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南京大學組織師生集中收看黨的十九大開幕會 暢談學習十九大精神

龍虎網訊10月18日上午,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隆重開幕。南京大學黨委中心組成員、各民主黨派代表、師生代表等在仙林校區恩玲劇場、鼓樓校區大禮堂、各院系報告廳等多個場所集中收看十九大開幕會,

聆聽習近平總書記向大會作的主題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的報告。南京大學師生為十九大的勝利召開歡欣鼓舞,並在收看結束後紛紛發表感言,暢談對習近平總書記報告的感想與體會。

旗幟領航程 南大學者熱議十九大報告要點

南京大學黨委書記張異賓作為黨的十九大代表,赴北京參加大會。當天,他在人民大會堂聆聽了總書記的大會報告。張異賓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政治報告內涵豐富、博大精深,包含了一系列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開拓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宣言書。報告圍繞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深刻闡述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體系、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準確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新時代的歷史方位、基本方略和主要矛盾的轉化等重大問題,牢牢把握和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實際來謀篇佈局,繪就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宏偉藍圖,
吹響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進軍號。作為南京大學,我們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紮根中國大地,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矢志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牢記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在“雙一流”建設中,產出重大原創性成果,培養更多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

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學校長陳駿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報告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行動綱領和政治宣言,我們要深刻領會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統籌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國內與國際的關係,為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勝利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斷努力。當前,南京大學正積極推進“雙一流”建設,並提出了四項戰略計畫:一是把“立德樹人”作為南京大學的根本任務,辦中國最好的本科教育;二是推進“卓越研究計畫”,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戰略,同時聚焦江蘇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做問題導向的原創性研究;三是加強一流隊伍建設,努力縮短與世界一流大學之間的差距;四是推進“學科高峰建設計畫”,努力推動重點建設學科走向國際前列。全體南大人一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牢牢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緊密圍繞“四個服務”戰略目標,把學校發展同國家發展的現實目標和未來方向緊緊相聯,在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征程上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

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青年千人計畫入選者王歡說,這些年國家整體科研實力的提升和支持創新創業的大環境,已經產生了高端人才向國內抱團發展的聚集效應。相信十九大的召開,能夠給科研人員更大的鼓勵和支持,在更高的深度和廣度上推進科學技術的發展。

第六屆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南京大學李興華老師說,党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為新時期高校學生工作點明了前進方向。作為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者,我們要按照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提升思政工作的吸引力與實效性。

南京大學民革、民盟、民建、民進、農工黨、致公黨、九三學社等各民主黨派基層組織委員會成員,南京大學僑聯、台誼會、黨外知識份子聯誼會、留學歸國學者聯誼會等統戰團體委員會(理事會)成員,部分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各界黨外人士代表在校內收看點共同收看實況轉播。

南京大學環境學院教授、青年長江學者、農工党成員張炳回國後主要從事環境管理與政策研究。他表示,國家在科研方面的投入力度逐步加強,“祖國的強大,為廣大海外學子提供了廣闊的舞臺,更需要我們一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

南京大學老幹部黨委組織第八支部收看黨的十九大開幕會。早晨8:50,老幹部黨委第八支部的離休老黨員們(平均年齡88.27歲)準時聚集在一起,懷著無比喜悅的心情在支部年歲最大的黨員劉傑(95周歲)、王慧芬(93周歲)夫婦位於二號新村三樓的寓所中集中觀看了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的開幕會。

曾參加過革命的離休老黨員陳榮三已步入“九十後”高齡,他激動地表示,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我國各個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和成就,人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與日俱增。他希望通過編寫教材、撰寫回憶錄、加強與青年學生交流等方式繼續為國家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青春展風采 南大學子為祖國明天更美好打call

來自各個院系的學生代表在校內即時觀看了黨的十九大開幕會現場直播,認真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報告。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要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南大政府管理學院2014級的維吾爾族學生萬里江·熱合曼說,國家的各種政策,比如精准扶貧這些惠民政策都能夠下達至最偏僻的鄉村。“當塔里木河邊放牧的維吾爾群眾、雅魯藏布江畔勞作的藏族群眾、松花江上穿魚皮衣的赫哲族姑娘都深深感受到國家發展的福利的時候,民族凝聚力就有了,祖國也就會更加繁榮富強。”

