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規劃建設美麗宜居幸福西寧

青海新聞網訊 “城市是文化和感情的記憶載體”。

回望這幾年西寧城市規劃建設發展的點點滴滴,每一步、每一個角落,我們會看到,我們更加重視規劃的前瞻性、整體性和統一性,

更加重視規劃、建設、管理與城市發展、社會需求的協調,更加重視城市規劃與文化的深度融合,更加重視城市特色和個性,更加重視細梢末節的百姓感受……我們的城市規劃建設是老百姓感同身受最明顯的變化音符。一件件城市規劃建設藍圖已經或正在變為現實,不僅讓西寧城市變得更加美好,更增添了西寧人民對自己城市的由衷熱愛和對美好未來的無比憧憬。

近五年來,市城鄉規劃和建設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四個扎扎實實”重大要求,著力推動“四個轉變”,忠實踐行“兩個絕對”,圍繞“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城市,建設幸福西寧”總目標,堅決落實市委、市政府各項決策部署,積極進取、攻堅克難,城市規劃建設各項工作穩步推進,讓西寧城市變得越來越精細優美。

融入綠色生態

規劃城市規劃未來

規劃一座城市就是設計一種生活。圍繞建設宜居宜業的“生活之城、幸福之城”的目標,近年來,西寧市積極構建綠色生態格局,更加注重城鄉規劃研究,

讓城市在不斷地設計中變得更加有味道、有內涵。

【注重戰略思路研究】圍繞構建“一芯雙城、環狀組團發展”的生態山水城市格局,啟動了空間規劃“多規合一”試點和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的修編工作,完成《西寧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東部城市群西寧都市區戰略規劃》《西寧新區總體規劃》等戰略規劃。積極開展編制重大基礎設施規劃、《西寧市規劃建設“十三五”發展思路》、“十三五”拓展城市空間等專題研究。

開展《西寧市建設“一帶一路”戰略規劃》編制,完成西寧市《生態紅線規劃》,編制完成覆蓋全市126.9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詳細規劃》,進一步完善和細化市域空間管制。

【全面推進“城市雙修”】啟動“城市雙修”總體規劃編制和城市綠地系統提升工程,打造青藏高原生態修復示範區。完成《西寧市“生態修復城市修補”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推動“多規合一”試點,

開展《西寧市空間規劃“多規合一”》編制,提升全域空間管控能力。

【注重城市風貌塑造】圍繞城市風貌特色、第五立面、色彩亮化等新領域,積極開展創新研究,形成《城市夜景總體規劃》《西寧市城市色彩概念性規劃》《城市色彩建築立面色彩審核及建築色彩設計》等成果,有力支撐了城市規劃專業化管理水準的提升。全面推進西寧衛城傳統特色街區建設,編制《西寧市城市建築風貌導則》,加強沈那遺址周邊風貌設計,開展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劃定,努力打造“高原泉城品牌”。

城市建設項目

讓美麗西寧更有范兒

圍繞重點項目建設,全力狠抓項目攻堅,西寧市在城市規劃建設中,抓亮點、求特色、提品質,將通過一系列建設專案,讓美麗西寧更有范兒。

【構建外環內網立體交通】實施“暢通西寧”建設,共計實施“外環內網、公交都市、智慧交通、公共停車場、綠道網路、文明交通”六個專項,先後建成30余項為民辦實事項目。推進主城70公里高速公路環全線貫通,開工建設鳳凰山快速路、主城高速環線西城大街連接線等重點專案,主城區主幹路網體系和城區交通“小迴圈”系統逐步完善。

【綜合管廊解決地下問題】推進綜合管廊建設。截至2017年9月底,共完成地下綜合管廊建設21公里,順利完成住建部2016年下達的西寧市開工建設任務。其中,大學城片區高教路南段、學院路按期完工,雨污水艙及時投入使用,確保了師大新校區順利入住。

