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六模全網通大行其道,五模4G手機會不會消失

兩會期間,三大運營商除了明確將取消長途和漫遊費,最為有亮點的無疑是全行業對於六模全網通的推進,成為有力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

中國電信在提速降費六大舉措中明確,

加快推廣六模全網通手機,讓用戶得到更多實惠,而此舉又一次得到中國聯通的遙相呼應。

2015年12月11日下午,中國聯通聯合中國電信一起共推六模全網通;幾個月後,六模全網通成為國家標準被廣泛推廣;2016年12月的4G手機出貨中,全網通手機占比76.2%,2017年1月達到了81%。

中國電信表示,因為六模全網通的推廣,2016年全年消費者購買4G手機支出減少約180億元,其中中國電信的用戶購買手機節省63億元。

而中國聯通表示,由於推進全網通終端行業標準,全網通手機單價平均下降約70元。促進實現“一部手機、三網通用”,惠及聯通用戶達7500萬人。

六模全網通的出現提升了國內三大運營商競爭的規格,更讓使用者受益。在兩會期間,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的隔空攜手亮出業績,不僅僅是為了吸引中高端消費者選擇購買六模全網通手機,也是讓行業的決策者們看到電信行業的競爭應該拋棄終端模式之爭的短見,

讓運營商回歸理性運營之中,更是讓產業鏈中的各家終端企業看到六模全網通的優勢所在。

包含各3G制式的4G手機出貨占比(comobs製圖)

更為重要的是,在六大舉措中,中國電信指出,六模全網通已被國際標準組織GCF採納,

成為全球領先的認證標準,也為國內手機廠商提升國際競爭力、助力“一帶一路”奠定了堅實基礎。

這意味,在2016年六模全網通銷量達到2.6億部的基礎上,中國電信及聯通將助推採用六模全網通的終端企業走出國門,通過國家標準與國際的接軌提升國產終端在海外市場的影響力。

同時,在兩會期間,中國電信指出,六模全網通有利於減少電子垃圾帶來的環境污染。

如此看來,中國電信、聯通推進六模全網通不僅僅是出於行業競爭、產業鏈共贏,更為重要的是改變人們的生活環境,讓“4G改變生活”從口號落到實處。

2015年12月11日清晨,comobs發佈的分析文章指出,兩家運營商共同推進六模全網通,通過規模化的合力勢必將降低六模終端綜合成本,讓使用者選擇更自由,廠商生產更簡單,管道周轉更快速,同時,有利於推動國際CDMA運營商採用TD-LTE網路和終端。

從競爭角度看,六模全網通是中國電信和聯通提升自身競爭規格的利器,有利於區別五模手機打造差異化競爭,鞏固運營商在終端、管道中地位,在贏得增量市場空間的前提下提升了第二卡槽的流量經營,讓用戶受惠於提速降費。

目前,中國電信手機上網流量平均單價由2014年的0.12元/MB下降到2016年的0.05元/MB,過去兩年分別下降33%和37%。而中國聯通4G+網路局部熱點提升至525Mbps,流量平均資費水準降幅超過48%。聯通與騰訊深度合作的創新型產品,消費者人均月使用流量達12個GB,但支出的費用僅19元。

不過,業界也沒有必要一味追捧六模,否定五模、三模手機的價值。

4G商用初期,三模手機出現過一段時間後,業界主流觀點認為4G手機應該一致倒向五模,理由也很充分,希望能夠通過支援國際漫遊帶動TD-LTE融入全球網路的發展,實際上中國移動在推進五模的同時,也支援了三模的發展,而這背後反映出的現實是,低端使用者市場需要極低規格的4G手機去轉化(例如2G向4G的遷移,三模就足夠了);2016年VoLTE規模商用初期,中國移動也是通過三模VoLTE滿足用戶需求,因此,各種模式的手機均有其階段的歷史使命。

同時,當時的產業鏈需要階段性的發展過程去完善多模的技術積累,4G商用初期,很多晶片廠商單純推TD-LTE晶片沒有問題,但卡在了支持多模的環節,而作為領先的晶片商如高通、華為等肯定是希望推出五模手機,提升競爭門檻,將競爭對手遠遠甩在身後。

六模全網通的商用也是如此,無論從競爭還是從推進產業競爭升級的角度,也需要循序漸進。只不過中國電信由於存量市場的份額不足以與中國移動抗衡,拉上聯通合縱連橫,推進六模全網通放大時間視窗遠遠比TD-LTE大躍進來得艱辛。

2015年2月6日,聯發科推出支援包含CDMA的SoC時,聯發科高層認為,雖然聯發科錯過了CDMA發展黃金時期,但以支援CDMA的LTE產品形態出現並不算晚。這句話現在看來也是意味悠長。

2016年,華為手機通過Mate9高端手機搭載麒麟960真正意義上通過自研晶片支援了CDMA,相關人士認為,這將是華為手機真正意義上提升中國電信增量市場的舉措。嗯,也是一句一語雙關的言語,或許體會這句話的深刻含義要看華為2017年的終端業績報告了。

