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黃曉明:從180萬到1億是靠的是什麼?

我曾經看過一個段子,一個老闆在餐桌上宣告,公司馬上要進行派股權給大家了。

他說完,大家都安靜了。

那位老闆一臉期待看著那幫生猛鮮活的90後員工,以為至少得到感激涕零的一句:太好了!今晚我們埋單吧。

結果,好一會之後,才有一個人說:太好了!今晚點了紅燒肉。

股權激勵計畫不如紅燒肉現實,就是人性深層可笑又執拗的機制。

要現在的。要到手的。

不要未來的。不要不確定的。

之所以想起這個段子,是因為最近有個粉絲諮詢我。他有一個offer,工資很低但是有公司股權;還有一個offer,工資高一半,他應該怎麼選?

也許這是很多人會遇到的現實。看清楚股權的作用,

是踢開財商上升之門的第一腳。

01.

為什麼白給的股權會不受待見?

這跟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卡尼曼所研究的“行為經濟學”有莫大的關係。

我不想在這裡解釋高深的經濟學模型,但是可以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前段時間,有一個銀行美女向我朋友推銷了兩個理財產品。

其中一個,保本還保證每年賺8%;另外一個跟股票掛鉤,要是牛市可以賺30%以上,要是熊市可能虧10%。

我那位窮哐當的朋友,基本上沒什麼現錢,真是不明白為什麼那個理財顧問會勾搭上她。

她很猶豫,跑來問我要不要賣掉手頭上股票去買這兩個產品,如果要買,買哪一個?

我問,你如果賣掉正在賺錢的股票,會買哪一個呢?

她想了好一會說,用本金買保本那個,用賺到的錢買搏一搏那個。

我又問,你如果賣掉了的股票是虧的,又會買哪一個呢?

她堅決得斬釘截鐵:虧著就不賣了!

我覺得她的回答,絕對是行為經濟學的典型實驗物件。

一個人潛意識裡面,就是希望把利益“落袋為安”。哪怕未來得到更多,也不要放手一搏。這叫做“確定效應”。

每個人都討厭虧損的挫敗感,賺錢的快樂遠遠抵不過現實虧損的痛。這叫做“損失規避效應”。

人人都這樣,不是我們的錯。

我們是俗氣的芸芸眾生。我們要吃飯,要買房,要哄女朋友。只有人民幣,能給我們確定的幸福感。

拿了股權後,說不定老闆還說“你都是股東了,別跟我談加薪”,那豈不是虧了?

大多數人的觀念裡,好老闆談錢,壞老闆才談股權。大概就是這樣的原理。

02.

股權就真的這麼不值錢嗎?

我不由得想起之前聽美女胡明的演講,提到的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胡明是馮小剛所在的公司——華誼兄弟的高層。

華誼在募集股權款的時候,很想把明星的利益跟公司綁在一起。所以胡明就挨個去找明星大腕兒,想用華誼的股權,換他們的投資。

結果,第一個找的大腕兒說,我的錢都是我媽管的,我拿不出來啊。

找了第二個大腕兒,實在不好意思,就隨便支持一下吧,認購了72萬股。但是想了兩天覺得不安心,又退了一半。

只有一個人,不但爽快買下華誼提供給他的股份,還活像一個回收站似的,有誰不要的股份他都統統收了。最後,他是所有明星裡面最捨得掏錢的,買了180萬。

這180萬股,到了今天已經價值超過1億,曾經一度超過5億。

因為這數億股權的成功,他乾脆減少做明星的活動,做了影視、紅酒、醫療、房地產、高爾夫等多個方面的投資。

如今,明明可以靠臉吃飯,卻偏偏靠錢。這個人就是大家都非常熟知的,用天價迎娶了Angelababy的黃曉明。

這就是所謂的:無股權不富貴。

它是有前提條件的,富貴必須以時間去求;如果時間要縮短就必須以眼光去求。

很多人都不明白這道理,賺快錢才夠吸引眼球。

我認識一個做網路廣告的老闆,他說“輕鬆賺快錢”這五個字做的廣告,點擊率排在所有素材的前五位。

知乎上居然有人明目張膽問:有沒有賺快錢的方法,哪怕違法犯罪,但判刑不會很大的?