南大歷史學院香港籍學生李麗晴兩年前來到南京求學。她說,在南京生活的短短幾年時間,祖國的發展速度超乎想像。滬港高鐵即將開通,還有支付寶支付、ofo的投入使用等等,都讓她強烈地感受到祖國發展越來越快、越來越好。

南大商學院2014級博士、江蘇若博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李華京表示,黨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我相信,在党的領導下、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和社會各界的幫助下,南京大學的雙創平臺會越建越好,成為更多擁有‘創客夢’同學的啟航港灣。”

南京大學學生在西部支教地區關注十九大的召開。據悉,在十九大開幕會當天,支教團各分隊利用現代網路技術,主動結合十九大的開幕直播,給大山裡的孩子們開展起愛國主義教育和國情教育,為他們介紹國家社會的發展狀況以及社會主義強國的美好未來。南京大學第19屆研究生支教團總隊長鐘馳航說,《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中描述的青年習近平所展現的那種紮根奉獻精神、困境中的樂觀豁達態度,對於現在的青年人依舊熠熠生輝。他說,青年當有志,立志在四方,願以實際行動,志願奉獻,踏實工作。

與此同時,在海外學習交流的南京大學學子們也十分關注此次盛會。美國東部時間10月17日晚上8點45分,遠在太平洋另一邊的祖國正是早上九點整。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傳媒實驗班的19位同學緊緊圍坐在筆記型電腦前。隨著國歌的前奏響起,同學們紛紛起立,整齊地唱起了國歌。“我們自發組織,集體收看網路直播並在會後展開了熱烈討論”,班長鳳羽桐同學說道。開幕會後,同學們紛紛表示,作為遠在他鄉的海外學子,為祖國近些年的發展感到深深的驕傲和自豪。“無數個色彩各異的小夢想,終將匯成一個燦爛斑斕的大夢想。一個富強的國家、一個振興的民族、一個和諧的社會,裡面居住著一群幸福的人民——這就是我們眼裡的中國夢。”

獻禮十九大 全校掀起關注和學習熱潮

18日當天,除學校組織外,南大學子還自發以其他方式關注著黨的十九大開幕會:一些沒有課的同學,就選擇留在寢室觀看網路直播;上午有課的同學,則在下課後放棄午休時間收看重播錄影。據悉,大會勝利閉幕後,學校將把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學校重大政治任務,認真組織師生員工學習,組織理論工作者和幹部師生深入解讀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理論觀點、重大方針政策、重大工作部署,在全校範圍內集中開展黨的十九大精神宣講活動,力求學深學透、融會貫通。學校還將組織學生開展網路知識競賽、主題黨日、專題研討、主題班會等各類活動,在全校掀起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的熱潮。學校校報、校刊、網路、校電視臺將精心策劃、集中報導,大力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宣傳幹部師生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過程中解決實際問題的新成效新進展,增強輿論引導能力,推出一批有分量有深度的報導、評論和理論文章。

當前,南京大學正積極推進“雙一流”建設,並提出了四項戰略計畫:一是把“立德樹人”作為南京大學的根本任務,辦中國最好的本科教育;二是推進“卓越研究計畫”,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戰略,同時聚焦江蘇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做問題導向的原創性研究;三是加強一流隊伍建設,努力縮短與世界一流大學之間的差距;四是推進“學科高峰建設計畫”,努力推動重點建設學科走向國際前列。全體南大人一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牢牢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緊密圍繞“四個服務”戰略目標,把學校發展同國家發展的現實目標和未來方向緊緊相聯,在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征程上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

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青年千人計畫入選者王歡說,這些年國家整體科研實力的提升和支持創新創業的大環境,已經產生了高端人才向國內抱團發展的聚集效應。相信十九大的召開,能夠給科研人員更大的鼓勵和支持,在更高的深度和廣度上推進科學技術的發展。

第六屆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南京大學李興華老師說,党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為新時期高校學生工作點明了前進方向。作為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者,我們要按照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提升思政工作的吸引力與實效性。

南京大學民革、民盟、民建、民進、農工黨、致公黨、九三學社等各民主黨派基層組織委員會成員,南京大學僑聯、台誼會、黨外知識份子聯誼會、留學歸國學者聯誼會等統戰團體委員會(理事會)成員,部分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各界黨外人士代表在校內收看點共同收看實況轉播。