2017年,英特爾推出的千兆級LTE Modem也支持了CDMA……

也就是說,當產業鏈走到今天,六模全網通才具備了全面普及的基礎條件。

不過,隨著中國電信的800M、聯通2G/3G全頻段重耕用於LTE,使得中國電信和聯通將逐漸從單純的六模全網通提升至疊加VoLTE等功能的終端競爭中,與此同時,雙卡雙VoLTE、VoWiFi也將進一步提升六模全網通的規格,升維之中實現增量客戶的轉化。

或許,行文至此應該結束,但言猶未盡,筆者還希望談談關於閹割版的個人觀點。

如果終端廠商採用支援六模晶片的方案,理應公平公正的推出六模全網通手機支持三家運營商發展,這是減少研發成本最簡單的選擇,也是促進運營商基於六模全網通基礎之上公平競爭的準則,在今年手機元器件上漲的同時,如何降低成本保證利潤,支持六模全網通是最好的出路之一。

舉個簡單的例子,華為為什麼在去年10月還要推出包含支持集成自研CDMA的晶片?促成這一原因的關鍵在於,研發成本需要得到控制,從研發角度來講,華為在此前選擇六模和五模需要做兩種單板,拼片的單板和不拼片的單板,從研發資源上有很大的浪費,麒麟晶片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

所以,當採用高通、聯發科、華為和英特爾等部分晶片廠商包含CDMA的SoC推出非六模全網通手機時,關於閹割版終端的說法是成立的,但並不能以此否認單純意義上的五模手機的市場空間和價值。

最近,小米推出5C是一款功耗控制相當不錯的手機,儘管只採用了28nm制程的工藝。由於僅僅推出了移動版,因此業界有觀點猜測小米5C是閹割版,對於小米自身和國產晶片長遠發展是不利的。其實,作為松果推出的第一代晶片澎湃S1是支援五模的。無論從理論還是現實,小米5C並不能準確的被定義為閹割版,且小米手機並沒有排斥驍龍和Helio全網通晶片進入其供應體系。應該看到,在2017年元器件供貨緊張的前提下,小米及時推出自有晶片的意義所在,更何況這只是小米的第一步,更應該以包容的心態看待其階段性發展。

其次,為什麼在全球運營商紛紛選擇退網CDMA之際,六模全網通才逐漸盛行,時間點是否晚了?恐怕,作為CDMA主推手高通應該反思,以CDMA優秀的技術,完全不難打造一個開放的生態系統,CDMA理應有一個更具有價值和長遠發展的生存空間,甚至是之後的UMB。

面向國內市場,4G網路是足夠完善的:2016年中國的4G基站已經達到263萬個,其中,中國移動4G基站超過150萬個,(去年11月初,中國電信4G基站公開資料是86萬個,聯通超過70萬個), 2017年中國電信4G基站將達到115萬個……

隨著包括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等運營商紛紛推薦支援雙卡雙VoLTE終端形態,將加速LTE在終端的權重,未來終端是走向大而全以六模全網通為基礎的各種CA組合疊加的4G終端,還是走向僅有ONE LTE疊加各種CA組合的4G終端,恐怕有待於市場去驗證。

從VoLTE普及到+NB-IoT的推進,某種意義上,CDMA/EVDO將在未來幾年後逐步完成2G/3G在中國電信現網中的使命,但它對於產業發展的意義在於不依靠顧此失彼的模式競爭,從而提升運營服務的規格,讓運營商重回運營本質。

從2G時代的C/G,到3G時代的G/T,甚至是G+W+T,再到4G時代的GGE/TDS/TDL到五模直至六模,多模帶給終端差異性競爭優勢隨著六模全網通的普及正在逐步弱化,運營商之間的競爭正在從終端側向網路轉型和業務轉移,六模全網通終端作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質舉措意義不可動搖,但也不能否認五模手機的存在價值。(本文首發新浪創事記,轉載須注明出處)

聯通與騰訊深度合作的創新型產品,消費者人均月使用流量達12個GB,但支出的費用僅19元。

不過,業界也沒有必要一味追捧六模,否定五模、三模手機的價值。

4G商用初期,三模手機出現過一段時間後,業界主流觀點認為4G手機應該一致倒向五模,理由也很充分,希望能夠通過支援國際漫遊帶動TD-LTE融入全球網路的發展,實際上中國移動在推進五模的同時,也支援了三模的發展,而這背後反映出的現實是,低端使用者市場需要極低規格的4G手機去轉化(例如2G向4G的遷移,三模就足夠了);2016年VoLTE規模商用初期,中國移動也是通過三模VoLTE滿足用戶需求,因此,各種模式的手機均有其階段的歷史使命。