每到股市有點起色的時候,總有人相信“大師”薦股的電話,“今天買進,明天漲停”,結果明天就被人割了韭菜。

然而,當老闆給你一份可能要5年拿著低工資才能增值10倍,但吃不著喝不了的股權,卻不少人分分鐘嗤之以鼻。

我估計這世上,除了增肥,沒什麼事情是又輕鬆又快的。

能走向真正富貴的股權,都是和時間一起成長。

03.

現實中,你在賣什麼?

賺錢的途徑,無非就這幾個:賣時間,賣資訊、賣錢。

時間是大部分人一無所有的時候,唯一能賣的東西。

只不過有的人賣得貴,直播兩小時,收入數千元;有的人賣得便宜,加班5小時,月薪只3千。

但是,就算你熬到胃出血頸椎病,大不了也就年入百萬級,已經是在很了不起的行業,很精英的人群了。

賣時間的人,收入穩;但是要突破階層,還是需要漫長的積累。

賣資訊的人,大部分被叫做仲介,小部分被叫做狗仔,還有極小部分被叫做顧問。

他們天天做著從身邊一批人手裡拿資訊,加上自己的渲染匹配,賣給身邊另外一批人的事情。

我身邊就有一些這樣的“顧問”,穿針引線把企業賣給上市公司,一單可以賺取的介紹費過千萬。一年不開鍋,開鍋吃十年,是他們生活最鮮活的寫照。

這樣的年入千萬,其實生活非常動盪,甚至會有強烈的焦慮感。

為什麼我們常常晚上都能收到房產仲介的電話呢?因為他們那麼熱愛工作嗎?我想大部分是因為,如果沒有成交,他們收入就很少很少。

賣資訊的人,收入波動,隨時可能突破階層成為人中豪傑,但是隨時可能啃著饅頭、逃著房東的追討。

賣錢可能是顯得最高級的賺錢方式。用最流行的話說,那是“躺著賺錢”。

事實上,這東西也沒那麼高級,一個人並不需要到了很有錢的階段,才能賣錢賺錢。

賣錢這種方式,就看你懂不懂。

不懂的話就像胡明找到的第一個、第二個大腕兒,隨手拋棄;

懂的話,哪怕月薪幾千的小土豆,也能挺直腰板,既不用承受收入不穩的窘迫勁兒,也沒有生活一眼望穿到老死的彷徨。

04.

賣錢比較常見的方式,一是把錢換成股權,二是把錢換成資產。

而老闆給你股權,就是讓你少拿現在的錢,未來一天變成一個更大的可能性。

同樣地,這是一種投資,你是把現在能拿錢的機會,換成了股權。

回到文初那個粉絲的問題,答案就很清晰了:假如這家公司前景看好,你值得跟隨,那他的低工資+股權就可以接受。如果並不如此,你對它根本不看好,那肯定不管給多少都要放棄。

