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民間故事:小夥為救心愛的姑娘捨身移山填河——宣化店的來歷

民間故事:小夥為救心愛的姑娘捨身移山填河---宣化店的來歷

相傳很久以前,宣化店還是個小村莊,三面環山,村前是個碧波蕩漾的深潭,山間溪水帶來落花,飄滿潭面,香氣很濃。

人們管它叫鮮花潭,那個村莊叫鮮花店。

東海龍王一個新寡的女兒,看中了這清香幽靜的潭水,搬到鮮花潭來居住。龍女脾氣古怪,不要水族丫環,偏要人間少女侍候。從此,每年鮮花店總有一個姑娘落水,蹤影全無。

鮮花店有個小夥子叫宣化,是個孤兒,

全靠好心的鄉親們拉扯長大,成了個好獵手。有個姑娘叫貞心,善良聰明,長得比花還好看。鄉親們都為他們倆相愛訂婚而高興。誰知這年桂花盛開的時候,貞心在潭邊洗菜,掉進了深潭,連屍體也找不見。宣化日夜守在潭邊,眼淚像泉水淌進潭裡。

宣化哭到山裡的桂花又香了。這天晚上,宣化又來到潭邊,用鮮花、野果祭貞心落水一周年。平靜的潭水突然翻起浪花,宣化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貞心從潭裡出來走到岸上。貞心告訴宣化,她是被龍王公主攝去做丫環,只因宣化晚晚在潭邊痛哭,淚水流滿了龍宮,龍女怕被淹沒,同意放她回家。明天午時三刻,有替身給龍女做丫環,她就能上岸和宣化團圓了。兩人說了許多互相思念的話,不知不覺頭遍雞叫了,貞心又跳進潭中。

第二天,宣化守在潭邊等候貞心歸來。正午時分,他看見本村周寡婦的獨生女兒巧珍到潭邊洗衣服,

一件衣服被水飄走了,她伸手去撈,身子一歪,摔進潭裡。宣化

顧不得多想,一把將巧珍拉上岸,扶她回了家。

晚上貞心來到岸上,告訴宣化,巧珍就是替身,替身被救上了岸,又得侍候龍女一年,等下次有了替身才能回家。說罷,貞心又沉進了潭底。

又是桂花飄香時節,明月當空,貞心上到潭邊岸上。宣化見到她身上的鞭痕,心裡很難過,望貞心早日脫離苦海。第二天,宣化又守在潭邊,一陣山歌聲傳進他的耳朵,是王大伯就要出閣的閨女菊花到潭邊挑水來了。只見菊花彎腰提桶,一眨眼功夫就落進潭裡去了。宣化又忍不住了,飛快沖過去,拉起菊花。

第三年中秋節,貞心帶著鐵鐐手銬上了岸,她告訴宣化,

龍女怪她兩次洩露天機,把她打入水牢,永世不得出頭。今晚,龍女到揚子江河伯那裡赴宴,貞心偷跑出來和宣化最後見一次面,從此永遠分離。

宣化再也忍不住了,要貞心莫再回水潭,他要和龍女拼了。貞心說:“不要這樣,龍女會報復的,那時鮮花店會被大水淹掉。…‘難道沒有辦法治她嗎?”宣化大聲問。貞心想了一陣說:“除非移來一座山,攔住河水,讓它改道向北流。”宣化二話沒說,轉身跑到一座大山前,雙手扳住山腳,也不知哪來的那大力氣,山搖了,但扛不上肩,他急得用手一劈,“卡嚓!”一聲響,山齊刷刷地裂成兩半,他扛起一半丟在河口,河水立即倒流。龍女察覺了,趕了回來,正見宣化將山的另一半扛上了肩,龍女又急又氣,拔出玉簪,化為一柄利劍,刺進宣化的胸膛。宣化沒有倒下,晃悠悠地向河口走去。“轟隆!”半邊山倒下來了,正好壓在河口中間,與另一半合在一起,河床很快現了底。龍沒有水,現出了原形,幹死了,而宣化也被壓在山底下。

從此,竹竿河改向北流,鮮花店的姑娘不用擔心掉落潭底了。人們為了紀念宣化,把鮮花店改為宣化店。

【故事完】

雙手扳住山腳,也不知哪來的那大力氣,山搖了,但扛不上肩,他急得用手一劈,“卡嚓!”一聲響,山齊刷刷地裂成兩半,他扛起一半丟在河口,河水立即倒流。龍女察覺了,趕了回來,正見宣化將山的另一半扛上了肩,龍女又急又氣,拔出玉簪,化為一柄利劍,刺進宣化的胸膛。宣化沒有倒下,晃悠悠地向河口走去。“轟隆!”半邊山倒下來了,正好壓在河口中間,與另一半合在一起,河床很快現了底。龍沒有水,現出了原形,幹死了,而宣化也被壓在山底下。

從此,竹竿河改向北流,鮮花店的姑娘不用擔心掉落潭底了。人們為了紀念宣化,把鮮花店改為宣化店。

【故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