幸福和甜蜜。

個人介紹:許小美,育有一女小溫馨。親子,家庭關係撰稿人。專注于科學育兒,親子旅遊,孕期餵養,家庭情感等。作品曾在《心理育兒》《 幼教365》 《幼稚教育》《親子》《中華家教》《城市商報》等雜誌及報刊發表。育兒理念:陪孩子一起快樂成長大。

唱著生日歌,許願,吹蠟燭,最後吃蛋糕的這個儀式告訴孩子,小小的你又長大一歲啦!你會越來越高,能做的事情會更多,也會有更多的夢想等著你去實現......

生活中需要一些驚喜,至少讓孩子感覺到我們對她的用心和寵愛。沐浴在愛的陽光下,得到了父母的肯定和重視,相信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會更自信獨立。

每一次翻看小溫馨的成長相冊,她都會對我表示感謝。因為每一張照片對於她而言,都是彌足珍貴的。當她想起一些片段,嘴角總是上揚,相信那一刻她已經感覺到爸爸媽媽的愛了。

2

儀式感需要家長的呵護和經營

中國是禮儀之邦,儀式自古就有,如傳統的開筆禮、成人禮、拜師儀式、結婚儀式等。可見儀式其實是無處不在的。對於家庭而言,其實也應該有適合自己的儀式。

就比如不管我們家誰過生日,我們都會定制一個蛋糕,一起吃麵條,合影拍照,祝福等。這些看似很普通平凡的儀式,也慢慢成為孩子成長的一部分。

至少當我們生日的時候,4歲的小溫馨會更有責任和擔當,為我們送祝福,幫我們拍照合影,在吹蠟燭之前還會問我們許了什麼願望等等?

再平凡的小事,帶著儀式感去做,也會顯得格外有意義。

我一個朋友,每次吃飯都一定要等到一家人上座了才可以吃飯,她認為這不僅僅是尊重還有禮貌,同時他們也已經習慣了全家人一起吃,因為在一起這頓飯吃才得更香,更有味道。

儀式感是非常奇妙的一件事,重複多了,也就真的習慣了。這是她們家的儀式感,我覺得很圓滿,很幸福。

還有我另外一個同事,她每年暑假都會帶兒子一起去旅遊,不管兒子考得好或不好,親子旅遊是他們每年都會堅持的事情。

隨著孩子一天的成長,每一次親子旅遊他都會非常主動和積極,這種儀式已經成了大家生命中的一部分,給了孩子更多的期待和嚮往。

相信這些美好的記憶永遠都會留在每個人心裡,不會遺忘。

還記得有一年在春節晚會上看到一對父女的照片,幾乎每一年他們都會在同一個地方照一張合影。等到孩子成人了,長大了再去看看,內心滿滿得感動。不只是對歲月無情流逝的感慨,更多的是對青春記憶的回味。

在生活中,我們總是會遇到一些委屈和困境,但若心中有了儀式感,我們依然可以化困境為動力,讓生活充滿希望和生機。

每個月的10號我都會為小溫馨的成長記錄點什麼,原本以為很難,可我卻已經堅持了4年。包括每年的兒童節,耶誕節,春節,我都會陪她一起製造一些驚喜點綴生活。

未來我還是會繼續堅持,並且也會將這種能力傳遞給小溫馨。希望她可以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浪漫。

3

儀式感,是每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孩子的成長的過程中,簡單的用心裝扮,讓平淡的生活充滿著浪漫和驚喜。也正是因為我們的用心,才教會了她怎麼去創造幸福的能力。

正因為我們對於生活的付出與熱愛,才讓孩子感覺到生活的溫暖和美好,家人的呵護和愛意,相信我們傳達給孩子怎樣的儀式感,她也會接收到我們怎樣的價值觀。

記得曾經讀過《小王子》的童話故事:

狐狸曾告訴小王子:“你下午四點鐘來,那麼從三點鐘起,我就開始感到幸福。時間越臨近,我就越感到幸福。這就像是一種儀式……”

狐狸說:“儀式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村上春樹也這樣說:“儀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儀式感在生活中,是我們每個人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夫妻之間也需要儀式感,比如我們在結婚周年紀念的時候,都會一起慶祝,相互表達愛。因為有這樣儀式的體現,孩子也更有安全感。

比如每次我出差,都會給家人帶禮物。儘管姥姥總是說不需要,怕浪費。但其實收到禮物的那一刻,我還是能感覺到他們的開心的。現在,小溫馨總是會說,媽媽帶的不是禮物,帶的是對我們的愛。

每一年的春節,我也會選擇帶小溫馨一起去逛逛花市,準備年貨,買燈籠,蠟燭,對聯等。儀式感能帶給孩子幸福的能力,讓每個節日都變得與眾不同,更有樂趣和意義。

小美說:

有了儀式感,孩子才會學會什麼是尊重,什麼是熱愛;

有了儀式感,孩子才更有勇氣面對挫折和困難;

有了儀式感,孩子的人生才與眾不同,滿是難忘。

家庭中若缺乏儀式感,你會覺得枯燥無味,宛如一潭死水。試著找到自己的儀式感,固化它,美化它,持續堅持,最後你終究會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一絲的幸福和甜蜜。

個人介紹:許小美,育有一女小溫馨。親子,家庭關係撰稿人。專注于科學育兒,親子旅遊,孕期餵養,家庭情感等。作品曾在《心理育兒》《 幼教365》 《幼稚教育》《親子》《中華家教》《城市商報》等雜誌及報刊發表。育兒理念:陪孩子一起快樂成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