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南昌選派第一書記駐村扶貧“拔窮根”

南昌新聞網訊 十八大以來,南昌把脫貧攻堅工作當做一項重大任務不斷推進。2015年以來,南昌開展“百名書記扶百村、千個單位掛千點、萬名幹部聯萬戶”行動,集中選派了一批優秀幹部到貧困村任第一書記,

有力地推進了脫貧攻堅工作,當好農民脫貧致富“火車頭”,得到了當地群眾的充分認可。

記者從市委農工部扶貧處瞭解到,2015年,我市從市直單位選派了71名年輕優秀科級幹部到貧困村黨組織任第一書記,確保第一書記全覆蓋。同時,各縣區對有貧困群眾的行政村開展第一書記選派工作,共下派第一書記857名,實現了有貧困群眾的行政村全覆蓋。

目前,第一批駐村扶貧第一書記已經期滿,第二批71名駐村扶貧第一書記已于近日換派到位。

據瞭解,駐村扶貧第一書記的工作職責是在鄉鎮黨委的領導和指導下,緊緊依靠村黨組織,團結和帶領村“兩委”成員著重從建強基層組織、推動精准扶貧、為民辦事服務、提升治理水準等方面,幫助駐村貧困戶儘快脫貧致富。

熊志強扶貧產業園”項目,為長效扶貧持續夯實基礎。

龔昆:架起幫扶雙方連心橋 成為村民的貼心人

由市人防辦下派至南昌縣三江鎮汗塘村的第一書記龔昆,兩年來只要是工作日他總是圍繞汗塘村的脫貧工作走村串戶,摸排更新建檔立卡貧困戶情況,完善貧困戶檔案,架起貧困村與幫扶單位、貧困戶與幫扶幹部的連心橋樑。

在汗塘村新建的便民服務站裡,電子大螢幕、隱藏電腦式辦公櫃檯、人防辦幫扶的立式空調、整齊配套的檔案櫃等一應俱全,極大地方便了辦事群眾。這個以基層黨建標準化打造的便民服務站是龔昆打造連心幫扶工作的“大作”。

通往汗塘小學的路況差,下灣村雨季排水不暢,前坪自然村村莊環境需要整治……下派以來,關係多數百姓民生的訴求接踵而來,

龔昆聽後都會認真記在自己的筆記本上,結合網格工作,會同鎮村幹部進行分析,耐心解釋、合理分類並盡力解決。

一次次訴求的解決,汗塘村的幹部百姓把這位市里下派的幹部當成了貼心人,家裡有些什麼事情都願意跟這位第一書記說。劉渡村村民劉木根愛人精神不穩定,雖然他有不錯的種菜技能,卻常常愁眉苦臉,缺乏發展信心,龔昆瞭解到這一情況後,多次與劉木根談心並支持其搭建13頂優質大棚種植蔬菜,

還引導一村一品項目與其對接。

現在劉木根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銷售質優的大棚辣椒,年收入大幅增加。他還計畫註冊專業合作社擴大種植規模,年底村莊整治完成後,嶄新的機耕道將直通其大棚,大大方便了採摘運輸。如今,劉木根每次見到龔昆都是笑容燦爛,信心滿滿。

曾華林:一心撲在扶貧工作上 改善貧困戶住宅條件

除“第一書記”外,南昌還湧現了一批撲在扶貧攻堅前線,心系貧困戶,熱愛扶貧事業,勤奮扎實,任勞任怨的扶貧幹部。

現任進賢縣委農工部副部長兼扶貧辦主任的曾華林自2007年起從事扶貧開發工作以來,深入基層、深入農戶家中瞭解他們的致貧原因和所思所盼,精准施策。

貧困戶的住房安全是擺在扶貧幹部面前的大事。曾華林組織住建局等相關單位利用三個月的時間對全縣貧困戶住房情況進行了反復調查摸底測算,在反復徵求了鄉鎮及有關部門的意見後,提出了《進賢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方案》。

此後,縣建檔立卡危房改造工程領導小組成立,整合農村危房改造資金和財政專項扶貧資金1800萬元用於貧困戶危房改造,使貧困戶住宅條件普遍得到改善,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

曾華林同志從事扶貧工作,十年如一日,工作認真負責,清正廉潔,處處以身作則,創新工作方法,探索脫貧路徑,抓實推進脫貧攻堅工作。進賢縣脫貧攻堅工作在全市的考核考評中名列前茅,曾華林個人被市委、市政府及市農工部評為先進個人,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

除“第一書記”外,南昌還湧現了一批撲在扶貧攻堅前線,心系貧困戶,熱愛扶貧事業,勤奮扎實,任勞任怨的扶貧幹部。

現任進賢縣委農工部副部長兼扶貧辦主任的曾華林自2007年起從事扶貧開發工作以來,深入基層、深入農戶家中瞭解他們的致貧原因和所思所盼,精准施策。

貧困戶的住房安全是擺在扶貧幹部面前的大事。曾華林組織住建局等相關單位利用三個月的時間對全縣貧困戶住房情況進行了反復調查摸底測算,在反復徵求了鄉鎮及有關部門的意見後,提出了《進賢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方案》。

此後,縣建檔立卡危房改造工程領導小組成立,整合農村危房改造資金和財政專項扶貧資金1800萬元用於貧困戶危房改造,使貧困戶住宅條件普遍得到改善,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

曾華林同志從事扶貧工作,十年如一日,工作認真負責,清正廉潔,處處以身作則,創新工作方法,探索脫貧路徑,抓實推進脫貧攻堅工作。進賢縣脫貧攻堅工作在全市的考核考評中名列前茅,曾華林個人被市委、市政府及市農工部評為先進個人,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