【市民輕騎慢跑在綠道上】實施綠道網路建設。已完成308公里綠道建設工作,先後完成湟水河、南川河濱水綠道,大南山、北山美麗園、北川渠、北川河綠道,以及連接大通、湟中的聯絡道。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已建設完成60個網站,共投放1200餘輛公共自行車,綠道標識導向系統已安裝及交付各區2057塊。

【海綿城市西寧深呼吸】實施海綿城市建設。按照《西寧市海綿城市試點區建設專案系統性詳細規劃》(2016-2018)要求,突出“滲、滯、蓄”技術措施,採用“截流、引導、蓄存、多用、增綠”的技術手段,建設具有地域特色,符合當地降雨條件的海綿建設項目。

農戶得實惠讓鄉村更加美麗

西寧市加快推進民生專案,連續實施“百企聯百村”“黨政軍企共建新農村”“千村建設百村示範”、高原美麗鄉村及農村“兩房”建設,實施特色鄉村風貌提升工程,開展村莊環境整治,打造富有特色、宜居宜業宜游的高原美麗鄉村。至2016年底,共完成203個高原美麗鄉村建設項目,累計完成投資20.94億元,專案惠及103個鄉(鎮)、54697戶、218373人。實施農村“兩房”建設66457戶,實施獎勵性住房96871戶。

城市建築處處透著濃濃綠意

西寧市積極推動綠色建築發展,全面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嚴把建設項目規劃設計方案和施工圖設計審查關,從規劃、設計、施工、管理等環節入手,對新建道路、綜合管廊、公交港灣、交叉口渠化、綠化等方面提高道路設計標準和建設標準,加強對城市市政基礎的科學管理。加強新建建築節能的監督管理,過去五年新增節能建築面積518.3萬平方米,組織實施1329戶農村被動式太陽能暖房項目,開展裝配式建築試點、無障礙環境建設、既有居住建築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專案,共實施改造項目319.11萬平方米。

強化行業管理落實安全監管責任

【規範專案審批】成立城鄉規劃專家委員會,建立省市聯合審查機制和三級會審制度。精簡審批流程,對專案行政審批進行“全流程再造”,將建設工程項目所涉及的審批部門壓縮到9個主要部門,審批事項壓縮到25項,審批時限壓縮到40個工作日。加快完善西寧市規劃技術標準體系,制定《西寧北山美麗園永久性綠地管理辦法》《西寧市建設專案容積率計算管理規定》等技術標準,嚴格執行《西寧市城鄉規劃管理條例》,深入開展違法建設專項整治,對違法建設“零容忍、嚴打擊、零增長”。

【提升市政道路建設標準】積極推進低影響開發建設模式,提高道路建設、海綿城市、綜合管廊建設、自行車道、綠化建設標準,進一步提升道路規劃、設計、施工、管理水準。理順市政設施管理體制,加強道路挖掘(佔用)管理,實施“市查區改”與“自查自改”相結合的巡查管理機制,2013年以來累計維修市政道路120萬平方米等。

【加強建設工程品質安全】加強建設工程招標投標監管,對代理機構進行專項檢查,受理投訴辦結率100%。深入開展全市大氣污染治理,全面落實5個100%標準措施。對建築市場全面實施品質安全監管,對建設項目分級(ABC三級)管理。在全省率先開展分戶驗收試點,全面開展工程品質兩年治理行動,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示範工地建設,健全工程品質監督機制,提高工程品質監管水準。積極開展分戶計量試點工作,五年新增供熱面積60萬平方米。

加強沈那遺址周邊風貌設計,開展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劃定,努力打造“高原泉城品牌”。

城市建設項目

讓美麗西寧更有范兒

圍繞重點項目建設,全力狠抓項目攻堅,西寧市在城市規劃建設中,抓亮點、求特色、提品質,將通過一系列建設專案,讓美麗西寧更有范兒。

【構建外環內網立體交通】實施“暢通西寧”建設,共計實施“外環內網、公交都市、智慧交通、公共停車場、綠道網路、文明交通”六個專項,先後建成30余項為民辦實事項目。推進主城70公里高速公路環全線貫通,開工建設鳳凰山快速路、主城高速環線西城大街連接線等重點專案,主城區主幹路網體系和城區交通“小迴圈”系統逐步完善。

