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要到來了,關於中國的傳統祭祖節日——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中元節,是中國傳統節日裡祭祖的四大節日。

除夕是指農曆每年末最後一天的晚上,即大年初一前夜。因常在夏曆臘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稱該日為年三十,是漢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

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

中元節在陰曆七月十五日,所以簡稱為“七月半”祭祖。那時盛夏已經過去,秋涼剛剛開始。民間相信祖先也會在此時返家探望子孫,故需祭祖。祭拜的儀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時分舉行,

並不局限於特定的一天。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漢族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不知各位有沒有感覺到,如今的祭祖活動有點變味了,

其實這是個緬懷先祖的節日,好多人去褲子都跪破之後還不知道裡邊住的是誰!!祭祖,本身是個比較嚴肅的場合,我們在這個過程中應該多聽聽老一輩給我們講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