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普通的醫生都在治病救人,而他卻是在修復5000年的文化

齊白石作品

在源遠的歷史洪流中,古老的民族將文化提萃,

讓詩人與畫家求索,用獨特的觀察方法和表現形式構建出一個完整的藝術體系——中國畫,使其同希臘的雕刻、法國的音樂,被譽為世界人類藝術寶庫的三傑。

而伴隨著中國書畫的發展與傳播,書畫裝裱與修復的技術和工藝也在不斷發展,成為了包含更多文化、藝術觀念和傳統技藝特徵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這種傳統技藝的支撐下,許多歷史遺留下來的書法繪畫作品才得以長久保存和流傳。

而楊鵬飛,則是一名字畫裝裱及修復師。

楊鵬飛工作圖

“很多事,都講究一個機緣。” 

楊鵬飛給自己的標籤是,“各種破爛字畫的修復醫生”。大學本科學的就是字畫裝裱和修復專業,畢業後去了上海在一所大專學校任教,

講解書畫裝裱技術。工作期間又拜在國家博物館周玉世老師門下學習字畫修復技術,並與老師一同出版了《中國書畫裝裱知識問答》。現在的他回到了家鄉煙臺,經營著一家字畫裝裱及修復的小店。

《中國書畫裝裱知識問答》

即使放在現在,字畫裝裱和修復也算很冷門的專業,

少有人問津,何況是十多年前。對此楊鵬飛解釋道,“我是美術生,大學考入了吉林藝術學院美術學院。我們這個大的專業叫繪畫專業,裡面分了很多方向。大一學的是西方繪畫,而大二選擇的則是國畫方向。如果沒有機緣,我可能也就一直學習國畫到底了”。

楊鵬飛裝裱作品

那究竟是怎樣的機緣呢?“當時比我大兩屆的師哥師姐有這麼一個裱畫方向,也是學校做的一個教學實驗。他們畢業時都被全國各個省級博物館搶著要走了,這對學校和我們來說是個好消息,就業率高。所以我們這一屆就開始動員從已經分好方向的專業裡自主選擇進入裱畫專業。”而裱畫有時是個體力活,楊鵬飛就占著身高的優勢順利進入了裱畫專業,

開始了這個將伴隨一生的學習。

“大學班級裡有14個同學學習字畫裝裱與修復技術,十年後,只有3個人在字畫裝裱修復一線工作,其他同學都轉行了。”

楊鵬飛工作圖

深耕字畫裝裱與修復十多年,從教學工作到獨立經營小店,毫無經商經驗的楊鵬飛只能獨自摸索著,跌跌撞撞向前走。剛開始的時候,就找了一個毛坯房,吃住幹活都在這個樓房裡,白天就到各個古玩市場每個買賣字畫的老闆那裡推銷自己。帶著出過的書籍和修復的作品照片,告訴別人自己是做什麼的。然後混臉熟,混人脈,才慢慢拿到了單子,在創業第一個月其實只掙到240元。

修復裝裱作品(左:修復前 右:修復後)

“別人看到我們裱畫人開店的狀態是這樣的,每天都接到單子,每天從早忙到晚。哇,這個手藝絕對掙大錢,讓親戚朋友開個店,也掙錢吧。我們古玩城就有這麼一個人,他經常去裱畫店裱畫,發現人家生意很好,便讓兒子放棄電氣焊工作學習裝裱。兒子開店後因為裱畫太累了,經常埋怨他老爹是個坑,別人都是坑爹,到這裡是坑兒子。因為裱畫需要站立彎腰,做多長時間的活兒,就要站立彎腰多長時間。腰、腿、脖子等都是裱畫人疾病的重災區,現在我還擔心我會得靜脈曲張呢”。

“既然裝裱行業這麼辛苦還不賺錢,為什麼楊鵬飛還會如此堅持的做下去呢?”

楊鵬飛工作圖

裝裱是技術活,也是經驗活。楊鵬飛的裝裱之路,已走過十餘年,即使現在仍會遇到各種問題。聽著別人經營炒作古玩一單就可以掙到自己好幾年的手藝錢,心裡沒有波瀾是假的。

但是他知道做這個行業靠的就是堅持。手藝這個東西,似乎永遠都沒有底,只有不斷經歷問題、解決問題,在困難中提升自己,才能摸索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唯有堅持,方得始終。

修復裝裱作品(左:修復前 右:修復後)

除手藝技術問題外,產品無法跟上時代的潮流、製作成本與收益不平衡、投資與沉默成本高昂、作品被藏在深山裡鮮為人知等,這同樣是很多手藝人會面臨的問題,而楊鵬飛靠著自己的不斷改進做到了現在。

不會開店就學習開店,聽網課做分析,到各個古玩市場考察,研究互聯網經濟,不停地反思學習與創新。會因為成功修復一張老舊字畫而多添一個肉菜,也會因為與同行交流學習到一個新技能而酌酒一杯。做手藝人,“守”的不僅是藝,還需要“守”住生活。

“古舊字畫的裝裱和修復過程到底是怎樣的呢?”

