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薪火相傳|中醫名家的中醫傳承路

古代中醫的傳承之路

中華醫藥學歷經兩千多年發展,至今仍能屹立於世界醫學之林,其間大師名醫輩出,醫學流派林立,學術思想流傳甚廣。其經典的醫學理論、獨特的診療手段、完整的中醫藥學體系延續至今,

然隨著經濟全球化、科技現代化的迅猛發展,中醫藥傳承正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

那麼,在最開始的中醫的都是如何進行一種傳承的呢?

師徒授受,流派爭鳴

師承即師徒之間進行傳授學習的方法,又稱“親炙”,它是我國古代傳授醫學知識的主要形式,

對中醫學的延續和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正如韓愈所說“古之學者必有師”。

師承的基本過程為師父要求弟子在臨床之前或臨床之同時,誦記大量中醫經典,培養深厚的中醫理論根基。同時由師父言傳身教,教授心得,

把自己積累的臨證經驗傳授給弟子,弟子就能夠在無需花費大量時間摸索經驗的情況下,很快便繼承師父的診療特點。

師父獨特的學術經驗經過幾代甚至十幾代的弟子不斷繼承與創新,這是中醫眾多學派形成的重要方式。此外中醫學徒也是師承的一種常見形式,徒弟自幼年跟隨師父學習,歷史上這種模式培養出來的名醫數不勝數,大多數名醫的成長均經由此途徑。

這種師徒授受的傳承模式,對眾多醫學流派的產生有深遠影響,如易水學派、河間學派等,正因此模式中醫學出現了學術爭鳴、百花齊放的盛景,有力促進了中醫藥的發展。

代表醫家

李東垣

李東垣,又名李杲,字明之,補土派代表人物,金元四大家之一,

晚年自號東垣老人。其生逢亂世,母親為庸醫所害,立志習醫,求學心切,不惜離鄉四百餘裡,挾千金以拜燕趙名醫張元素為師。

經過源年的刻苦學習,東垣“盡得其法”,遂辭別元素返回故里。創立並完善了“補土派”理論,發展了中醫歷史上著名的易水學派。

著有《脾胃論》《蘭室秘藏》《醫學發明》等。

朱丹溪

朱丹溪,元代著名醫家,字彥修,名震亨,人稱丹溪翁。

因其母之患頑疾而學醫,晝夜研習經典,後拜見名醫羅知悌,數次往返登門拜謁均遭閉門拒客,趑趄三月有餘。但其心誠意真,每日拱手立於門前,置風雨於不顧。羅先生“愛其誠”,始獲相見,豈知一見如故,收其為徒,朱震亨盡得其妙旨,終成一代大師,著有《格致餘論》《局方發揮》《金匱鉤玄》《本草衍義補遺》等,朱丹溪效仿“程門立雪”之舉在醫界亦傳為美談。

《金匱鉤玄》卷之三

葉天士

葉天士,清代傑出醫學家,名桂,號香岩,別號南陽先生。少承家學,日習儒經,夜習岐黃。十四歲其父亡故,他繼續拜父親的門生朱某為師。

他所創立的溫病衛氣營血辨證論治綱領,為溫病學說理論體系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著有《溫熱論》《臨證指南醫案》。葉天士還培養了不少濟世救人的名醫。史稱“大江南北,言醫者轍以桂為宗,百餘年來,私淑者眾”。

私淑名醫,學術承繼

私淑是一種自學與師承相結合的方法,是指對某一名醫的學術思想特別欽佩,因各種原因而又不能受其親炙,於是將其學術思想、臨床經驗著作作為自己刻苦鑽研的內容,對該名醫學術思想和臨證經驗進行繼承並不斷發揚。

代表醫家

張從正

張從正,宋金時期醫家,攻下派的代表人物,金元四大家之一,字子和,號戴人。

他非常欽佩寒涼派劉完素的醫術,故私淑劉完素,用劉完素的理論來指導自己的醫療實踐,充實自己的學術思想,創攻邪一派,促進了中醫學的發展。

羅知悌

羅知悌,宋末元初醫家,字子敬。為寒涼派代表人物劉完素的再傳弟子。

羅知悌

同時羅知悌還私淑攻下派張從正、補土派李東垣的學說。臨床上不恪守一家之言,善於吸收各家之長,勇於實踐創新,不斷豐富完善,形成具獨具特色的學術思想。

家學淵源,一脈相傳

家傳是中醫教育的又一主要形式。傳統中醫以在家族之內傳授為主,即所謂世醫之家,古語有雲“醫不三世,不服其藥”,即世代相傳的醫家,更易贏得患者的信任。

究其原因:

一則:世醫之家的子弟從小耳濡目染,容易入門,培養興趣,積累知識;

二則:醫學作為一門職業,在同一家族中傳授可更為穩定,更有甚者,將家傳醫學秘而不宣,甚則傳內不傳外。

家傳之方式使醫學主要在家族內得以流傳,在客觀上對中醫學的發展產生了較大影響,古代有大量名醫出自此模式,如南北朝時期徐氏家族的八世家傳。

一般而言,家族醫學鏈的傳承方式容易造成中醫學術的“失傳”。但新安地區宗族社會倫理觀念維繫了家族傳承醫鏈的長期穩定性,有效防止中醫學術的失傳。同時新安地區重視學術交流與訪師問道,彌補了家族傳承鏈的一家之言和門戶之見之不足,兼具家族傳承和師徒傳授共同優點。

新安醫學宗族鏈式的傳承模式為祖國醫學培養名醫無數,為醫學傳承做出了重要貢獻,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代表醫家

薛己

薛己,明代醫學家,字新甫,號立齋。

其父薛鎧(著《保嬰攝要》)曾為太醫院醫士,薛己自幼繼承家訓,得其家傳,精研醫術,兼通內、外、婦、兒各科,名著一時。著有《外科樞要》《內科摘要》等。

李時珍

李時珍,明代偉大醫藥學家,字東璧,號瀕湖,晚年自號瀕湖山人。

李時珍

其祖父、父親均為當地名醫,李時珍繼承家學,尤其重視本草,並富實踐,參考歷代有關醫藥及其學術書籍八百餘種,結合自身經驗,家傳秘方及調查研究,歷時二十七年編成中草藥巨著《本草綱目》,此外還著有《奇經八脈考》《瀕湖脈學》等。

《奇經八脈考》

囊螢映雪,自學成才

古代通過自學成醫者也為數不少,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因自身有疾或家屬患病而鑽研醫術。

二:由於科舉仕途不利或某種原因厭於仕途轉而學醫。

三:受社會倫理觀念的影響,繼以留心醫學。

自學中醫者大多具備一定文化素養,他們主要通過閱讀鑽研歷代醫學名著,進而融匯實踐。

代表醫家

皇甫謐

皇甫謐,魏晉醫家,字士安,自號玄晏先生。其園苑歲時突然患風痹病,屢治不效。遂皇甫謐決定自學醫學,由攻讀四書五經轉為研習醫學。

他重點研究針灸學,經多年努力,寫出了我國歷史上第一部針灸學專著《針灸甲乙經》。

《針灸甲乙經》

徐靈胎

徐靈胎,清代醫家,名大椿,晚號洄溪老人。

徐靈胎

圓苑歲開始研習中醫經典《難經》《黃帝內經》,閱讀大量中醫典籍,邊學習邊著書,集各家之長,各個流派的思想和方劑均有運用。同時在水利學、音律學、天文學等多方面均頗有建樹,醫學著作有《難經經釋》《神農本草經百種錄》 《醫學源流論》《蘭台軌範》《慎疾芻言》等。

《醫學源流論》

學府傳授,人才培育

學府傳授是由朝廷建立醫學校,招收學生,培養醫生。學府傳授在南北朝時已見端倪,至唐代設立了我國具有相當規模及影響的醫學校太醫署。

太醫署由行政、教學、醫療、藥工等部門組成,除負責王室與朝廷大臣的醫療保健外,同時主管醫學教育,宋、金、元、明、清幾個朝代的醫學校都與唐“太醫署”相類似。自唐至清,醫學教育經歷了發展、興盛、衰落至再興起、重振的曲折過程。

從歷史上看,唐代太醫署、宋代太醫局均屬於正規的醫學校,有明確的培養目標,有具體的行政設置、學科設置、課程設置、學制和考試、升級、畢業、獎罰等嚴格的管理制度。這些雖還不能與當代的醫學校相提並論,但在當時已具備了一定的規模,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培養了相當數量的中醫藥人才。

傳承模式除以上五種常見外,還有其他模式,例如講學論辯模式。

講學論辯模式是中國古代獨具特色的醫學教育模式,在中醫界是獨領學術爭鳴和充滿科研探討風氣的模式,如清代張志聰創辦的侶山堂書院。

張隱庵

張隱庵,清代醫家,名志聰。出身醫學世家,少年喪父,遂棄儒習醫,師事名醫張卿子,學醫行醫數十年,窮研醫理,醫術高明,構侶山堂於杭州胥山,招同道、弟子數十人,講論醫學,極一時之盛,主張集體創作,為中醫學傳承民間授徒形式之一大發展。著有《素問集注》《靈樞經集注》《侶山堂類辨》等。