【綜合管廊解決地下問題】推進綜合管廊建設。截至2017年9月底,共完成地下綜合管廊建設21公里,順利完成住建部2016年下達的西寧市開工建設任務。其中,大學城片區高教路南段、學院路按期完工,雨污水艙及時投入使用,確保了師大新校區順利入住。

【市民輕騎慢跑在綠道上】實施綠道網路建設。已完成308公里綠道建設工作,先後完成湟水河、南川河濱水綠道,大南山、北山美麗園、北川渠、北川河綠道,以及連接大通、湟中的聯絡道。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已建設完成60個網站,共投放1200餘輛公共自行車,綠道標識導向系統已安裝及交付各區2057塊。

【海綿城市西寧深呼吸】實施海綿城市建設。按照《西寧市海綿城市試點區建設專案系統性詳細規劃》(2016-2018)要求,突出“滲、滯、蓄”技術措施,採用“截流、引導、蓄存、多用、增綠”的技術手段,建設具有地域特色,符合當地降雨條件的海綿建設項目。

農戶得實惠讓鄉村更加美麗

西寧市加快推進民生專案,連續實施“百企聯百村”“黨政軍企共建新農村”“千村建設百村示範”、高原美麗鄉村及農村“兩房”建設,實施特色鄉村風貌提升工程,開展村莊環境整治,打造富有特色、宜居宜業宜游的高原美麗鄉村。至2016年底,共完成203個高原美麗鄉村建設項目,累計完成投資20.94億元,專案惠及103個鄉(鎮)、54697戶、218373人。實施農村“兩房”建設66457戶,實施獎勵性住房96871戶。

城市建築處處透著濃濃綠意

西寧市積極推動綠色建築發展,全面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嚴把建設項目規劃設計方案和施工圖設計審查關,從規劃、設計、施工、管理等環節入手,對新建道路、綜合管廊、公交港灣、交叉口渠化、綠化等方面提高道路設計標準和建設標準,加強對城市市政基礎的科學管理。加強新建建築節能的監督管理,過去五年新增節能建築面積518.3萬平方米,組織實施1329戶農村被動式太陽能暖房項目,開展裝配式建築試點、無障礙環境建設、既有居住建築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專案,共實施改造項目319.11萬平方米。

強化行業管理落實安全監管責任

【規範專案審批】成立城鄉規劃專家委員會,建立省市聯合審查機制和三級會審制度。精簡審批流程,對專案行政審批進行“全流程再造”,將建設工程項目所涉及的審批部門壓縮到9個主要部門,審批事項壓縮到25項,審批時限壓縮到40個工作日。加快完善西寧市規劃技術標準體系,制定《西寧北山美麗園永久性綠地管理辦法》《西寧市建設專案容積率計算管理規定》等技術標準,嚴格執行《西寧市城鄉規劃管理條例》,深入開展違法建設專項整治,對違法建設“零容忍、嚴打擊、零增長”。

【提升市政道路建設標準】積極推進低影響開發建設模式,提高道路建設、海綿城市、綜合管廊建設、自行車道、綠化建設標準,進一步提升道路規劃、設計、施工、管理水準。理順市政設施管理體制,加強道路挖掘(佔用)管理,實施“市查區改”與“自查自改”相結合的巡查管理機制,2013年以來累計維修市政道路120萬平方米等。

【加強建設工程品質安全】加強建設工程招標投標監管,對代理機構進行專項檢查,受理投訴辦結率100%。深入開展全市大氣污染治理,全面落實5個100%標準措施。對建築市場全面實施品質安全監管,對建設項目分級(ABC三級)管理。在全省率先開展分戶驗收試點,全面開展工程品質兩年治理行動,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示範工地建設,健全工程品質監督機制,提高工程品質監管水準。積極開展分戶計量試點工作,五年新增供熱面積60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