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這句話為啥刷爆朋友圈?

十九大時光 ★ 東部戰區

在黨的十九大開幕會上,習主席向全黨全國人民鄭重指出,

“組建退役軍人管理保障機構,維護軍人軍屬合法權益,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一時間,無論是全軍官兵,還是退役軍人、軍屬,無不心潮澎湃。“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再次刷爆朋友圈,有退伍老兵留言,“這是我今天聽到最帥的一句話!”

成就一流事業需要一流人才支撐,建設一流中國軍隊必然需要一流中華兒女犧牲奉獻。人們常說,沒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已在負重前行。古往今來,任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走向強大富強,必然會有人做出犧牲奉獻!整個社會對待軍人軍屬的態度實際上,就是人們對犧牲奉獻的態度!

俗話說,“仗可以千日不打,兵不可以一日不練”。長期和平的歲月,

讓不少中國人淡忘了血腥的味道,習慣了四平八穩的思維方式,淡忘了鬥爭和犧牲的存在。有一段時間,“當兵也不過是一種職業!”“當兵的,憑什麼優先?”“國家花那麼多錢,養兵練兵有什麼用?”等等不當言論,在網上甚囂塵上,一度讓當代軍人、軍屬心冷泣血!

事實上,自從人類建立國家以來,國防安全都是本國民眾所能得到的最大的公共產品和最重要的國家福利!正如經濟學家李稻葵所說:沒有國防,沒有一個和平的環境,咱們的百姓怎麼可能安心的拿工資?尤其是高收入階層,你收入越高越容易受對敵對勢力的影響。你的投資往往來自全世界,投到軍費中的每一分錢,都會帶來無價的回報。

200多年前,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坦言,如果不造軍艦,誰來保護英國的國家利益?我們的貿易誰來保護?西班牙就會把我們的船隊幹掉了,結果呢?歷史的事實,血淋淋的發生了……緊接著的一戰、二戰,還有需要更多的解釋和說明嗎?再回想一下,積貧積弱的滿清末期,列強架幾門炮就可以簽個條約,

離今日才不過百年。近十年以來,看看伊拉克、利比亞,再看看烏克蘭、敘利亞,沒有鞏固的國防,何來民眾的安寧?

當代中國,我們的人民子弟兵可與古今任何鼎盛時期的軍人相比,我們的人民軍隊可與全球所有強大的軍隊抗衡。從“兩彈一星”到“載人航太”,從“國產航母”到“殲20騰空”,從“北斗組網”到“量子通信”,從“史上最牛軍改”到“力量體系重塑”,中國的國防力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帝國主義在東方架起幾門大炮就可以征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歷史一去不復返了!”

當今中國,正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臺中心,正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也正前所未有地具有實現這個目標的能力和信心。但是,“樹欲靜而風不止”,舞臺中心何嘗不是擂臺中心,大國崛起、將強未強之際,風險和挑戰更加嚴峻和劇烈。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但我們的征途始終櫛風沐雨!環顧當前中國的周邊局勢,只有軍隊準備的越充分,戰爭才會越遠離!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和全國人民越來越重視子弟兵的冷暖安危。“我們的軍隊是人民軍隊,我們的國防是全民國防。”一直以來,擁軍優屬是黨、國家和人民的優良傳統,這一傳統以其經久不衰的強大生命力,在革命和建設的各個歷史時期都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在全面依法治國的背景下,隨著全面深化改革的進行,有關雙擁工作的法律法規正不斷健全完善,對現役、退役、傷殘軍人和廣大軍烈屬的撫恤優待工作將更加法治化、制度化、規範化。

在2016年的全國雙擁模範城(縣)命名暨雙擁模範單位和個人表彰大會上,習主席特別強調,最偉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新時代,雙擁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軍地合力,軍民同心,我們就一定能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共同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要充分認清加強軍政軍民團結的重要意義,發揚光大愛國擁軍、愛民奉獻優良傳統,根據時代變化和工作要求,不斷改進創新、與時俱進,全面提高新形勢下雙擁工作水準,發揮雙擁工作聯繫軍地軍民的橋樑紐帶作用,更好地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國防和軍隊建設全域。

如今,維護軍人軍屬合法權益,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已經成為全黨的共識。下一步,需要各級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主動作為,嚴格落實,依法辦事,真情關注,確保上下一心、政令暢通,真心為廣大軍人軍屬等優撫對象排憂解難。堅如磐石的軍政軍民團結,永遠是我們戰勝一切艱難險阻、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法寶;整個社會對軍人軍屬的尊重優待,一直是激勵更多人積極投軍報國的巨大精神動力。

正如,毛澤東同志說,“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

作者:楊玉國

編輯:梓睿

東線瞭望∣東部戰區權威發佈

長按,識別二維碼,加關注

投稿郵箱:dbzqxcj@163.com

刊期:第632期

“帝國主義在東方架起幾門大炮就可以征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歷史一去不復返了!”

當今中國,正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臺中心,正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也正前所未有地具有實現這個目標的能力和信心。但是,“樹欲靜而風不止”,舞臺中心何嘗不是擂臺中心,大國崛起、將強未強之際,風險和挑戰更加嚴峻和劇烈。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但我們的征途始終櫛風沐雨!環顧當前中國的周邊局勢,只有軍隊準備的越充分,戰爭才會越遠離!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和全國人民越來越重視子弟兵的冷暖安危。“我們的軍隊是人民軍隊,我們的國防是全民國防。”一直以來,擁軍優屬是黨、國家和人民的優良傳統,這一傳統以其經久不衰的強大生命力,在革命和建設的各個歷史時期都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在全面依法治國的背景下,隨著全面深化改革的進行,有關雙擁工作的法律法規正不斷健全完善,對現役、退役、傷殘軍人和廣大軍烈屬的撫恤優待工作將更加法治化、制度化、規範化。

在2016年的全國雙擁模範城(縣)命名暨雙擁模範單位和個人表彰大會上,習主席特別強調,最偉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新時代,雙擁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軍地合力,軍民同心,我們就一定能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共同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要充分認清加強軍政軍民團結的重要意義,發揚光大愛國擁軍、愛民奉獻優良傳統,根據時代變化和工作要求,不斷改進創新、與時俱進,全面提高新形勢下雙擁工作水準,發揮雙擁工作聯繫軍地軍民的橋樑紐帶作用,更好地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國防和軍隊建設全域。

如今,維護軍人軍屬合法權益,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已經成為全黨的共識。下一步,需要各級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主動作為,嚴格落實,依法辦事,真情關注,確保上下一心、政令暢通,真心為廣大軍人軍屬等優撫對象排憂解難。堅如磐石的軍政軍民團結,永遠是我們戰勝一切艱難險阻、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法寶;整個社會對軍人軍屬的尊重優待,一直是激勵更多人積極投軍報國的巨大精神動力。

正如,毛澤東同志說,“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

作者:楊玉國

編輯:梓睿

東線瞭望∣東部戰區權威發佈

長按,識別二維碼,加關注

投稿郵箱:dbzqxcj@163.com

刊期:第632期