《侶山堂類辨》

以上幾種模式在祖國醫學的傳承中並非單一進行,往往是以一種為主兼有其他模式,甚則是多者並行,取各家之所長。

如清代名醫葉天士為家傳醫學,此外在從醫生涯中先後拜數十名名醫為師,宗各家學說,創立溫病衛氣營血辨證綱領,為溫病學說理論體系的形成奠定了堅實基礎;又如名醫羅知悌為寒涼派代表人物劉完素的再傳弟子,同時還私淑攻下派張子和、補土派李東垣之學說;溫補派醫家張介賓幼時即從父學醫研習《內經》,員猿歲時隨父至京,拜京都名醫金夢石為師,深研醫理,終成一代大家。

各具特色的教育方式培養了眾多的中醫藥人才,正因為各種不同的教育模式,使古人在中醫教育上積累了寶貴經驗。今天我們認真探索,汲取其精華,為現代中醫藥人才培養服務,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置風雨於不顧。羅先生“愛其誠”,始獲相見,豈知一見如故,收其為徒,朱震亨盡得其妙旨,終成一代大師,著有《格致餘論》《局方發揮》《金匱鉤玄》《本草衍義補遺》等,朱丹溪效仿“程門立雪”之舉在醫界亦傳為美談。

《金匱鉤玄》卷之三

葉天士

葉天士,清代傑出醫學家,名桂,號香岩,別號南陽先生。少承家學,日習儒經,夜習岐黃。十四歲其父亡故,他繼續拜父親的門生朱某為師。

他所創立的溫病衛氣營血辨證論治綱領,為溫病學說理論體系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著有《溫熱論》《臨證指南醫案》。葉天士還培養了不少濟世救人的名醫。史稱“大江南北,言醫者轍以桂為宗,百餘年來,私淑者眾”。

私淑名醫,學術承繼

私淑是一種自學與師承相結合的方法,是指對某一名醫的學術思想特別欽佩,因各種原因而又不能受其親炙,於是將其學術思想、臨床經驗著作作為自己刻苦鑽研的內容,對該名醫學術思想和臨證經驗進行繼承並不斷發揚。

代表醫家

張從正

張從正,宋金時期醫家,攻下派的代表人物,金元四大家之一,字子和,號戴人。

他非常欽佩寒涼派劉完素的醫術,故私淑劉完素,用劉完素的理論來指導自己的醫療實踐,充實自己的學術思想,創攻邪一派,促進了中醫學的發展。

羅知悌

羅知悌,宋末元初醫家,字子敬。為寒涼派代表人物劉完素的再傳弟子。

羅知悌

同時羅知悌還私淑攻下派張從正、補土派李東垣的學說。臨床上不恪守一家之言,善於吸收各家之長,勇於實踐創新,不斷豐富完善,形成具獨具特色的學術思想。

家學淵源,一脈相傳

家傳是中醫教育的又一主要形式。傳統中醫以在家族之內傳授為主,即所謂世醫之家,古語有雲“醫不三世,不服其藥”,即世代相傳的醫家,更易贏得患者的信任。

究其原因:

一則:世醫之家的子弟從小耳濡目染,容易入門,培養興趣,積累知識;

二則:醫學作為一門職業,在同一家族中傳授可更為穩定,更有甚者,將家傳醫學秘而不宣,甚則傳內不傳外。

家傳之方式使醫學主要在家族內得以流傳,在客觀上對中醫學的發展產生了較大影響,古代有大量名醫出自此模式,如南北朝時期徐氏家族的八世家傳。

一般而言,家族醫學鏈的傳承方式容易造成中醫學術的“失傳”。但新安地區宗族社會倫理觀念維繫了家族傳承醫鏈的長期穩定性,有效防止中醫學術的失傳。同時新安地區重視學術交流與訪師問道,彌補了家族傳承鏈的一家之言和門戶之見之不足,兼具家族傳承和師徒傳授共同優點。

新安醫學宗族鏈式的傳承模式為祖國醫學培養名醫無數,為醫學傳承做出了重要貢獻,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代表醫家

