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燕趙風華錄」戰國時期叱吒風雲的人物—趙武靈王

好新聞 好風景

點擊題目下方藍色字體關注 河北旅遊TV

這裡有中華大地上古人類最早的發祥地

國人最早在這裡築城而居

一代代爭霸天下的雄主在這裡崛起

一朝朝治世能臣在這裡蘊育

洋洋五千文明史

燕趙多少詩篇

細數河北風華 發現身邊的故鄉

——燕趙風華錄

叢台公園位於市內中華大街中段西側,占地360畝,正中為叢台湖,湖面40餘畝。相傳叢台始建于戰國趙武靈王時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為趙武靈王觀看歌舞、檢閱兵馬操練之地,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跟這個公園有關的人物。

他是戰國時期的一代偉人

他對趙國的強大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他是第一位實行胡服騎射的人

這位叱吒風雲的人物就是趙武靈王——趙雍。

趙雍(約西元前340年—前295年),戰國中後期趙國君主,嬴姓,趙氏,名雍,政治家、改革家。他即位時,趙國的疆土涉及河北省南部、山西省中部和陝西省東北部。當時,趙國國力不強,受周邊大國和遊牧民族的騷擾,戰爭不斷。

那麼,在這種危難的情況下,趙武靈王是如何使趙國成為戰國七雄之一的呢?

在趙武靈王二十四年,他注意到胡氏部落在軍事作戰上的特點,比如身穿窄袖短襖,生活起居和作戰很方便,作戰時用騎兵弓箭,與中原的長矛兵車相比,

具有靈活的機動性。為了富國強兵,趙武靈王決定吸取胡氏作戰的長處,推行“胡服騎射”政策,改革軍事裝備和作戰方法,使得積貧積弱的趙國一改往日的頹廢,成為戰國中後期的強國。

“胡服騎射”不但是一個軍事上的改革措施,同時也是一個國家移風易俗的改革,

是對傳統觀念的更新。改革初期,阻力很大,除了百姓接受有困難外,朝廷內的抵觸情緒也很大。但是趙武靈王沒有灰心,他以堅定不移的信念和毅力,耐心教育和說服人。他帶頭穿胡服,學習騎馬射箭,親自訓練士兵,而且他還率領將士們攻擊匈奴,佔領了今內蒙古南部、黃河兩岸之地,建立雲中、九原兩郡,又在陰山築趙長城以抵禦胡人,甚至威脅到秦國。

“胡服騎射”的推行,對中國歷史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對中原地區的傳統兵制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同時,也促進了各地的交通。春秋以前,中原地區的戰爭與交通基本上是用馬車,馬只是用來駕車的,不作為騎乘。“胡服騎射”變革了中原的作戰方式,使我國由車戰時代進入了騎戰時代。客觀上促進了中原漢族與周邊少數民族的融合,促進了農業文化與遊牧文化的融合,對中原服飾的演變,也是影響深遠的。梁啟超稱讚趙武靈王為“黃帝之後第一偉人”。

如今站在叢臺上,吟誦著“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時,仿佛回到那鐵馬金戈的年代,趙武靈王正躍馬挽弓、威風凜凜,馳騁在疆場上……

✻ 長按關注,河北旅遊TV ✻

“胡服騎射”的推行,對中國歷史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對中原地區的傳統兵制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同時,也促進了各地的交通。春秋以前,中原地區的戰爭與交通基本上是用馬車,馬只是用來駕車的,不作為騎乘。“胡服騎射”變革了中原的作戰方式,使我國由車戰時代進入了騎戰時代。客觀上促進了中原漢族與周邊少數民族的融合,促進了農業文化與遊牧文化的融合,對中原服飾的演變,也是影響深遠的。梁啟超稱讚趙武靈王為“黃帝之後第一偉人”。

如今站在叢臺上,吟誦著“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時,仿佛回到那鐵馬金戈的年代,趙武靈王正躍馬挽弓、威風凜凜,馳騁在疆場上……

✻ 長按關注,河北旅遊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