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那個不出錢不看娃的婆婆,現在老了,怎麼辦?

九月底,我曾經向大家徵集幸福!

下面是我收到了小珠珠的來信,寫的是她婆婆的故事!

01

你好,我是小珠珠。

我很喜歡你的文章,也很讚賞你徵集幸福提議。作為一名中年女性,我覺得婚姻和家庭不是幸福的必然,

也不是幸福的阻礙,關鍵是需要勇氣去承擔,需要智慧去經營。

周圍幸福的婚姻還是很多的,但幸福的人都在偷著樂呢,只是不太會去網上傾訴。

我想說說我家公婆的故事,是我親見的罕見的恩愛老夫妻。

夫家兩代晚婚。我第一次見到公婆時,他們已經65歲了,他們的長子,我的先生也33歲了。按中國父母的傳統思維,催婚是常態,但公婆沒有,只是與我輕鬆聊天,

態度親和。

婚後,公婆與我們異地而居,不出錢,不出力,也不干預,而是自得其樂的生活著。我們只是在年節時候,過去小住。聽到很多成年舊事,拼湊出兩位老人艱辛又溫暖的人生。

婆婆出生農家,長女,下面還有幾個弟弟。在幾十年前的中國,這樣是非常不利的排行。她在親戚的資助下讀了一點點書,居然憑聰明才智考入了市里的越劇團,成為演員。

那時候,文藝團體的地位還很高,

很多當官的都來挑媳婦。有很多人來給婆婆說媒,但婆婆拒了那些拿腔拿調的高幹子弟,找了漁民出生的公公。

公公是那個時代難得的大學生,最初在省委做技術幹部,因憨厚耿直,被排擠到學校當老師。是家裡的長子,有一串弟妹,倒是與婆婆“門當戶對”。

他們結婚後僅數月,爺爺病逝。作為長子,公婆繼承了爺爺的所有的“遺產”:200元外債和奉養母親以及撫養弟妹的重任。

公公愁得一言不發,是婆婆大著肚子找到他們的單位,預支了幾個月的工資,還掉了外債,並承諾每月給奶奶25元生活費,要知道當時一人工資也就六七十元。

此後在近半個世紀裡,婆婆每月拿出約三分之一的工資贍養奶奶,直到奶奶97歲齡去世。

97歲,人之大限,算是喜喪,奶奶的葬禮很隆重。在葬禮期間,婆婆假意埋怨公公說:“這麼多年,家裡的事你管過嗎?你媽的錢,

我給沒給你知道嗎?”

公公迎頭拽拽地回答:“你辦事,我放心”。六字方針,讓親友笑作一團,笑過之後全是篤定。

02

公婆有兩個兒子。可是婆婆是演員,經常要出差演出。公公是書呆子,不善交際更不善家務。婆婆不在的時候,爹仨經常是早上2個燒餅,中午2個包子,晚上2個圓子,日子過的甚是艱苦。

為了不委屈孩子,他們曾經想接奶奶來照料孩子,可是嬸嬸不同意,她要奶奶給她帶孩子;也曾經想請外婆來照料,

可是外公說:“你們兒子又不姓周!”那個時代的理念真嚇人,不姓周的外孫不給帶。

婆婆不想老人們為難,更不捨得兒子吃不上熱飯,她思來想去,辭去了劇團工作,到學校做圖書管理員,此後經濟收入和社會地位都大幅降低。

為了家庭放棄事業的犧牲,婆婆很少提,但這一輩子,到現在,她家裡還都擺著當年的劇照,以及和團裡其他演員的合影。有些是如今的越劇屆鼎鼎大名的前輩明星了。我想婆婆一定是有些遺憾的,但她從不抱怨。

婆婆作為一個母親,也是很有成績。兩個兒子在80年代,都考上了重點大學,成了小城的傳奇。

公公不善家務,但對婆婆的尊重和疼愛,卻是有目共睹。從青年到暮年,幾十年如一日的為婆婆買早飯,陪婆婆買衣服,支持她打麻將鼓勵她學跳舞,給當年不肯給外孫做飯的岳父母養老送終,還照顧低收入的小舅子們……

