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最複雜的惡霸,一生清廉卻殺人如麻,死前留下十二字引人深思

人性往往不是我們想的那樣非善即惡,人性是極其複雜的,陳兆棠的一生就恰巧驗證了這一句話,他是名門之後,卻殘忍至極,他治匪有功,卻濫殺無辜;他捐錢興辦書院,卻奴役百姓,

殺人如麻,到最後,百姓怨恨他的暴行,全城百姓共同抓捕他,被百姓打夠後被送去槍決,中了19槍才氣絕而死。

陳兆棠的父親是曾國藩幕僚陳士傑,曾擔任過山東巡撫,陳士傑十分重視兒子的教育,他作為晚清的中興名臣,希望兒子長大後可以為國效力,

於是他請來了晚清大儒王闓運教育幾個兒子,在名師的教育下,幾個兒子進步神速,多年後,陳兆棠和陳兆文被帶到翰林院進修,這在古代是至高無上的榮耀,當時人稱“一家兄弟兩翰林”。

而陳兆棠年幼時也是一個滿懷雄心壯志的好男兒,自幼苦讀經書,長大後遊歷了天下名川,拜訪諸多名士,他雖十分好學,可卻始終無法敲開科舉的大門, 一氣之下買了個五品官赴人,

可是他卻難以上任。

因為他剛買到興文縣縣令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只好放棄官職,守孝滿後,準備去鹽局上任父親又去世,他傷心欲絕,奔赴家中,也正是仕途不順漸漸消磨了陳兆棠的耐心,他開始變得殘暴,急功近利。

守孝滿後,陳兆棠立馬又買了雲陽縣的縣令,

人們是這樣記載他當時功績的“判決疑獄,案無留牘,月餘大治”,此外他還捐錢修建大量的書院,調走時眾百姓一路跟隨,“五十餘裡,父老皆泣涕沾襟”,可以說在至此陳兆棠都還是一個清廉正直,治理有道的好官員。

然而當他擔任大邑縣令時,陳兆棠殘暴的本性開始暴露出來,當時大邑縣盜風嚴重,陳兆棠一到就嚴肅整頓,短短一個月他就將土匪頭子張老光子給抓獲,

立地正法,在那陳兆棠展現出了他不凡的剿匪本領,剿匪後陳兆棠辦起了平雲書院,光受百姓稱讚,不久他因治匪有功被知府調到崇慶州治匪,在那陳兆棠完全變了一個人。

陳兆棠訓練士兵

上任後,陳兆棠訓練了一批得力的匪警,

抓匪速度迅猛,很快就抓到了大量的匪徒,可陳兆棠抓到後卻不管罪惡大小,一律殺掉,一年就殺死了三百多個人,此時百姓漸漸害怕陳兆棠。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廣西寇盜紛起,陳兆棠招募了一千五百人組成“兩廣棠字全軍”前往治理,征討有功後又奉命稽查廣東全省,此時陳兆棠的士兵已有一萬之多,他從一個文官完全轉變成了武官,他性格中的暴力傾向也因此被釋放出來。

在廣東剿匪時,陳兆棠的做法十分荒唐,他要求鄉間的貴族豪紳幫忙抓匪徒,抓到後送到陳兆棠面前,就地正法,他荒唐之處在於不管罪惡大小全部處死,可鄉間豪紳能抓到的匪徒能是什麼匪徒?真正的江洋大盜早就逃之夭夭,遭殃的大多都是“鼠竊狗偷”之輩,還有很多是窮苦的無辜百姓。

武昌起義

僅僅三年,陳兆棠就殘殺了三千多名“匪徒”,各地百姓全部在控訴陳兆棠濫殺無辜,可陳兆棠不僅沒有認錯,反而變本加厲,將反抗之人全部列入匪徒名單,擔任惠州知府時,一個月就殘殺了一千多名無辜的百姓,連恩師王闓運都對他進行訓斥可他仍舊沒有悔改,擔任潮州知府時又“一日報誅三百人”,令人寒顫。

陳兆棠的殘暴終於等來了惡果,武昌起義後,陳兆棠連忙逃跑,卻被百姓抓獲,將他綁在竹梯上,梯頂掛著一幅標語“處決民賊陳兆棠以謝天下”,最後中了19槍才死,死前留下十二字遺言“不死於君,不死于國,死於因果”。

在廣東剿匪時,陳兆棠的做法十分荒唐,他要求鄉間的貴族豪紳幫忙抓匪徒,抓到後送到陳兆棠面前,就地正法,他荒唐之處在於不管罪惡大小全部處死,可鄉間豪紳能抓到的匪徒能是什麼匪徒?真正的江洋大盜早就逃之夭夭,遭殃的大多都是“鼠竊狗偷”之輩,還有很多是窮苦的無辜百姓。

武昌起義

僅僅三年,陳兆棠就殘殺了三千多名“匪徒”,各地百姓全部在控訴陳兆棠濫殺無辜,可陳兆棠不僅沒有認錯,反而變本加厲,將反抗之人全部列入匪徒名單,擔任惠州知府時,一個月就殘殺了一千多名無辜的百姓,連恩師王闓運都對他進行訓斥可他仍舊沒有悔改,擔任潮州知府時又“一日報誅三百人”,令人寒顫。

陳兆棠的殘暴終於等來了惡果,武昌起義後,陳兆棠連忙逃跑,卻被百姓抓獲,將他綁在竹梯上,梯頂掛著一幅標語“處決民賊陳兆棠以謝天下”,最後中了19槍才死,死前留下十二字遺言“不死於君,不死于國,死於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