但是,判斷的標準,是它的業務前景,而絕不應該是此刻工資的高低。那個老闆給的股權說不定是個大彩蛋,在未來能敲出屬於你的“年入千萬”。

所有財富的地基,都要我們的認知跟上。

所謂真正的窮人思維,是凡事只看眼前,還覺得自己很聰明。

-End-

作者簡介:維小維,做投資的爽朗女子,有料的職場媽媽。專注解讀人生迷思,寫最有意思的深度乾貨。喜歡我的文章歡迎來公號“維小維生素”找我。

還活像一個回收站似的,有誰不要的股份他都統統收了。最後,他是所有明星裡面最捨得掏錢的,買了180萬。

這180萬股,到了今天已經價值超過1億,曾經一度超過5億。

因為這數億股權的成功,他乾脆減少做明星的活動,做了影視、紅酒、醫療、房地產、高爾夫等多個方面的投資。

如今,明明可以靠臉吃飯,卻偏偏靠錢。這個人就是大家都非常熟知的,用天價迎娶了Angelababy的黃曉明。

這就是所謂的:無股權不富貴。

它是有前提條件的,富貴必須以時間去求;如果時間要縮短就必須以眼光去求。

很多人都不明白這道理,賺快錢才夠吸引眼球。

我認識一個做網路廣告的老闆,他說“輕鬆賺快錢”這五個字做的廣告,點擊率排在所有素材的前五位。

知乎上居然有人明目張膽問:有沒有賺快錢的方法,哪怕違法犯罪,但判刑不會很大的?

每到股市有點起色的時候,總有人相信“大師”薦股的電話,“今天買進,明天漲停”,結果明天就被人割了韭菜。

然而,當老闆給你一份可能要5年拿著低工資才能增值10倍,但吃不著喝不了的股權,卻不少人分分鐘嗤之以鼻。

我估計這世上,除了增肥,沒什麼事情是又輕鬆又快的。

能走向真正富貴的股權,都是和時間一起成長。

03.

現實中,你在賣什麼?

賺錢的途徑,無非就這幾個:賣時間,賣資訊、賣錢。

時間是大部分人一無所有的時候,唯一能賣的東西。

只不過有的人賣得貴,直播兩小時,收入數千元;有的人賣得便宜,加班5小時,月薪只3千。

但是,就算你熬到胃出血頸椎病,大不了也就年入百萬級,已經是在很了不起的行業,很精英的人群了。

賣時間的人,收入穩;但是要突破階層,還是需要漫長的積累。

賣資訊的人,大部分被叫做仲介,小部分被叫做狗仔,還有極小部分被叫做顧問。

他們天天做著從身邊一批人手裡拿資訊,加上自己的渲染匹配,賣給身邊另外一批人的事情。

我身邊就有一些這樣的“顧問”,穿針引線把企業賣給上市公司,一單可以賺取的介紹費過千萬。一年不開鍋,開鍋吃十年,是他們生活最鮮活的寫照。

這樣的年入千萬,其實生活非常動盪,甚至會有強烈的焦慮感。

為什麼我們常常晚上都能收到房產仲介的電話呢?因為他們那麼熱愛工作嗎?我想大部分是因為,如果沒有成交,他們收入就很少很少。

賣資訊的人,收入波動,隨時可能突破階層成為人中豪傑,但是隨時可能啃著饅頭、逃著房東的追討。

賣錢可能是顯得最高級的賺錢方式。用最流行的話說,那是“躺著賺錢”。

事實上,這東西也沒那麼高級,一個人並不需要到了很有錢的階段,才能賣錢賺錢。

賣錢這種方式,就看你懂不懂。

不懂的話就像胡明找到的第一個、第二個大腕兒,隨手拋棄;

懂的話,哪怕月薪幾千的小土豆,也能挺直腰板,既不用承受收入不穩的窘迫勁兒,也沒有生活一眼望穿到老死的彷徨。

04.

賣錢比較常見的方式,一是把錢換成股權,二是把錢換成資產。

而老闆給你股權,就是讓你少拿現在的錢,未來一天變成一個更大的可能性。

同樣地,這是一種投資,你是把現在能拿錢的機會,換成了股權。

回到文初那個粉絲的問題,答案就很清晰了:假如這家公司前景看好,你值得跟隨,那他的低工資+股權就可以接受。如果並不如此,你對它根本不看好,那肯定不管給多少都要放棄。

但是,判斷的標準,是它的業務前景,而絕不應該是此刻工資的高低。那個老闆給的股權說不定是個大彩蛋,在未來能敲出屬於你的“年入千萬”。

所有財富的地基,都要我們的認知跟上。

所謂真正的窮人思維,是凡事只看眼前,還覺得自己很聰明。

-End-

作者簡介:維小維,做投資的爽朗女子,有料的職場媽媽。專注解讀人生迷思,寫最有意思的深度乾貨。喜歡我的文章歡迎來公號“維小維生素”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