古法傳統裝裱早在1500年前就已出現,各項裝裱工藝都有詳細的文字記載。明代周嘉胄的《裝潢志》亦是我國系統論述裝裱工藝的經典著作。其法,先用紙覆托於書畫背面,再用綾、絹或紙鑲邊,然後用複背紙複背,幹透後,或裝框(鏡片)。若是掛軸則安裝地軸天杆。製成品有掛軸、手卷,冊頁等形式。

書畫的裝裱除了能在學校裡學到,更多是在市場上拜師學習。但市場上教授的多為現代機器裱,使用熱熔膠膜作為粘合劑裝裱字畫的,只要幾天時間就能學會;傳統的手工裱是用小麥澱粉為粘合劑裝裱字畫,需要一年的訓練才能獨立經營。至於機器裱與手工裱的效果,各有優缺。一般字畫都會選擇機器裱,而價值較高的字畫則更偏向手工裝裱。

楊鵬飛曾接到的需修復的藏品

關於修復學習,更是需要長年累月的積累。通常來說,一張書畫拿到手裡是需要制定修復方案的。有經驗的修復師心裡會有一個底,看一眼就能給出修復方案。

楊鵬飛曾接到的需修復的藏品

書畫先要進行裁剪,將字畫的外衣脫下來,即去掉四周的邊綾和兩端的天地頭。

裁剪

然後將裁剪後的字畫正面朝上放置在塑膠膜上。為了保證書畫的平整,塑膠膜同樣需用水刷平在台案上。

放置塑膠膜

空氣中的酸性物質是使書畫老化的主要原因。所以在修復前還需先用毛巾蓋住畫心正面,用熱水反復清洗去酸。清洗前更需判斷原書畫墨色是否有散開,使紙張空白處變髒,即跑墨現象。如有跑墨,就需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修復挽救了。

清洗

清洗後將另一張塑膠紙刷到畫心正面,字畫翻面,去掉背面的塑膠紙。然後進行揭心,將後面兩層覆背紙和命紙去掉,當然也根據情況命紙可能不去除。

揭心

接著用微稠的漿糊補洞,填補畫面缺失的部分。等漿糊稍微幹了以後再輕微刷一下漿糊,上命紙,晾乾。在可能折斷的地方還需補貼上折條。

漿糊補洞

最後就是全色和接筆了,這一步是比較有難度的。需要修復師具有一定的調色和書畫技巧,否則很難與原畫匹配上。全色接筆晾乾後,噴水上牆。待自然掙幹後再做修正,繼續修補破損缺失的部分。若無需再修補,則可下牆裝裱成品。

修復裝裱作品(上:修復前 下:修復後)

楊鵬飛目前接待的顧客都是個人,一副四尺立軸作品機器裱大概需要45元,手工裱因為更精細則需花費200元左右,如需修復便會視作品需要的技術與難度來計算了。

如果想要接到博物館的文物修復,則需要有國家的文物修復資質,這個是比較難申請下來的。同時對於市級以下的博物館,如果有文物修復的需求,一般是會將其送到擁有更完備器材和人員的省級博物院進行修復。

Tips: 除上海博物館、故宮博物館有相對獨立的招聘制度外,很多博物館都屬於事業單位,有興趣的童鞋,可以考取博物館的事業編制,進去後機構會培養的喔~

正如楊鵬飛所說,做一個手藝人,所需的成本沉默太高,唯有堅持才能獲得勝利。

登錄手藝網,即可進入楊鵬飛老師的手藝網主頁,與老師進行更多交流。

http://www.91craft.com/

毫無經商經驗的楊鵬飛只能獨自摸索著,跌跌撞撞向前走。剛開始的時候,就找了一個毛坯房,吃住幹活都在這個樓房裡,白天就到各個古玩市場每個買賣字畫的老闆那裡推銷自己。帶著出過的書籍和修復的作品照片,告訴別人自己是做什麼的。然後混臉熟,混人脈,才慢慢拿到了單子,在創業第一個月其實只掙到240元。

修復裝裱作品(左:修復前 右:修復後)

“別人看到我們裱畫人開店的狀態是這樣的,每天都接到單子,每天從早忙到晚。哇,這個手藝絕對掙大錢,讓親戚朋友開個店,也掙錢吧。我們古玩城就有這麼一個人,他經常去裱畫店裱畫,發現人家生意很好,便讓兒子放棄電氣焊工作學習裝裱。兒子開店後因為裱畫太累了,經常埋怨他老爹是個坑,別人都是坑爹,到這裡是坑兒子。因為裱畫需要站立彎腰,做多長時間的活兒,就要站立彎腰多長時間。腰、腿、脖子等都是裱畫人疾病的重災區,現在我還擔心我會得靜脈曲張呢”。

“既然裝裱行業這麼辛苦還不賺錢,為什麼楊鵬飛還會如此堅持的做下去呢?”

