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信陽市政府向社會公開徵集2018年度“十件實事”

中新社河南分社信陽10月18日電 (張因祥)明年,您最想讓政府做哪些事?您對生活有哪些新要求、新期盼?為進一步促進政府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使政府所辦的實事能更好地集中民智、體現民意,

把事關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利益的實事辦好、好事辦實,10月17日,信陽市人民政府官方網站發佈通告,面向全市公開徵集2018年度“十件實事” 。

據瞭解,此次徵集自通告之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止,市民可圍繞與民生密切相關的支農惠農、就業保障、文化體育、科技教育、醫療衛生、市政建設、環境保護、公共交通、公共安全、社會管理等方面提出意見和建議,所提的實事專案要充分體現“便民、惠民、利民”的原則,

受益面廣、代表性強、具有現實可操作性,地方財力許可,能夠在當年完成或基本完成。

具體的徵集方式為:1.信件投遞。廣大市民可通過信件方式投遞,寫明具體實事名稱、建設內容、年度投資估算、辦理建議等,署上姓名、聯繫電話和通訊位址等資訊,

郵寄至“信陽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投資科,郵編464000”,並注明“2018年度實事徵集”字樣。2.電子郵件。郵件標題注明“2018年度實事徵集”字樣,發送至xyjwtzk@sina.com。

近年來,信陽市政府每年公開徵集“十件實事”,作為當年度必須落實的重大民生工程,年年堅持,屆屆持續,信陽的面貌日益改善。在實施2017年“十件實事”工程中,信陽市政府還實施了領導分包負責制、專案單位責任制、協調督導機制、監督考評機制、報告通報制度、獎懲問效機制等六種工作推進機制,

以確保2017年全面完成“十件實事”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向全市人民遞交一份圓滿的“答卷”。

連結:信陽市2017年“十件實事”工程

(一)市中心城區基礎教育擴容提升工程

改善中心城區辦學條件,

緩解大班額和入學難等問題,完成新建幼稚園2所(信陽思邁、北大學園) 和改擴建小學1所(市第三實驗小學);開工建設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中山中學)、改擴建學校3所(信陽高中、第三實驗高中、市十三小湖東校區)。匡算投資13600萬元,其中,市財政出資5500萬元、區財政出資1900萬元、社會資本投入6200萬元。總建設規模10.9萬平方米,新增學位6100個。由市教育局牽頭,市直學校由市教育局負責實施,
其他學校由各轄區政府負責實施。

(二)市中心城區斷頭路貫通工程

進一步加密中心城區路網,提升道路通行效能,緩解城區交通擁堵。打通平橋區富民路、平三路、平東南路和溮河區兵站路。工程建設費用由市財政統籌,匡算投資6700萬元。由市城管執法局牽頭並負責道路建設,轄區政府負責征拆工作和施工環境保障。

(三)市中心城區背街小巷綜合整治工程

按照路平、燈明、牆淨、植綠的標準,完成中心城區所有背街小巷的維修和改造。匡算投資3400萬元,市、區兩級財政各承擔50%。由市城管執法局牽頭,相關轄區政府負責實施本轄區內的背街小巷整治工作。

(四)市中心城區公廁及垃圾中轉站改造提升工程

結合文明城市和衛生城市創建,科學選定適宜地點,新建公廁及垃圾中轉站30座,升級改造公廁及垃圾中轉站30座,改善城區衛生和居住環境。匡算投資5030萬元,採用以獎代補的方式,市、區兩級財政分級負擔。由市城管執法局牽頭,市城管執法局和相關轄區政府按照市政府明確的任務數量完成新建和升級改造工作。

(五)市中心城區溮河兩岸排水口過渡性截汙工程

對溮河中心城區地段排污口實施截汙,消除污水直排溮河問題,完成溮河北岸(師院至琴橋)與溮河南岸(茗陽閣至溮河一號社區附近)沿線所有排污口截汙工程。匡算投資3000萬元,市財政統籌。由市城管執法局牽頭並具體實施建設,市水利局、環保局和相關轄區政府協調配合。

(六)市中心城區標準化農貿市場建設項目

推進中心城區標準化農貿市場建設,完善各類農貿市場基礎設施,完成9個農貿市場的新建和升級改造,匡算投資2180萬元。其中,市市場發展服務中心負責西區、東關、五星、青龍街4個農貿市場的建設和升級改造,費用由市財政負擔;溮河區、平橋區、南灣湖風景區、羊山新區和信陽高新區分別負責轄區內1個市場的建設和升級改造,費用由轄區政府負擔。

(七)信陽市學校(幼稚園)互聯網+明廚亮灶工程

完成市縣城區156家學校(幼稚園)食堂升級改造,安裝網路視頻監控,連接信陽市餐飲監管平臺網和河南省舌尖安全網,打造社會共治平臺,實現即時監督、遠端監控、零距離監管。匡算投資1014萬元,市直學校由市財政負擔,縣(區)管學校由轄區政府財政負擔,對每個食堂財政補助1.5萬元,其餘資金學校自籌。由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牽頭,市教育局、財政局和各轄區政府負責實施。

