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塊明代米萬鐘款供石15年前從日本回流上海的傳奇

3月17日在上海光大會展中心舉行的“第18屆上海礦物化石展”上,一塊曾經流落日本的中國古奇石——“鎖雲”將參展。據有關賞石專家介紹,它可能是現存為數不多的一件傳承有序、有稽可考的明代名人銘文供石,

銘文款署“萬曆丁酉春三月藏石米仲詔”,清代胡朴安《奇石記》中記載為米芾後裔明朝大文人米萬鐘之愛藏。“鎖雲”現在的主人周易杉前不久向“澎湃新聞”記者講述了15年前“鎖雲”歸國的傳奇經歷。

老坑靈璧石——鎖雲

“鎖雲”現在的主人周易杉是一位低調的藏石家,

長期致力於礦物化石的推廣。而他收藏奇石、礦物化石已長達三十餘年。由於這塊古奇石的名貴,2002年日本著名藏家佐藤觀石贈予周易杉後,就被長久鎖在保險櫃中,鮮有露面機會。此次上海礦物化石展國際名品奇石特邀展上,它將與另外9塊賞石界知名奇石一同展出。

中國的文人賞石藝術由來已久,有2000多年歷史,《禹貢》上就有”泗濱浮磬”、“鉛松怪石”的明確記載。

歷朝歷代都有很多文人參與賞石藝術,如宋徽宗趙佶為建艮嶽,勞師動眾搜羅全國各地最好的石頭;蘇東坡寫過《怪石貢》;米芾總結的相石四法——“瘦、皺、透、漏”至今仍被視為品評石頭優劣的重要標準。然而經歷王朝更迭、社會動盪,許多石頭被砸毀遺失,得以流傳下來的古石屈指可數。

周易杉介紹,“鎖雲”為一塊靈璧石,外觀微黑、略顯暗紅,狀似環雲披鎖,下配紫檀木座。

石背刻有“鎖雲”二字,款署“萬曆丁酉春三月藏石米仲詔”,陽篆印為萬鐘之號“友石”,另有陰刻印“萬曆進士”。

周易杉說, “鎖雲”原來的收藏主人為日本知名律師佐藤觀石(Sato kanseki)先生(日本三大石協的創始人、會長)。上世紀60年代初,佐藤觀石于東京一古董店購得,並在日本多屆石展獲過金獎。

周易杉大學學的是地理,又做過幾年地質學教師,很早就涉略奇石和礦物化石的收藏。

上世紀90年代初,周易杉曾在日本留學並工作,到日本之後,他曾被日本人對中國傳統石文化的重視感到震撼。在一次工作之餘,他問一位日本友人:“日本人崇尚中國的石文化,水石文化也是由中國流傳過來,那日本應該不單只留有文化故事,應該會留下不少實物才對……他們聽我這麼問,就告訴我說,東京觀賞石協會會長佐藤觀石先生收藏有一塊中國的古石,為米萬鐘舊藏,
非常珍貴。我聽說後就格外留心。”

周易杉(右)與佐藤觀石(左)、鎖雲石合影

佐藤觀石原名佐藤宏,在日本賞石界地位非常高,年輕時就創辦了日本三大石協。因為喜愛石頭,他把自己更名為佐藤觀石。

周易杉後來跟佐藤觀石多有交往,對他也十分恭敬。“起初兩年裡我對求購之事隻字不提,只是加強聯絡並拜先生為師參加他的石道講習班。第三年我曾旁敲側擊試探過,先生說多位石友早出高價,但無論多少價也不賣。這樣也就封住了我的口。隔年,我又試探道:朋友委託我向先生求購鎖雲。回答仍是’不賣’。但卻表明了在將來適當的時候,有意完璧歸趙。 ”

隨著交往增多,大約五六年之後,周易杉再次尋問佐藤先生,“先生聽後也沒說會給我,只說要轉讓就給中國人,看來很有可能要轉讓給你。”周易杉說。

2002年的一天,佐藤觀石先生的一位好朋友、日本的一位漢學家、藏石家久保智翁先生去世。按照當時日本圈子裡的規矩,人去世後,會舉辦一個他的藏品遺物展。“我就打電話給佐藤觀石先生,我說:先生,您明天會去參加久保智翁先生的遺物展嗎,他說肯定會去,讓我也過去。後來電說他明天想跟我簽一個合同,讓我有思想準備。”