楊鵬飛工作圖

裝裱是技術活,也是經驗活。楊鵬飛的裝裱之路,已走過十餘年,即使現在仍會遇到各種問題。聽著別人經營炒作古玩一單就可以掙到自己好幾年的手藝錢,心裡沒有波瀾是假的。

但是他知道做這個行業靠的就是堅持。手藝這個東西,似乎永遠都沒有底,只有不斷經歷問題、解決問題,在困難中提升自己,才能摸索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唯有堅持,方得始終。

修復裝裱作品(左:修復前 右:修復後)

除手藝技術問題外,產品無法跟上時代的潮流、製作成本與收益不平衡、投資與沉默成本高昂、作品被藏在深山裡鮮為人知等,這同樣是很多手藝人會面臨的問題,而楊鵬飛靠著自己的不斷改進做到了現在。

不會開店就學習開店,聽網課做分析,到各個古玩市場考察,研究互聯網經濟,不停地反思學習與創新。會因為成功修復一張老舊字畫而多添一個肉菜,也會因為與同行交流學習到一個新技能而酌酒一杯。做手藝人,“守”的不僅是藝,還需要“守”住生活。

“古舊字畫的裝裱和修復過程到底是怎樣的呢?”

古法傳統裝裱早在1500年前就已出現,各項裝裱工藝都有詳細的文字記載。明代周嘉胄的《裝潢志》亦是我國系統論述裝裱工藝的經典著作。其法,先用紙覆托於書畫背面,再用綾、絹或紙鑲邊,然後用複背紙複背,幹透後,或裝框(鏡片)。若是掛軸則安裝地軸天杆。製成品有掛軸、手卷,冊頁等形式。

書畫的裝裱除了能在學校裡學到,更多是在市場上拜師學習。但市場上教授的多為現代機器裱,使用熱熔膠膜作為粘合劑裝裱字畫的,只要幾天時間就能學會;傳統的手工裱是用小麥澱粉為粘合劑裝裱字畫,需要一年的訓練才能獨立經營。至於機器裱與手工裱的效果,各有優缺。一般字畫都會選擇機器裱,而價值較高的字畫則更偏向手工裝裱。

楊鵬飛曾接到的需修復的藏品

關於修復學習,更是需要長年累月的積累。通常來說,一張書畫拿到手裡是需要制定修復方案的。有經驗的修復師心裡會有一個底,看一眼就能給出修復方案。

楊鵬飛曾接到的需修復的藏品

書畫先要進行裁剪,將字畫的外衣脫下來,即去掉四周的邊綾和兩端的天地頭。

裁剪

然後將裁剪後的字畫正面朝上放置在塑膠膜上。為了保證書畫的平整,塑膠膜同樣需用水刷平在台案上。

放置塑膠膜

空氣中的酸性物質是使書畫老化的主要原因。所以在修復前還需先用毛巾蓋住畫心正面,用熱水反復清洗去酸。清洗前更需判斷原書畫墨色是否有散開,使紙張空白處變髒,即跑墨現象。如有跑墨,就需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修復挽救了。

清洗

清洗後將另一張塑膠紙刷到畫心正面,字畫翻面,去掉背面的塑膠紙。然後進行揭心,將後面兩層覆背紙和命紙去掉,當然也根據情況命紙可能不去除。

揭心

接著用微稠的漿糊補洞,填補畫面缺失的部分。等漿糊稍微幹了以後再輕微刷一下漿糊,上命紙,晾乾。在可能折斷的地方還需補貼上折條。

漿糊補洞

最後就是全色和接筆了,這一步是比較有難度的。需要修復師具有一定的調色和書畫技巧,否則很難與原畫匹配上。全色接筆晾乾後,噴水上牆。待自然掙幹後再做修正,繼續修補破損缺失的部分。若無需再修補,則可下牆裝裱成品。

修復裝裱作品(上:修復前 下:修復後)

楊鵬飛目前接待的顧客都是個人,一副四尺立軸作品機器裱大概需要45元,手工裱因為更精細則需花費200元左右,如需修復便會視作品需要的技術與難度來計算了。

如果想要接到博物館的文物修復,則需要有國家的文物修復資質,這個是比較難申請下來的。同時對於市級以下的博物館,如果有文物修復的需求,一般是會將其送到擁有更完備器材和人員的省級博物院進行修復。

Tips: 除上海博物館、故宮博物館有相對獨立的招聘制度外,很多博物館都屬於事業單位,有興趣的童鞋,可以考取博物館的事業編制,進去後機構會培養的喔~

正如楊鵬飛所說,做一個手藝人,所需的成本沉默太高,唯有堅持才能獲得勝利。

登錄手藝網,即可進入楊鵬飛老師的手藝網主頁,與老師進行更多交流。

http://www.91craf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