(八)財政負擔農業灌溉基本水費惠民項目

對全市農業灌溉基本水費實施財政補貼,免除農民自繳基本水費,共計補貼1762.4萬元,市、縣兩級財政各承擔50%。由市水利局牽頭,市水利局、財政局、農業局和各轄區政府負責實施。

(九)提高全民醫療保障水準

提高全市城鄉居民和城鎮職工醫保標準,全市城鄉居民醫保最高支付限額由原城鎮居民醫保40萬元、原新農合50萬元統一提高至55萬元;全市城鎮職工醫保最高支付限額由約20.8萬元提高至26萬元。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28105萬元,其中,市級財政補助9597萬元,縣級財政補助18508萬。由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牽頭,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財政局和各轄區政府負責實施。

(十)清潔能源利用提速工程

擴大天然氣管網和電力設施建設,提高清潔能源使用率。建成中心城區金牛物流園至百威英博啤酒廠次高壓供氣管道,加大全市城鄉電網配套改造力度,保障城鄉居民取暖和生活用氣、用電需求,擴大天然氣替代煤、電替代煤使用量,全市全年完成天然氣替代煤、電替代煤10萬戶以上。由市發展改革委牽頭,市城管執法局、信陽供電公司、中燃信陽富地燃氣有限公司、弘昌燃氣公司和各轄區政府負責實施。

完成中心城區所有背街小巷的維修和改造。匡算投資3400萬元,市、區兩級財政各承擔50%。由市城管執法局牽頭,相關轄區政府負責實施本轄區內的背街小巷整治工作。

(四)市中心城區公廁及垃圾中轉站改造提升工程

結合文明城市和衛生城市創建,科學選定適宜地點,新建公廁及垃圾中轉站30座,升級改造公廁及垃圾中轉站30座,改善城區衛生和居住環境。匡算投資5030萬元,採用以獎代補的方式,市、區兩級財政分級負擔。由市城管執法局牽頭,市城管執法局和相關轄區政府按照市政府明確的任務數量完成新建和升級改造工作。

(五)市中心城區溮河兩岸排水口過渡性截汙工程

對溮河中心城區地段排污口實施截汙,消除污水直排溮河問題,完成溮河北岸(師院至琴橋)與溮河南岸(茗陽閣至溮河一號社區附近)沿線所有排污口截汙工程。匡算投資3000萬元,市財政統籌。由市城管執法局牽頭並具體實施建設,市水利局、環保局和相關轄區政府協調配合。

(六)市中心城區標準化農貿市場建設項目

推進中心城區標準化農貿市場建設,完善各類農貿市場基礎設施,完成9個農貿市場的新建和升級改造,匡算投資2180萬元。其中,市市場發展服務中心負責西區、東關、五星、青龍街4個農貿市場的建設和升級改造,費用由市財政負擔;溮河區、平橋區、南灣湖風景區、羊山新區和信陽高新區分別負責轄區內1個市場的建設和升級改造,費用由轄區政府負擔。

(七)信陽市學校(幼稚園)互聯網+明廚亮灶工程

完成市縣城區156家學校(幼稚園)食堂升級改造,安裝網路視頻監控,連接信陽市餐飲監管平臺網和河南省舌尖安全網,打造社會共治平臺,實現即時監督、遠端監控、零距離監管。匡算投資1014萬元,市直學校由市財政負擔,縣(區)管學校由轄區政府財政負擔,對每個食堂財政補助1.5萬元,其餘資金學校自籌。由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牽頭,市教育局、財政局和各轄區政府負責實施。

(八)財政負擔農業灌溉基本水費惠民項目

對全市農業灌溉基本水費實施財政補貼,免除農民自繳基本水費,共計補貼1762.4萬元,市、縣兩級財政各承擔50%。由市水利局牽頭,市水利局、財政局、農業局和各轄區政府負責實施。

(九)提高全民醫療保障水準

提高全市城鄉居民和城鎮職工醫保標準,全市城鄉居民醫保最高支付限額由原城鎮居民醫保40萬元、原新農合50萬元統一提高至55萬元;全市城鎮職工醫保最高支付限額由約20.8萬元提高至26萬元。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28105萬元,其中,市級財政補助9597萬元,縣級財政補助18508萬。由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牽頭,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財政局和各轄區政府負責實施。

(十)清潔能源利用提速工程

擴大天然氣管網和電力設施建設,提高清潔能源使用率。建成中心城區金牛物流園至百威英博啤酒廠次高壓供氣管道,加大全市城鄉電網配套改造力度,保障城鄉居民取暖和生活用氣、用電需求,擴大天然氣替代煤、電替代煤使用量,全市全年完成天然氣替代煤、電替代煤10萬戶以上。由市發展改革委牽頭,市城管執法局、信陽供電公司、中燃信陽富地燃氣有限公司、弘昌燃氣公司和各轄區政府負責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