同時,當時的產業鏈需要階段性的發展過程去完善多模的技術積累,4G商用初期,很多晶片廠商單純推TD-LTE晶片沒有問題,但卡在了支持多模的環節,而作為領先的晶片商如高通、華為等肯定是希望推出五模手機,提升競爭門檻,將競爭對手遠遠甩在身後。

六模全網通的商用也是如此,無論從競爭還是從推進產業競爭升級的角度,也需要循序漸進。只不過中國電信由於存量市場的份額不足以與中國移動抗衡,拉上聯通合縱連橫,推進六模全網通放大時間視窗遠遠比TD-LTE大躍進來得艱辛。

2015年2月6日,聯發科推出支援包含CDMA的SoC時,聯發科高層認為,雖然聯發科錯過了CDMA發展黃金時期,但以支援CDMA的LTE產品形態出現並不算晚。這句話現在看來也是意味悠長。

2016年,華為手機通過Mate9高端手機搭載麒麟960真正意義上通過自研晶片支援了CDMA,相關人士認為,這將是華為手機真正意義上提升中國電信增量市場的舉措。嗯,也是一句一語雙關的言語,或許體會這句話的深刻含義要看華為2017年的終端業績報告了。

2017年,英特爾推出的千兆級LTE Modem也支持了CDMA……

也就是說,當產業鏈走到今天,六模全網通才具備了全面普及的基礎條件。

不過,隨著中國電信的800M、聯通2G/3G全頻段重耕用於LTE,使得中國電信和聯通將逐漸從單純的六模全網通提升至疊加VoLTE等功能的終端競爭中,與此同時,雙卡雙VoLTE、VoWiFi也將進一步提升六模全網通的規格,升維之中實現增量客戶的轉化。

或許,行文至此應該結束,但言猶未盡,筆者還希望談談關於閹割版的個人觀點。

如果終端廠商採用支援六模晶片的方案,理應公平公正的推出六模全網通手機支持三家運營商發展,這是減少研發成本最簡單的選擇,也是促進運營商基於六模全網通基礎之上公平競爭的準則,在今年手機元器件上漲的同時,如何降低成本保證利潤,支持六模全網通是最好的出路之一。

舉個簡單的例子,華為為什麼在去年10月還要推出包含支持集成自研CDMA的晶片?促成這一原因的關鍵在於,研發成本需要得到控制,從研發角度來講,華為在此前選擇六模和五模需要做兩種單板,拼片的單板和不拼片的單板,從研發資源上有很大的浪費,麒麟晶片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

所以,當採用高通、聯發科、華為和英特爾等部分晶片廠商包含CDMA的SoC推出非六模全網通手機時,關於閹割版終端的說法是成立的,但並不能以此否認單純意義上的五模手機的市場空間和價值。

最近,小米推出5C是一款功耗控制相當不錯的手機,儘管只採用了28nm制程的工藝。由於僅僅推出了移動版,因此業界有觀點猜測小米5C是閹割版,對於小米自身和國產晶片長遠發展是不利的。其實,作為松果推出的第一代晶片澎湃S1是支援五模的。無論從理論還是現實,小米5C並不能準確的被定義為閹割版,且小米手機並沒有排斥驍龍和Helio全網通晶片進入其供應體系。應該看到,在2017年元器件供貨緊張的前提下,小米及時推出自有晶片的意義所在,更何況這只是小米的第一步,更應該以包容的心態看待其階段性發展。

其次,為什麼在全球運營商紛紛選擇退網CDMA之際,六模全網通才逐漸盛行,時間點是否晚了?恐怕,作為CDMA主推手高通應該反思,以CDMA優秀的技術,完全不難打造一個開放的生態系統,CDMA理應有一個更具有價值和長遠發展的生存空間,甚至是之後的UMB。

面向國內市場,4G網路是足夠完善的:2016年中國的4G基站已經達到263萬個,其中,中國移動4G基站超過150萬個,(去年11月初,中國電信4G基站公開資料是86萬個,聯通超過70萬個), 2017年中國電信4G基站將達到115萬個……

隨著包括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等運營商紛紛推薦支援雙卡雙VoLTE終端形態,將加速LTE在終端的權重,未來終端是走向大而全以六模全網通為基礎的各種CA組合疊加的4G終端,還是走向僅有ONE LTE疊加各種CA組合的4G終端,恐怕有待於市場去驗證。

從VoLTE普及到+NB-IoT的推進,某種意義上,CDMA/EVDO將在未來幾年後逐步完成2G/3G在中國電信現網中的使命,但它對於產業發展的意義在於不依靠顧此失彼的模式競爭,從而提升運營服務的規格,讓運營商重回運營本質。

從2G時代的C/G,到3G時代的G/T,甚至是G+W+T,再到4G時代的GGE/TDS/TDL到五模直至六模,多模帶給終端差異性競爭優勢隨著六模全網通的普及正在逐步弱化,運營商之間的競爭正在從終端側向網路轉型和業務轉移,六模全網通終端作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質舉措意義不可動搖,但也不能否認五模手機的存在價值。(本文首發新浪創事記,轉載須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