南京大學環境學院教授、青年長江學者、農工党成員張炳回國後主要從事環境管理與政策研究。他表示,國家在科研方面的投入力度逐步加強,“祖國的強大,為廣大海外學子提供了廣闊的舞臺,更需要我們一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

南京大學老幹部黨委組織第八支部收看黨的十九大開幕會。早晨8:50,老幹部黨委第八支部的離休老黨員們(平均年齡88.27歲)準時聚集在一起,懷著無比喜悅的心情在支部年歲最大的黨員劉傑(95周歲)、王慧芬(93周歲)夫婦位於二號新村三樓的寓所中集中觀看了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的開幕會。

曾參加過革命的離休老黨員陳榮三已步入“九十後”高齡,他激動地表示,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我國各個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和成就,人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與日俱增。他希望通過編寫教材、撰寫回憶錄、加強與青年學生交流等方式繼續為國家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青春展風采 南大學子為祖國明天更美好打call

來自各個院系的學生代表在校內即時觀看了黨的十九大開幕會現場直播,認真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報告。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要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南大政府管理學院2014級的維吾爾族學生萬里江·熱合曼說,國家的各種政策,比如精准扶貧這些惠民政策都能夠下達至最偏僻的鄉村。“當塔里木河邊放牧的維吾爾群眾、雅魯藏布江畔勞作的藏族群眾、松花江上穿魚皮衣的赫哲族姑娘都深深感受到國家發展的福利的時候,民族凝聚力就有了,祖國也就會更加繁榮富強。”

南大歷史學院香港籍學生李麗晴兩年前來到南京求學。她說,在南京生活的短短幾年時間,祖國的發展速度超乎想像。滬港高鐵即將開通,還有支付寶支付、ofo的投入使用等等,都讓她強烈地感受到祖國發展越來越快、越來越好。

南大商學院2014級博士、江蘇若博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李華京表示,黨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我相信,在党的領導下、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和社會各界的幫助下,南京大學的雙創平臺會越建越好,成為更多擁有‘創客夢’同學的啟航港灣。”

南京大學學生在西部支教地區關注十九大的召開。據悉,在十九大開幕會當天,支教團各分隊利用現代網路技術,主動結合十九大的開幕直播,給大山裡的孩子們開展起愛國主義教育和國情教育,為他們介紹國家社會的發展狀況以及社會主義強國的美好未來。南京大學第19屆研究生支教團總隊長鐘馳航說,《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中描述的青年習近平所展現的那種紮根奉獻精神、困境中的樂觀豁達態度,對於現在的青年人依舊熠熠生輝。他說,青年當有志,立志在四方,願以實際行動,志願奉獻,踏實工作。

與此同時,在海外學習交流的南京大學學子們也十分關注此次盛會。美國東部時間10月17日晚上8點45分,遠在太平洋另一邊的祖國正是早上九點整。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傳媒實驗班的19位同學緊緊圍坐在筆記型電腦前。隨著國歌的前奏響起,同學們紛紛起立,整齊地唱起了國歌。“我們自發組織,集體收看網路直播並在會後展開了熱烈討論”,班長鳳羽桐同學說道。開幕會後,同學們紛紛表示,作為遠在他鄉的海外學子,為祖國近些年的發展感到深深的驕傲和自豪。“無數個色彩各異的小夢想,終將匯成一個燦爛斑斕的大夢想。一個富強的國家、一個振興的民族、一個和諧的社會,裡面居住著一群幸福的人民——這就是我們眼裡的中國夢。”

獻禮十九大 全校掀起關注和學習熱潮

18日當天,除學校組織外,南大學子還自發以其他方式關注著黨的十九大開幕會:一些沒有課的同學,就選擇留在寢室觀看網路直播;上午有課的同學,則在下課後放棄午休時間收看重播錄影。據悉,大會勝利閉幕後,學校將把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學校重大政治任務,認真組織師生員工學習,組織理論工作者和幹部師生深入解讀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理論觀點、重大方針政策、重大工作部署,在全校範圍內集中開展黨的十九大精神宣講活動,力求學深學透、融會貫通。學校還將組織學生開展網路知識競賽、主題黨日、專題研討、主題班會等各類活動,在全校掀起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的熱潮。學校校報、校刊、網路、校電視臺將精心策劃、集中報導,大力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宣傳幹部師生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過程中解決實際問題的新成效新進展,增強輿論引導能力,推出一批有分量有深度的報導、評論和理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