薛己

薛己,明代醫學家,字新甫,號立齋。

其父薛鎧(著《保嬰攝要》)曾為太醫院醫士,薛己自幼繼承家訓,得其家傳,精研醫術,兼通內、外、婦、兒各科,名著一時。著有《外科樞要》《內科摘要》等。

李時珍

李時珍,明代偉大醫藥學家,字東璧,號瀕湖,晚年自號瀕湖山人。

李時珍

其祖父、父親均為當地名醫,李時珍繼承家學,尤其重視本草,並富實踐,參考歷代有關醫藥及其學術書籍八百餘種,結合自身經驗,家傳秘方及調查研究,歷時二十七年編成中草藥巨著《本草綱目》,此外還著有《奇經八脈考》《瀕湖脈學》等。

《奇經八脈考》

囊螢映雪,自學成才

古代通過自學成醫者也為數不少,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因自身有疾或家屬患病而鑽研醫術。

二:由於科舉仕途不利或某種原因厭於仕途轉而學醫。

三:受社會倫理觀念的影響,繼以留心醫學。

自學中醫者大多具備一定文化素養,他們主要通過閱讀鑽研歷代醫學名著,進而融匯實踐。

代表醫家

皇甫謐

皇甫謐,魏晉醫家,字士安,自號玄晏先生。其園苑歲時突然患風痹病,屢治不效。遂皇甫謐決定自學醫學,由攻讀四書五經轉為研習醫學。

他重點研究針灸學,經多年努力,寫出了我國歷史上第一部針灸學專著《針灸甲乙經》。

《針灸甲乙經》

徐靈胎

徐靈胎,清代醫家,名大椿,晚號洄溪老人。

徐靈胎

圓苑歲開始研習中醫經典《難經》《黃帝內經》,閱讀大量中醫典籍,邊學習邊著書,集各家之長,各個流派的思想和方劑均有運用。同時在水利學、音律學、天文學等多方面均頗有建樹,醫學著作有《難經經釋》《神農本草經百種錄》 《醫學源流論》《蘭台軌範》《慎疾芻言》等。

《醫學源流論》

學府傳授,人才培育

學府傳授是由朝廷建立醫學校,招收學生,培養醫生。學府傳授在南北朝時已見端倪,至唐代設立了我國具有相當規模及影響的醫學校太醫署。

太醫署由行政、教學、醫療、藥工等部門組成,除負責王室與朝廷大臣的醫療保健外,同時主管醫學教育,宋、金、元、明、清幾個朝代的醫學校都與唐“太醫署”相類似。自唐至清,醫學教育經歷了發展、興盛、衰落至再興起、重振的曲折過程。

從歷史上看,唐代太醫署、宋代太醫局均屬於正規的醫學校,有明確的培養目標,有具體的行政設置、學科設置、課程設置、學制和考試、升級、畢業、獎罰等嚴格的管理制度。這些雖還不能與當代的醫學校相提並論,但在當時已具備了一定的規模,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培養了相當數量的中醫藥人才。

傳承模式除以上五種常見外,還有其他模式,例如講學論辯模式。

講學論辯模式是中國古代獨具特色的醫學教育模式,在中醫界是獨領學術爭鳴和充滿科研探討風氣的模式,如清代張志聰創辦的侶山堂書院。

張隱庵

張隱庵,清代醫家,名志聰。出身醫學世家,少年喪父,遂棄儒習醫,師事名醫張卿子,學醫行醫數十年,窮研醫理,醫術高明,構侶山堂於杭州胥山,招同道、弟子數十人,講論醫學,極一時之盛,主張集體創作,為中醫學傳承民間授徒形式之一大發展。著有《素問集注》《靈樞經集注》《侶山堂類辨》等。

《侶山堂類辨》

以上幾種模式在祖國醫學的傳承中並非單一進行,往往是以一種為主兼有其他模式,甚則是多者並行,取各家之所長。

如清代名醫葉天士為家傳醫學,此外在從醫生涯中先後拜數十名名醫為師,宗各家學說,創立溫病衛氣營血辨證綱領,為溫病學說理論體系的形成奠定了堅實基礎;又如名醫羅知悌為寒涼派代表人物劉完素的再傳弟子,同時還私淑攻下派張子和、補土派李東垣之學說;溫補派醫家張介賓幼時即從父學醫研習《內經》,員猿歲時隨父至京,拜京都名醫金夢石為師,深研醫理,終成一代大家。

各具特色的教育方式培養了眾多的中醫藥人才,正因為各種不同的教育模式,使古人在中醫教育上積累了寶貴經驗。今天我們認真探索,汲取其精華,為現代中醫藥人才培養服務,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