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厲害|廣西這位攝影師獲得《國家地理》攝影獎,為他瘋狂打call!

每當手中的照相機快門響起,

“哢嚓”一聲,

一張有溫度、有故事照片便產生了。

正是有了攝影的存在,

才讓每一刻都彌足珍貴。

廣西有一位攝影師,

因為他的用心用情,

獲得美國《國家地理》攝影獎!

近日,根據國家地理中文網發佈消息,2017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中國賽區評選揭曉,廣西博物館攝影師黃嵩和的攝影作品《白頭葉猴自然史》從參賽的近10萬張照片中脫穎而出,斬獲圖片故事類三等獎。

國家地理中文網截圖

據瞭解,黃嵩和的獲獎作品由10張白頭葉猴圖片組成,在攝影和生態兩方面都具有相當的深度。兩年來,黃嵩和帶著對大自然的熱愛與敬畏,堅持風餐露宿地連續跟蹤拍攝棲息在廣西崇左境內的中國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白頭葉猴。

作品意義

為什麼用“白頭葉猴自然史”作為這組作品的名字?

黃嵩和說,《白頭葉猴自然史》是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潘文石老師幾十年研究的傾力之作,他很喜歡這本書,也很敬重潘老師的研究精神。據悉,不久後,黃嵩和將在廣西博物館舉辦一場個人的生態攝影展,會將近年來對白鷺、紅樹林、金花茶、白頭葉猴拍攝的精選照片進行展出。

一起來欣賞

黃嵩和獲獎作品

《白頭葉猴自然史》

在廣西崇左市羅白鄉白頭葉猴棲息地範圍內有一座酷似拇指的喀斯特石山,“拇指山猴群”因此得名。(2017-04)

這是“拇指山猴群”誕下的第六個孩子,“小六”這時它出生還不到一周,毛髮金黃與成年猴子有著較大差別。(2016-07)

10個月後,“小六“的毛髮以及體貌特徵有了較明顯的變化,

小傢伙用似曾相識的眼神打量著攝影師的鏡頭。(2017-05)

母猴們在山上目不轉睛地注視著猴王的動向。這時,承擔著猴群安危的猴王正在附近驅趕進入領地的外來公猴,(2017-03)

穀底距離山腰的起跳點超過10米的高度,但成年白頭葉猴的這一跳對它身後的孩子具有示範意義。(2017-06)

久旱不雨的傍晚,這只雌性白頭葉猴似乎很享受這一場突襲而來的暴雨。(2017-05)

兩月大的小猴跟在母親身旁學習覓食,但它稚嫩的牙齒似乎都難以咬斷頭花銀背藤的細枝。(2016-07)

盛夏的晌午,一隻正在採摘野果的白頭葉猴在山谷裡叢林間飛躍。(2017-07)

截至2017年5月,“拇指山猴群”已發展壯大到了擁有19只成員的群落,這是它們全體趕到一處人工設置的飲水點喝水時的場面。(2015-05)

猴王疲憊的哈欠暴露了它鋒利的犬牙,這是它區別於其它雌性猴子最明顯的特徵之一。(2017-07)

作者簡介

黃嵩和,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佳能公司特約攝影講師,中國著名白鷺攝影師。

《田園牧歌》

黃嵩和10多年來專注於廣西生態和自然環境方面的題材,他拍攝的白鷺題材圖片《田園牧歌》2006年獲得美國《國家地理》首屆全球攝影大賽中國賽區一等獎,拍攝的紅樹林、金花茶等專題在《中國國家地理》刊用。

知識貼士

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中國賽區由美國國家地理學會國際授權,《華夏地理》承辦。美國《國家地理》在攝影和圖片方面的專業性和權威性,奠定了大賽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力。自2006年起,這已是《華夏地理》連續第十二年舉辦如此高水準的頂級攝影賽事。在賽事規則上延續攝影的5大類別(Nature/自然類、Place/地方類、People/人物類、Photo Essay/圖片故事類、Phone/手機專區)。

小夥伴可以點擊下面文字,

欣賞其他獲獎的作品

↓↓↓

攝影師用快門記錄影像,

表達故事與觀點。

在攝影師的鏡頭下,

人們或有所感,或有所悟。

期待更多有溫度的照片!

✪大家都愛看

穀底距離山腰的起跳點超過10米的高度,但成年白頭葉猴的這一跳對它身後的孩子具有示範意義。(2017-06)

久旱不雨的傍晚,這只雌性白頭葉猴似乎很享受這一場突襲而來的暴雨。(2017-05)

兩月大的小猴跟在母親身旁學習覓食,但它稚嫩的牙齒似乎都難以咬斷頭花銀背藤的細枝。(2016-07)

盛夏的晌午,一隻正在採摘野果的白頭葉猴在山谷裡叢林間飛躍。(2017-07)

截至2017年5月,“拇指山猴群”已發展壯大到了擁有19只成員的群落,這是它們全體趕到一處人工設置的飲水點喝水時的場面。(2015-05)

猴王疲憊的哈欠暴露了它鋒利的犬牙,這是它區別於其它雌性猴子最明顯的特徵之一。(2017-07)

作者簡介

黃嵩和,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佳能公司特約攝影講師,中國著名白鷺攝影師。

《田園牧歌》

黃嵩和10多年來專注於廣西生態和自然環境方面的題材,他拍攝的白鷺題材圖片《田園牧歌》2006年獲得美國《國家地理》首屆全球攝影大賽中國賽區一等獎,拍攝的紅樹林、金花茶等專題在《中國國家地理》刊用。

知識貼士

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中國賽區由美國國家地理學會國際授權,《華夏地理》承辦。美國《國家地理》在攝影和圖片方面的專業性和權威性,奠定了大賽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力。自2006年起,這已是《華夏地理》連續第十二年舉辦如此高水準的頂級攝影賽事。在賽事規則上延續攝影的5大類別(Nature/自然類、Place/地方類、People/人物類、Photo Essay/圖片故事類、Phone/手機專區)。

小夥伴可以點擊下面文字,

欣賞其他獲獎的作品

↓↓↓

攝影師用快門記錄影像,

表達故事與觀點。

在攝影師的鏡頭下,

人們或有所感,或有所悟。

期待更多有溫度的照片!

✪大家都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