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晚上不要帶孩子出門,原來是這個原因!

孩子還小的時候,想帶著孩子出去玩玩,家裡長輩就一直攔著,說給孩子小,不能晚上出去,會看到不好的東西,嚇著孩子。說的我一直以為真的有什麼東西呢!

而不少地方也是有這種說法,

尤其是到了晚上,家長一般都不會讓孩子再出去,就怕看到什麼東西讓孩子收到驚嚇。身邊確實也有這樣的例子,孩子晚上出去回來之後就開始哭鬧。

我們暫且不討論是不是真的存在所謂的“髒東西”,其實,不讓孩子晚上出門,確實也有一定的道理。

1、天黑,不安全

以前看過一個新聞,是因為晚上的時候,奶奶帶著孩子到公園玩,奶奶在健身器材那裡,小孫子自己玩,

可是過了一會兒,奶奶找不到孩子了,最後只能報警請員警幫忙。

這個事情告訴我們,天黑之後真的很難保證孩子的安全,尤其是晚上的行人比較少,如果碰到壞人我們也很難保證孩子的安全。所以,儘量不要讓孩子晚上出門,尤其是照明不好的地方,更要注意。

2、晚上,是孩子的生長高峰期

一般來說,小寶貝的生長激素大都會在晚上十點之後開始分泌,而這段時間,最好要保證孩子已經進入到了熟睡的狀態。生長激素在晚上的分泌要比白天多五到六倍。所以,晚上應該讓孩子早點睡覺,養成規律的作息,寶寶可不能像大人一樣有豐富的“夜生活”哦。

3、晚上氣溫低,很容易生病

不管是冬天還是夏天,晚上的溫度都會比白天低很多,早晚溫差大對於抵抗力本就不強的孩子來說更是一種考驗。而很多小寶貝的身體發育還不完善,不能很好的調節體溫,所以,晚上更是要減少出行。

總結

晚上應該是小寶寶的睡眠時間,而且夜晚的環境也很容易會讓孩子沒有安全感,

心理受到驚嚇,所以,儘量不要帶寶寶晚上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