都是些細細碎碎的事,走著走著,就走了這一輩子。

如今公婆已近耄耋之年,身體尚屬康健,但畢竟體力智力都退化了,公公還有輕度海爾默茨症,可是他們堅持獨居,不請保姆,也不要求與兒子們同住。

老兩口相依相偎的過著簡單平靜的生活。為了延緩公公病情,婆婆故意給他安排適量家務,用撒嬌的口氣,讓他述說這輩子裡面發生過的往日趣事。飯後兩人會一起散步,還會玩一些簡單遊戲。

他們老了,動作慢了,反應遲緩了,但是他們依然用自己的方式安排著自己的生活,自尊而獨立。

03

對我而言,這一輩子,我的婆婆沒有給我們出錢買過房,更沒有出力帶孩子,但我這個媳婦兒,還是非常感激,公婆給了我一個幸福家庭的榜樣。

我的原生家庭不太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不恩愛,叔伯姑舅爭利益,多計較,不和睦。父母之間也是互相嫌棄,打罵了一輩子,對我和弟弟雙重標準。他們對我的愛夾雜著算計;對弟弟又寵愛又管制,使得他而立之年還依舊躺著。

我母親經常羡慕我婆婆,總是在抱怨自己命苦。可是,在每個人的人生裡,是你的性格才決定你走過的路。

如今,我也到了不惑之年,作為一個極其普通的普通人,事業前程都定型了。功名利祿不指望,華衣美服不羡慕,只盼與公婆那樣,少年夫妻老來伴,攜手共度夕陽紅。

我想,幸福沒那麼難吧?只要盡到自己的責任,結果都不會太差。

我想婆婆一定是有些遺憾的,但她從不抱怨。

婆婆作為一個母親,也是很有成績。兩個兒子在80年代,都考上了重點大學,成了小城的傳奇。

公公不善家務,但對婆婆的尊重和疼愛,卻是有目共睹。從青年到暮年,幾十年如一日的為婆婆買早飯,陪婆婆買衣服,支持她打麻將鼓勵她學跳舞,給當年不肯給外孫做飯的岳父母養老送終,還照顧低收入的小舅子們……

都是些細細碎碎的事,走著走著,就走了這一輩子。

如今公婆已近耄耋之年,身體尚屬康健,但畢竟體力智力都退化了,公公還有輕度海爾默茨症,可是他們堅持獨居,不請保姆,也不要求與兒子們同住。

老兩口相依相偎的過著簡單平靜的生活。為了延緩公公病情,婆婆故意給他安排適量家務,用撒嬌的口氣,讓他述說這輩子裡面發生過的往日趣事。飯後兩人會一起散步,還會玩一些簡單遊戲。

他們老了,動作慢了,反應遲緩了,但是他們依然用自己的方式安排著自己的生活,自尊而獨立。

03

對我而言,這一輩子,我的婆婆沒有給我們出錢買過房,更沒有出力帶孩子,但我這個媳婦兒,還是非常感激,公婆給了我一個幸福家庭的榜樣。

我的原生家庭不太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不恩愛,叔伯姑舅爭利益,多計較,不和睦。父母之間也是互相嫌棄,打罵了一輩子,對我和弟弟雙重標準。他們對我的愛夾雜著算計;對弟弟又寵愛又管制,使得他而立之年還依舊躺著。

我母親經常羡慕我婆婆,總是在抱怨自己命苦。可是,在每個人的人生裡,是你的性格才決定你走過的路。

如今,我也到了不惑之年,作為一個極其普通的普通人,事業前程都定型了。功名利祿不指望,華衣美服不羡慕,只盼與公婆那樣,少年夫妻老來伴,攜手共度夕陽紅。

我想,幸福沒那麼難吧?只要盡到自己的責任,結果都不會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