周易杉覺得佐藤觀石先生說的事情可能跟那塊石頭有關,又不能確定,一整夜都很忐忑。第二天一早過去後,發現佐藤觀石先生遲遲不來,來了之後也非常嚴肅,甚至對周易杉有點冷漠。

作為律師的佐藤觀石先生當天擬了一個合同,合同上注明三年之後將那塊古石轉讓給周易杉……“轉讓是無償的,就是贈送,佐藤觀石先生直到現在都沒跟我談價錢。”周易杉說,“而且不是當時就轉讓給我,白紙黑字三年之後。”他直到後來知道,佐藤觀石先生當天的冷漠表現,是因為他真的捨不得那塊石頭,像嫁女兒一樣……

當時周易杉正好接到了母校南京師大邀請參加百年校慶,並讓準備與會介紹賞石文化,周易杉想將這塊奇石請到學校來,讓師生們也欣賞一下,就斗膽跟佐藤觀石先生提出說,有沒有可能提前讓我把奇石帶到學校展出,並保證展後還回去。沒有想到佐藤觀石回答說,既然有這樣的事情,那就提前轉讓給你吧。

“他當天轉讓給我後,我當天就買票,第二天就把它抱了回中國,那激動是沒法形容的。”周易杉說。

這塊奇石回歸中國後,2003年在上海多倫國際名家邀請展上首次亮相,當時佐藤夫婦還專程應邀出席。

此石也曾在CCTV《國寶檔案》播放過,回國15年也極少公開亮相。這次與這塊古石一同亮相的還有奇石“米芾拜石”、“較量”、“潑墨仙人”、“真牛”、“馬上封侯”“春江水暖”等著名奇石藏品。

上海博物館藏米萬鐘草書

————————

“起初兩年裡我對求購之事隻字不提,只是加強聯絡並拜先生為師參加他的石道講習班。第三年我曾旁敲側擊試探過,先生說多位石友早出高價,但無論多少價也不賣。這樣也就封住了我的口。隔年,我又試探道:朋友委託我向先生求購鎖雲。回答仍是’不賣’。但卻表明了在將來適當的時候,有意完璧歸趙。 ”

隨著交往增多,大約五六年之後,周易杉再次尋問佐藤先生,“先生聽後也沒說會給我,只說要轉讓就給中國人,看來很有可能要轉讓給你。”周易杉說。

2002年的一天,佐藤觀石先生的一位好朋友、日本的一位漢學家、藏石家久保智翁先生去世。按照當時日本圈子裡的規矩,人去世後,會舉辦一個他的藏品遺物展。“我就打電話給佐藤觀石先生,我說:先生,您明天會去參加久保智翁先生的遺物展嗎,他說肯定會去,讓我也過去。後來電說他明天想跟我簽一個合同,讓我有思想準備。”

周易杉覺得佐藤觀石先生說的事情可能跟那塊石頭有關,又不能確定,一整夜都很忐忑。第二天一早過去後,發現佐藤觀石先生遲遲不來,來了之後也非常嚴肅,甚至對周易杉有點冷漠。

作為律師的佐藤觀石先生當天擬了一個合同,合同上注明三年之後將那塊古石轉讓給周易杉……“轉讓是無償的,就是贈送,佐藤觀石先生直到現在都沒跟我談價錢。”周易杉說,“而且不是當時就轉讓給我,白紙黑字三年之後。”他直到後來知道,佐藤觀石先生當天的冷漠表現,是因為他真的捨不得那塊石頭,像嫁女兒一樣……

當時周易杉正好接到了母校南京師大邀請參加百年校慶,並讓準備與會介紹賞石文化,周易杉想將這塊奇石請到學校來,讓師生們也欣賞一下,就斗膽跟佐藤觀石先生提出說,有沒有可能提前讓我把奇石帶到學校展出,並保證展後還回去。沒有想到佐藤觀石回答說,既然有這樣的事情,那就提前轉讓給你吧。

“他當天轉讓給我後,我當天就買票,第二天就把它抱了回中國,那激動是沒法形容的。”周易杉說。

這塊奇石回歸中國後,2003年在上海多倫國際名家邀請展上首次亮相,當時佐藤夫婦還專程應邀出席。

此石也曾在CCTV《國寶檔案》播放過,回國15年也極少公開亮相。這次與這塊古石一同亮相的還有奇石“米芾拜石”、“較量”、“潑墨仙人”、“真牛”、“馬上封侯”“春江水暖”等著名奇石藏品。

上海博物館藏米萬鐘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